第一作者简介 许旰潇,男,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鲕粒灰岩研究。 E-mail: 694908709@qq.com。
鲕粒灰岩是寒武纪重要的碳酸盐岩沉积类型之一,其以方解石质和白云石质鲕粒最为常见,成因已有诸多研究。然而,含铁鲕粒灰岩或铁鲕岩在寒武纪却很少见有报道,该类鲕粒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基于此,文中综合运用沉积学与沉积古地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豫北卫辉地区馒头组的含铁鲕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区含铁鲕粒包括微亮晶含铁鲕粒和亮晶铁质鲕粒 2类,形成于晋豫局限海鲕粒浅滩与滩后微生物丘礁的过渡地带。地球化学测试和显微观察表明含铁鲕粒中的铁矿物为形态不规则且发育锯齿状边缘的赤铁矿自形晶体,未见其他含铁矿物; 样品的主量元素 Ca、 Fe、 Al和 Si含量较高,且 Fe与 Al元素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微量元素呈现与地壳类似的丰度和变化规律; 稀土元素总量较高,总体偏向于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且无明显 Eu异常; 这些特征说明含铁鲕粒的含铁矿物来自陆源。矿物学和沉积古地理分析表明,含铁矿物很可能以 Fe( OH) 3胶体溶液的形式自鄂尔多斯陆随径流南下进入研究区。研究区馒头组含铁鲕粒的形成需要具备 3个条件: 陆源不断供给的 Fe( OH) 3胶体、近岸半封闭海湾环境对铁的富集及规律性搅动的水动力条件对铁矿物的持续氧化。在鲕粒形成过程中,来自陆地风化的铁源的周期性供给会形成含有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并与不发育赤铁矿的方解石纹层交替发育组成微亮晶含铁鲕粒; 如果铁源供给充分,则形成以赤铁矿纹层为主、偶夹方解石纹层的亮晶铁质鲕粒。上述结果有助于揭示其形成时期的古海洋环境与大气环境,对铁矿床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About the first author XU Ganxiao,born in 1996,master degree candidate,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n oolitic limestones. E-mail: 694908709@qq.com.
Oolitic limestone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Cambrian period,with calcite and dolomitic ooids being the most common. While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ooids,the occurrence of iron-bearing ooids in the Cambrian is rar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The iron-bearing ooids of the Cambrian Mantou Formation in the Weihui area of Henan Province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using sedimentology,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microsparry iron-bearing ooids and sparry iron ooids,which were form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oolitic shoal and back-shoal microbial bioherm of a limited sea in Shanxi and Henan Provinces. The geochemical tests an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iron-bearing ooids indicate that the iron minerals are idiomorphic crystals of hematites with irregular morphology and serrated edges,with no other iron minerals present.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such as Ca,Fe,Al and Si in the samples are high,showing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e and Al. The abundance and variation trend of trace elements resemble those found in the Earth's crust.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s high,with a deficiency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and an enrichment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There is no obvious Eu anomaly.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iron minerals in iron-bearing ooids originate from terrestrial detrital input. The analysis of mineralogy and 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 of iron-bearing ooids reveals that the iron-bearing minerals likely formed in the study area as a result of the precipitation of Fe(OH)3 colloidal solution from the Ordos land with runoff. Three conditions are necessary for the formation of iron-bearing ooids in the Mantou Formation of the study area: continuous supply of Fe(OH)3 colloidal solution from terrestrial source,iron enrichment in a semi-enclosed coastal bay environment,and continuous oxidation of iron minerals under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regular agitation. During oolitic formation,the intermittent input of iron elements from terrestrial weathering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ng laminae of hematite and illite-bearing calcite,which interbed with calcite lamina lacking hematite crystals to form microsparry iron-bearing ooids. If the iron supply is sufficient,sparry iron ooids are formed,characterized by hematite lamina interbedded with calcite lamina. These findings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leo-marine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geological period,with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ron deposits.
含铁鲕粒指含有铁质组分、由核心和围绕核心的包壳组成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常保存为鲕铁岩(Young et al., 1989; 汤冬杰等, 2015)、鲕铁石(廖士范等, 1993)、鲕状铁矿(倪子尧等, 2019)、鲕粒铁质岩(Boucot et al., 2013)等。含铁鲕粒的铁质组分含量并无明确规定, 如果铁含量大于15%(重量百分比), 即为鲕铁岩或铁岩(Young et al., 1989; Bekker et al., 2014; 汤冬杰等, 2015)。含铁鲕粒在中国分布广泛, 类型多样, 包括华北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过渡期的“ 宣龙式” 鲕状赤铁矿(赵东旭等, 1994; 杜汝霖等, 1999; 李志红等, 2012; 汤冬杰等, 2015; Lin et al., 2019)和“ 黛嵋寨式” 铁矿(Qiu et al., 2020, 2022; Chu et al., 2023; Xie et al., 2024)、西南地区奥陶纪的铁质鲕粒(廖士范等, 1993; 陈思等, 2021; 栾晓聪等, 2022)、华南泥盆纪的“ 宁乡式” 鲕状赤铁矿(赵一鸣等, 2000; 倪子尧等, 2019)和四川石炭纪的铁质鲕粒(武向峰等, 2010)等。
含铁鲕粒的铁源及含铁矿物类型可能与大气— 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深部与表层环境间的变化有关。含铁鲕粒中铁元素的来源分歧很大, 代表性的观点包括陆源风化(Bekker et al., 2014; Salama et al., 2014; Baioumy et al., 2017; 倪子尧等, 2019; 陈思等, 2021; 栾晓聪等, 2022)、火山喷发(Sturesson et al., 2000; Zhang et al., 2020)、深海热液和上升流等(Lazar et al., 2014; Bekker et al., 2014; 汤冬杰等, 2015; Luan et al., 2018; Lin et al., 2019)。
太古宙和古元古代的富铁沉积物通常表现为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 简称BIF)(Bekker et al., 2014)。具有鲕状结构的颗粒状铁建造(Granular Iron Formation, GIF)在古元古代广泛发育(Bekker et al., 2014)。进入显生宙后, 虽然有少量古生代铁建造的报道(Yang et al., 2021), 但铁质鲕粒却成为显生宙铁质沉积的主要形式(栾晓聪等, 2022)。显生宙含铁鲕粒沉积分布的时代与“ 方解石海” 时期大体相当(李飞等, 2015), 其不仅记录了地球大气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化学条件演变, 而且也反映了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汤冬杰等, 2015)。
寒武纪的含铁鲕粒鲜有详细报道, 仅Zhang等(2020)报道了河南卫辉地区寒武系苗岭统馒头组三段铁质鲕粒到铁质核形石、叠层石和凝块石的变化序列。近年来, 作者在对河南寒武系鲕粒灰岩进行研究时, 在不同地区馒头组的多个层段均发现了红色的含铁鲕粒, 尤以卫辉地区最为普遍。这些含铁鲕粒厚度一般小于1 m, 常与各类铁质微生物岩互层, 也可由钙质鲕粒过渡为含铁鲕粒, 且二者没有明显的分界。有关这类含铁鲕粒的铁源、沉积环境及其成因机制, 目前尚不可知。因此, 笔者拟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对河南卫辉地区寒武系馒头组含铁鲕粒进行详细的微观分析, 探讨其含铁物质来源和矿物学特征, 以期揭示其沉积环境和形成机制。对含铁鲕粒中铁的来源及赋存状态及含铁矿物的组成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阐明地球早期大气— 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深部与表层环境间的变化以及铁矿床的勘探与开发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豫北卫辉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 自中元古代蓟县运动抬升为陆之后, 长期遭受风化剥蚀。自寒武纪第二世开始, 随着洋壳的消减、海平面上升, 海水由秦岭洋向华北陆块逐渐侵入, 在其南部沉积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裴放等, 2008)。到第二世晚期, 除了西北部仍保留了鄂尔多斯陆之外, 华北陆块其他地区均被海水淹没, 留下环华北陆的砂泥坪、西南缘的云坪、东部的鲁苏皖云坪及广阔的碳酸盐岩台地(图 1-1; 冯增昭等, 2004)。第二世晚期, 河南省除了西北地区发育晋豫局限海外, 其他地区发育广阔的豫鲁皖泥坪(图 1-2; 裴放等, 2012)。研究区位于晋豫局限海的北缘, 第二世晚期发育沙滩、雏滩及滩间局限海碳酸盐沉积(图 1-2; 裴放等, 2012)。
豫北卫辉地区池山河剖面寒武系分为3个统, 自下而上为: 第二统朱砂洞组、馒头组一段, 第二统与苗岭统之交的馒头组二段, 苗岭统馒头组三段、张夏组、崮山组, 芙蓉统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 各统、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图 1-3)。含铁鲕粒位于馒头组中上部, 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段: 馒头组一段厚59.8 m, 由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土黄色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组成, 发育三叶虫Redlichia chinensis化石带。馒头组二段厚94.9 m, 下部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土黄色白云岩夹竹叶状砾屑灰岩, 中部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灰色微晶灰岩、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 上部为灰色鲕粒灰岩、紫红色微生物岩夹生物扰动灰岩, 发育三叶虫Yaojiayuella、Shantungaspis、Hsuchuangia-Ruichnegella化石带。馒头组三段厚69.6 m, 下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及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灰色鲕粒灰岩、紫红色微生物岩夹灰绿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发育三叶虫Pagetia-Ruichengaspis、Sunaspis、Poriogranulos-Inouyops-Metagraulos化石带(裴放等, 2008)。
豫北卫辉地区馒头组的含铁鲕粒分为2期, 分别位于馒头组二段的上部和馒头组三段的下部。
池山河剖面馒头组二段上部的含铁鲕粒灰岩层厚0.98 m, 向南到沙滩剖面以及向北到罗圈村剖面厚度逐渐减小, 富铁程度也相应减弱。垂向上, 含铁鲕粒与上覆铁质微生物岩呈连续沉积, 局部呈凹凸接触(图 2-1)。靠近铁质微生物岩处富铁程度最高、颜色最红, 向下富铁程度逐渐减弱(图 2-1, 2-2), 靠近下伏钙质鲕粒层富铁程度最低(图 2-3)。含铁鲕粒与下伏大套的钙质鲕粒亦呈连续沉积(图 2-4)。下伏地层为厚25~30 m的大套鲕粒灰岩, 发育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及低角度双向交错层理, 形成于晋豫局限海北缘的鲕粒浅滩环境(沙滩— 雏滩; 图 1-2, 裴放等, 2012)。上覆地层厚0.6~0.7 m, 由底部的含核形石鲕粒灰岩(局部发育)、下部的叠层石及上部的凝块石构成的铁质微生物岩沉积序列组成(图 2-1), 形成于受鲕粒浅滩阻隔的滩后微生物丘礁环境(李靖博等, 2023)。依据相序变化, 研究区馒头组二段上部含铁鲕粒层应形成于鲕粒浅滩与滩后微生物丘礁的过渡地带(鲕粒边缘)。
研究区馒头组三段下部的含铁鲕粒灰岩层(图 2-5, 2-6)的厚度、上下地层及沉积特征与馒头组二段上部的含铁鲕粒灰岩层非常相似, 只是分布较为局限, 仅发现于池山河剖面, 南部的沙滩剖面和北部的罗圈村剖面均未见及。
研究样品采自罗圈村剖面馒头组二段顶部的含铁鲕粒灰岩及其上、下层位。针对不同层位的铁质(或钙质)鲕粒及其围岩分别采样, 共取得样品76个。样品在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进行初步处理, 按照化学测试标准选出38个样品, 进行打磨和切割以去除遭受风化剥蚀的表面, 对新鲜的断面用手钻钻取5 g的粉末样品装入塑料试管内密封后送往广州澳实分析检测公司进行主量、微量元素测试, 测试仪器型号为Agilent 7700e ICP-MS 。微量元素分析精度优于5%, 大多数情况下检测限小于或等于2 μ g/g, Ba、Cr、Rb、Sr 和V的检测限为5 μ g/g。部分样品锤制成直径1 cm的立方块, 在5%浓度稀醋酸中浸泡20 s后淋洗, 制成的样品使用Quanta FEG 25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进行超微观结构观察与能谱分析。剩余样品制作薄片与光片, 使用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Axio Imager M2研究级透光反射偏光显微镜进行微观结构观察, 使用Alpha300R高分辨率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成像系统测试其矿物成分。
对含铁鲕粒样品的稀土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计算公式为:La/La* =LaPAAS/(3PrPAAS-2NdPAAS)(Post Archean Australian Shale)(McLennan, 1989); Ce/Ce* =2CePAAS/(LaPAAS+PrPAAS); Eu/Eu* =2EuPAAS/(SmPAAS+GdPAAS)。
依据铁含量(重量百分含量)、纹层结构和胶结物特征, 豫北卫辉地区馒头组的含铁鲕粒分为微亮晶含铁鲕粒和亮晶铁质鲕粒2类(图 3)。
微亮晶含铁鲕粒铁含量小于15%, 一般为5%左右。其由2种直径差异较大的鲕粒组成:小鲕粒直径0.25~0.35 mm, 圆形或椭圆形, 核心不发育, 圈层多呈放射状, 个别为同心放射状, 核心和最外侧的同心状纹层比其他部位颜色更偏红(图 3-1, 3-2); 大鲕粒直径1.2~1.6 mm, 圆形, 核心为小的放射状鲕粒, 个别为砂屑, 圈层呈放射同心状, 以红色纹层与浅灰色纹层交替发育为特征(图 3-1, 3-3)。鲕粒之间的胶结物多为微亮晶方解石, 局部为亮晶方解石(图 3-1)。
与微亮晶含铁鲕粒相比, 亮晶铁质鲕粒铁含量更高, 一般大于15%(个别可大于50%)。鲕粒整体高度铁化, 圈层结构不明显, 地层中仅局部可见。亮晶铁质鲕粒也由2种直径差异较大的鲕粒组成(图 3-4): 小鲕粒直径0.2~0.25 mm, 圆形, 核心不发育, 圈层多呈放射状, 个别为同心放射状, 暗红色与浅灰色放射状结构呈不规则分布, 鲕粒最外侧呈暗红色的同心状(图 3-5); 大鲕粒直径0.5~0.9 mm, 圆形, 因完全铁矿化, 看不到核心和圈层结构(图 3-4, 3-6), 在未完全铁矿化的鲕粒中可见小的泥晶或砂屑核心和同心放射状纹层, 鲕粒之间偶见生物碎屑, 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图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微亮晶含铁鲕粒的内圈层以方解石纹层与含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的交替发育为特征, 外圈层以发育片状赤铁矿晶体的方解石纹层为特征(图 4-1, 4-2, 4-3)。内圈层方解石纹层可见大量径向放射状生长的长条形方解石晶体, 长15~20 μ m, 宽2~3 μ m, 呈粗细明显变化的串珠状(图 4-1, 4-2, 4-3)。内圈层含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中, 方解石晶体的特征与其方解石纹层中相同, 赤铁矿呈不规则片状、边缘不平整呈锯齿状(图 4-4), 伊利石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片状, 与赤铁矿晶体混杂在一起(图 4-2, 4-3, 4-4)。外圈层发育片状赤铁矿晶体的方解石纹层中, 方解石晶体的特征与内圈层方解石纹层相同, 但赤铁矿则呈不规则方形或多边形自形晶体薄片, 厚1 μ m, 边长约20 μ m, 部分赤铁矿晶体表面可见明显的纹层结构(图 4-5, 4-6); 这些赤铁矿晶体常零散分布, 以多角度截切径向放射状生长的长条状方解石晶体(图 4-5, 4-6)。能谱分析表明:微亮晶含铁鲕粒元素以O、Ca、C、Si、Fe、Al等元素为主, 分别占38.8%、35.9%、14.5%、4.6%、4.3%、2.0%(图 4-7); 方解石纹层以Ca、O和C元素为主(图 4-8, 4-9), 仅有少量的Fe与Si、Al元素; 含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以Fe、Si、Al元素为主(图 4-10, 4-11, 4-12), 也有部分Ca、O元素, Fe与Si、Al元素呈正显著的正相关, 且分布位置重叠(图 4-10, 4-11, 4-12), 反映出赤铁矿与伊利石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
亮晶铁质鲕粒圈层以发育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与方解石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不规则圈层结构为特征(图 5-1, 5-2, 5-3): 赤铁矿呈大小不等、杂乱分布的薄片状集合体(图 5-4); 伊利石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片状, 与赤铁矿混杂在一起(图 5-2, 5-5); 方解石晶体个体大、形态不规则, 定向性不明显, 未见径向放射状排列结构, 晶体表面可见纳米方解石颗粒(图 5-2)。能谱分析表明:亮晶铁质鲕粒以Fe、Ca、O、Si、Al、C等元素为主, 分别占24.5%、22.9%、19.9%、19.2%、7.1%、6.4%(图 5-6); 方解石纹层以Ca、O和C元素为主(图 5-7, 5-8), 仅有少量的Fe、Si、Al元素; 含赤铁矿(包括少量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以Fe、Si、Al元素为主(图 5-9, 5-10, 5-11), 也有部分Ca、O元素, 且Fe与Si、Al元素呈正显著的正相关, 分布位置重叠(图 5-9, 5-10, 5-11), 亦反映出赤铁矿与伊利石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
对含铁鲕粒灰岩全岩样品的微量元素进行PAAS标准化后发现, 多数层段显示出Co、V、Bi、Y、U、Sr元素的相对富集, 以及Ba、Rb、Hf、Mo、Ta、Nb元素的相对亏损(图 6)。对含铁鲕粒灰岩样品的稀土元素用PAAS进行标准化后发现, 所有样品基本拥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图 7), La/La* 为0.99~1.85, Ce/Ce* 为1.02~1.21, Eu/Eu* 为1.0~1.31, La/Yb=0.85~1.08, 平均值为0.97。含铁鲕粒灰岩样品总体上轻稀土偏向于相对亏损, 而重稀土则一定程度上相对富集, 但同时似乎有受到黏土矿物影响的可能性, 即黏土矿物溶解导致很少的黏土混入, 进而改变其配分形状和铈异常(汤冬杰等, 2015)。一般认为, 相对于其他的稀土元素, Eu2+在高温热液流体中更活泼, 因此热液流体中具有铕的正异常; 另外, 由于长石富集铕, 因此碎屑长石的加入也是导致含铁岩系铕正异常的一种可能。研究区含铁岩系的主量元素除Fe2O3外, SiO2、A12O3含量也较多, 指示其有充足的陆源物质供应, 因此铁物质有很多来自于古陆, Eu的正异常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陆源碎屑中长石的补给(伊海生等, 2008)。
利用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成像系统对微亮晶含铁鲕粒的圈层进行打点测试(图 8), 获得2组拉曼图谱结果。首先在暗纹层选择1个位置打点(图 8-1), 获得其拉曼图谱标准峰(图 8-2), 经过数据库对比分析可知在100~1600 rel.1/cm范围内存在较为明显的特征拉曼峰, 其中151、286、1085 rel.1/cm峰与方解石有关, 223、405、599、1302 rel.1/cm峰与赤铁矿有关。微亮晶含铁鲕粒暗纹层图谱中方解石峰显著峰, 也有弱的赤铁矿峰, 反映出暗纹层由赤铁矿和方解石共同组成, 但以方解石为主。同样在亮纹层选择1个位置打点(图 8-3), 获得其拉曼图谱标准峰(图 8-4), 其在100~1600 rel.1/cm范围内存在较为明显的拉曼特征峰, 其中154、283、711、1085 rel.1/cm都是与方解石有关的峰, 表明亮纹层只有方解石峰, 没有赤铁矿显著峰, 反映出亮纹层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赤铁矿基本不发育。微亮晶含铁鲕粒纹层中的明暗变化, 可能是由赤铁矿含量起决定性控制作用的。因此, 微亮晶含铁鲕粒的圈层以方解石纹层与含赤铁矿的方解石纹层的交替发育为特征。
利用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成像系统对亮晶铁质鲕粒的圈层进行打点测试(图 9-1), 拉曼图谱显示在100~1600 rel.1/cm范围内存在较为明显的拉曼特征峰(图 9-2), 其中224、293、411、500、610、654、813、1312 rel.1/cm与赤铁矿有关, 1083 rel.1/cm与方解石有关, 反映出该类鲕粒由赤铁矿和方解石共同组成, 但以赤铁矿为主。此外, 在亮晶铁质鲕粒中的面扫描测试区域(图 9-3)得到了图 9-4所示的面扫图谱, 经过数据库对比后可知, 其中紫红色为赤铁矿成像, 黄色条带为方解石成像。在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成像系统下用强光照射, 可以观测到不太明显的同心纹层, 主要以由赤铁矿组成的同心纹层为主, 局部可见方解石组成的纹层(图 9-3), 但在偏光显微镜下, 由于赤铁矿含量较高导致颜色较深, 难以观察到纹层结构(图 9-1)。
6.1.1 地球化学分析
研究区含铁鲕粒常被铁质微生物岩叠覆, 形成自下而上由含铁鲕粒灰岩→ 含铁质核形石鲕粒灰岩(局部发育)→ 铁质叠层石灰岩连续沉积的相序(图 2), 表明含铁鲕粒与铁质叠层石应该具有相同的铁源。与研究区铁质叠层石一样, 能谱分析表明含铁鲕粒也以Ca、Fe、Si、Al和O、C元素为主要成分。主量元素中, Al2O3、K2O和SiO2等氧化物是陆源碎屑物的主要组成, 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影响较小, 往往有较好的相关性, 因此Al-Fe协变图可以间接反映Fe与陆源组分的关系(李靖博等, 2023)。根据铁质叠层石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做出相关元素的协变图, Al和Ti、K、Fe均有较高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95和0.89(李靖博等, 2023), 这表明研究区样品的沉积物源有较大部分是来自陆源。微量元素蛛网图(图6)显示出Co、V、Bi、Y、U、Sr元素的相对富集及Ba、Rb、Hf、Mo、Ta, Nb元素的相对亏损的特征, 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平均丰度接近。经PAAS 标准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图7)均为轻稀土相对亏损, 重稀土相对富集, La/La* 为0.99~1.85, Ce/Ce* 为1.02~1.21, La/Yb=0.85~1.08, 平均值为0.97, Eu/Eu* 为1.09~1.31, 有Eu异常出现。Eu的正异常是海底热液物质的显著特征(Danielson et al., 1992), 越明显的Eu正异常指示了越多的热液物质含量。研究区的Eu正异常虽然出现, 但是数值较小, 且陆源长石中也富集Eu, 因此碎屑长石的加入也是导致含铁岩系Eu正异常的一种可能(伊海生等, 2008)。另外, 通过对Eu/Eu* 值与元素Ba含量的比较得出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因此, 研究区铁的来源与海底热液关系较小, 但不能完全排除。现代海水的Y/Ho值为60~90, 球粒陨石的Y/Ho值为26~28(Bau and Dulski, 1996; Lawrence et al., 2006), 而样品中的Y/Ho值为26~34, 更接近球粒陨石和上地壳中的Y/Ho值, 与风化形成的陆源碎屑的Y/Ho值26~28(汤冬杰等, 2015)接近, 也反映了含铁鲕粒中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大陆风化。
综上所述, 研究区含铁鲕粒层中主量元素Ca、Fe、Al和Si含量较高且Al和Fe元素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微量元素呈现与地壳类似的丰度和变化规律, 稀土元素总量较高、总体偏向于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且无明显Eu异常。上述这些特征表明含铁鲕粒层的含铁矿物主要来自于陆源。
6.1.2 矿物学分析
研究区含铁鲕粒中的赤铁矿为自形晶体薄片, 晶体均匀干净、形态变化不大(图 4-5, 4-6), 未见包裹体或后期流体改造的痕迹。除赤铁矿晶体外, 未发现磁铁矿和燧石, 也未发现铁硅酸盐、二价铁矿物和矿物相转化, 说明这些赤铁矿并非来自富铁和硅的热液, 也不太可能来自于沉积后还原铁相的氧化。片状赤铁矿晶体杂乱无章地分布在径向生长的方解石晶体之间, 且常常会截切方解石晶体的生长(图 4-5, 4-6), 反映出赤铁矿晶体与径向生长的方解石晶体为同期沉淀的产物, 也说明铁矿物在进入鲕粒之前就已经以赤铁矿自形晶的形式存在。
不论是来自陆源径流的铁物质, 还是浅海中的铁质, 都不可能形成离子状态(一般是指三价铁离子), 因为如果形成三价铁离子, 其pH值必须在2以下, 但这样就不可能形成铁的真溶液迁移, 也不可能形成铁的化学沉积(廖士范等, 1993)。在研究区含铁鲕粒的内部和鲕粒之间, 未见陆源碎屑, 如石英、黏土矿物碎屑等, 赤铁矿呈边缘不平整的自形片状晶体形态, 没有陆源碎屑破碎的痕迹, 说明含铁鲕粒的铁物质并非以碎屑铁矿物的形式进入鲕粒的沉积环境。研究区含铁鲕粒中的铁源最大的可能是来自大陆径流的Fe(OH)3胶体溶液。在胶体状态下, 纯净的胶体铁并不常见, 大部分都含有有机质(冯世博等, 2019), 因此, Fe(OH)3胶体可能是在某些腐殖质胶体保护下(曹瑞骥, 1986)或以混合铁氧化物有机物胶体的形式(Boyle et al., 1977; Rahiminejad et al., 2018)进入研究区。赤铁矿常与黏土矿物伊利石伴生, Fe与Si、Al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分布位置完全重叠, 反映了黏土矿物在铁从陆地向海洋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oyle et al., 1977; Rahiminejad et al., 2018; Qiu et al., 2020)。
6.1.3 古地理分析
研究区位于晋豫局限海的北缘, 馒头组含铁鲕粒灰岩下伏地层为大套的钙质鲕粒灰岩(鲕粒浅滩), 因此铁物质不可能来自于下伏地层的剥蚀。含铁鲕粒灰岩的上覆地层除了同样含有铁质的微生物岩之外, 就是厚层的碎屑潮坪相泥岩及粉砂质泥岩, 依据瓦尔特相律, 含铁鲕粒灰岩应位于鲕粒浅滩靠陆地一侧, 与豫鲁皖泥坪临近, 但由于鲕粒浅滩的阻隔, 铁物质来自于海洋的可能性也不大。根据岩相古地理分析, 受秦岭洋向华北板块西南缘海侵的影响, 河南省毛庄期(含铁鲕粒灰岩沉积期)除陕县— 渑池— 新安— 济源— 卫辉一线的西北部发育长条状的碳酸盐岩晋豫局限海之外, 其他地区以豫鲁皖泥坪相为主, 不发育碳酸盐沉积(图 1-2, 裴放等, 2012)。从区域古地理来看, 研究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均为鲁豫皖泥坪, 其相同层位并不发育含铁鲕粒灰岩及其他碳酸盐岩, 因此含铁鲕粒中的铁物质来自于鲁豫皖泥坪的可能性不大。研究区的西北部为鄂尔多斯陆(图 1-1), 如果含铁鲕粒中的铁物质来自于陆源风化产物的话, 则很可能是来自于鄂尔多斯陆的陆源风化产物随陆地径流南下进入研究区。对研究区含铁鲕粒上覆的铁质叠层石的铁源分析也证明含铁矿物来自于陆源(李靖博等, 2023)。
6.2.1 含铁鲕粒的成因模式
研究区馒头组含铁鲕粒灰岩中的含铁物质在受鲕粒浅滩阻隔的半封闭海湾环境下富集并发生胶体化学沉积, 海水中富集的Fe(OH)3胶体相互聚集, 与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共同形成铁、钙质核心。核心形成后, 当来自陆源的Fe(OH)3胶体供给不充分时, 海水中的饱和碳酸钙溶液围绕核心结晶沉淀, 形成方解石纹层(图 4-1b, 4-2, 4-3); 而当来自陆源的Fe(OH)3胶体供给充分时, 在方解石围绕核心结晶沉淀的同时, Fe(OH)3胶体和伊利石会在方解石晶体之间沉淀, 形成含赤铁矿— 伊利石的方解石同心纹层(图 4-1a)。方解石纹层与含赤铁矿— 伊利石的方解石纹层的交替发育, 形成微亮晶含铁鲕粒。在铁源供给充分的条件下, Fe(OH)3胶体和伊利石会在鲕粒内沉淀形成不含方解石的赤铁矿— 伊利石纹层, 并与方解石纹层组成具不规则圈层结构的亮晶铁质鲕粒(图 5-2, 5-3)。
研究区含铁鲕粒与伴生的铁质叠层石中的主要含铁矿物均为赤铁矿(李靖博等, 2023), 尽管二者铁物质的来源一致, 但赤铁矿的利用机制却有很大差异。Fe(OH)3胶体从鄂尔多斯古陆通过径流进入鲕粒沉积区域后, 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赤铁矿直接进入鲕粒纹层沉淀(图 4-5, 4-6)或以赤铁矿— 伊利石集合体的形式(图 4-4, 5-2a)参与鲕粒的形成。而含铁物质进入叠层石沉积区域后, 带负电的葛万菌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吸引三价铁离子, 为铁矿物的积累提供成核位点, 从而导致赤铁矿在叠层石微生物席上沉淀(李靖博等, 2023)。因此, 二者代表了对含铁矿物完全不同的利用机制, 即在鲕粒中的胶体沉淀和在叠层石中的微生物吸附。
研究区寒武系馒头组含铁鲕粒的这种圈层结构与形成大规模铁矿床的华北北部古元古代的“ 宣龙式” 鲕状赤铁矿、西南地区奥陶纪的铁质鲕粒和华南泥盆纪的“ 宁乡式” 鲕状赤铁矿中含铁鲕粒的圈层结构均不相同:“ 宣龙式” 鲕状赤铁矿中的鲕铁岩圈层由片状赤铁矿致密层和疏松层组成(汤冬杰等, 2015); 西南地区奥陶纪的铁质鲕粒圈层由赤铁矿或鲕绿泥石与泥晶方解石互层组成(陈思等, 2021; 栾晓聪等, 2022), 表现为由近岸向远岸, 从赤铁矿主导变为鲕绿泥石主导的矿物分异(栾晓聪等, 2022); 华南泥盆纪的铁质鲕粒以圈层由鳞片状赤铁矿与鲕绿泥石或胶磷矿互层为特征(廖士范等, 1993; 甘凯等, 2021)。研究区与上述这些不同年代含铁鲕粒纹层结构的差异, 可能与其铁物质的来源(物源不够丰富、分布范围小)、形成环境(受鲕粒滩阻隔的半封闭浅水海湾环境)和以方解石沉淀为主、铁矿物仅周期性参与的古海洋条件有关。
6.2.2 含铁鲕粒形成的控制因素
华北地区寒武纪各个层位均发育有大量鲕粒灰岩, 这些鲕粒绝大多数为钙质鲕粒, 含铁鲕粒较少。华北寒武系碎屑岩红层非常发育, 遍布各个层位, Fe2O3的含量是海相红层致色的主要因素(李明等, 2022), 可见寒武纪并不缺乏铁的物质来源, 但红色的含铁化学岩(含铁碳酸盐岩或鲕铁岩)分布却非常局限, 目前仅在晋中北上寒武统(含铁叠层石, 曹瑞骥, 1986)、苗岭统徐庄组(紫色薄层泥晶鲕粒灰岩; 李明等, 2022)和研究区苗岭统馒头组(含铁鲕粒及各类铁质微生物岩, Zhang et al., 2020)有所报道。因此, 究竟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华北寒武纪含铁碳酸盐岩或鲕铁岩的产出和分布, 需深入分析。
华南中奥陶纪和中晚泥盆世的铁鲕, 铁物质主要来自于古陆的剥蚀(沈健伟, 1994; 倪子尧等, 2019; 陈思等, 2021; 栾晓聪等, 2022), 这与研究区馒头组的含铁鲕粒来源相似。来自于古陆剥蚀的铁质可能以胶体的形式被搬运并沉积到海湾滨岸带、三角洲砂坝、滨岸潮坪到半封闭或封闭的浅水潟湖等近岸浅海环境, 其中尤以半封闭或封闭的潟湖最为有利(廖士范, 1993; 周家云等, 2009; 栾晓聪等, 2022), 这是因为大陆风化而来的铁质来源广泛、丰富, 半封闭或封闭的海湾、潟湖使铁质不易散失、容易聚集(周家云等, 2009)。华北寒武纪第二世以发育大范围的碎屑岩— 碳酸盐岩混积潮坪及广阔的碳酸盐岩台地为特征(图 1-1; 冯增昭等, 2004); 由于碎屑岩为外源沉积, 来自于古陆剥蚀的铁质多以碎屑铁矿物的形式(也包括铁的胶体)被河水、地下水等陆表水流搬运输送到碎屑潮坪环境(李明等, 2022), 而只有铁的胶体溶液进入了以化学沉积为主的碳酸盐沉积环境, 因为胶体能与海水发生电荷中和, 导致Fe能快速沉淀(碎屑岩红层Fe2O3含量是上覆、下伏碳酸盐岩的4~7倍; 李明等, 2022), 这可能是华北地区寒武纪碎屑岩红层很常见但碳酸盐岩红层并不太发育的重要原因。另外, 华北板块寒武纪来自陆源的铁物质远不如华南中奥陶统和中上泥盆统那么丰富(中奥陶统、泥盆系的铁质鲕粒分别在华南上扬子地区和整个华南地区大范围分布; 廖士范等, 1993; 栾晓聪等, 2022), 这可能也是华南中奥陶纪和中晚泥盆世可以形成大规模鲕状铁矿、而华北地区寒武纪含铁鲕粒仅局部地区和局部层位发育的原因。在华北板块寒武纪, 只有半封闭的海湾环境, 才可能使得进入碳酸盐沉积环境的少量含铁物质聚集从而形成含铁碳酸盐岩或铁鲕岩。
研究区馒头组含铁鲕粒的形成需要具备3个条件: 陆源不断供给的Fe(OH)3胶体、近岸半封闭海湾环境对铁的富集、规律性搅动的水动力条件对铁矿物的持续氧化。早寒武世晚期— 中寒武世早期(寒武纪第4期— 乌溜期早期), 华北地区海相红层厚度大、层数多, 含石膏、石盐的假晶及泥裂等发育, 反映了其形成时干燥、炎热的气候特点, 可能指示此时大气中CO2含量较高, 具有较强的温室气候效应(李明等, 2022)。来自于鄂尔多斯陆的陆源风化产物随陆地径流南下为研究区含铁鲕粒中赤铁矿的沉淀提供了铁源, 由于晋豫局限海及其北缘鲕粒滩坝的阻隔(图 1-2), 使得研究区形成半封闭的环境, 这种沉积环境使得大陆风化而来的铁源不易散失, 从而聚集成较高浓度的Fe(OH)3胶体。如果研究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滨浅海环境, 波浪或潮汐的作用会造成本来物源就不丰富的铁物质大范围分散, 从而降低铁的浓度, 导致其很难达到含铁鲕粒沉淀所必须的饱和度, 因此很难形成含铁鲕粒。华南中奥陶世和泥盆纪的铁鲕沉积富集区, 形成环境也是较为封闭的浅海海湾潮坪、潟湖(廖士范, 1993; 周家云等, 2009; 栾晓聪等, 2022),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燕辽盆地串岭沟组“ 宣龙式” 鲕状赤铁矿和熊耳盆地云梦山组“ 黛嵋寨式” 铁矿分别形成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潮下贫氧环境(汤冬杰等, 2015; Lin et al., 2019)和潮上— 潮间环境(Qiu et al., 2020, 2022), 这2个地区的含铁沉积与研究区含铁鲕粒中铁矿物富集环境的差异在于其铁矿物氧化机制的不同, 前者与铁氧化细菌等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直接氧化有关(汤冬杰等, 2015; Lin et al., 2019; Qiu et al., 2020, 2022; Chu et al., 2023; Xie et al., 2024), 而研究区含铁鲕粒中的赤铁矿源于三价铁的胶体沉淀。
研究区含铁鲕粒规则的圆形形态和同心状或放射— 同心状的纹层结构, 多发育亮晶方解石的胶结物, 均反映了鲕粒形成时规律性搅动的水动力条件。鲕粒中的铁矿物目前仅发现了赤铁矿, 未见二价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和含铁黏土矿物(如鲕绿泥石)等, 反映含铁鲕粒形成时始终处于氧化条件(廖士范等, 1993; Bekker et al., 2014; Lin et al., 2019; Clement et al., 2020; Zhang et al., 2020)。Bekker等(2014)指出, 由赤铁矿、鲕绿泥石、海绿石— 伊利石— 绿泥石质泥页岩至富有机质、硫化物页岩的特征沉积相及矿物相序列, 指示了由浅水到深水的不同环境。Clement等(2020)认为铁质鲕粒发育赤铁矿和鲕绿泥石交替的纹层结构, 是受到水体氧化还原带波动的影响。华南中奥陶世和泥盆纪铁鲕表现为由近岸向远岸, 从赤铁矿主导变为鲕绿泥石主导的矿物分异(廖士范等, 1993; 栾晓聪等, 2022), 也反映了近岸浅水的氧化条件易沉淀赤铁矿而远岸深水的还原条件易形成鲕绿泥石。
1)豫北卫辉地区寒武系馒头组的含铁鲕粒包括微亮晶含铁鲕粒和亮晶铁质鲕粒2类, 其中微亮晶含铁鲕粒的内圈层以方解石纹层与含赤铁矿— 伊利石集合体的方解石纹层的交替发育为特征, 外圈层以发育片状赤铁矿晶体的方解石纹层为特征; 亮晶铁质鲕粒圈层以发育赤铁矿— 伊利石纹层、局部夹方解石纹层为特征。这些含铁鲕粒形成于鲕粒浅滩与滩后微生物丘礁的过渡地带(鲕粒滩边缘)。
2)含铁鲕粒层中主量元素Ca、Fe、Al和Si含量较高且Al和Fe元素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微量元素呈与地壳类似的丰度和变化规律; 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总体偏向于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且无明显Eu异常。含铁鲕粒中形态不规则且发育锯齿状边缘的赤铁矿自形晶体及其常与黏土矿物伊利石伴生, 说明含铁鲕粒的铁物质可能以Fe(OH)3胶体溶液的形式由陆源进入沉积环境。根据古地理特征, 豫北卫辉地区含铁鲕粒的铁源最有可能是来自西北方向的鄂尔多斯陆的陆源风化产物, 其随陆地径流南下进入豫北卫辉地区并在受鲕粒浅滩阻隔的局限环境聚集。
3)豫北卫辉地区馒头组含铁鲕粒的形成需要具备3个条件: 陆源不断供给的Fe(OH)3胶体、近岸半封闭海湾环境对铁的富集、规律性搅动的水动力条件对铁矿物的持续氧化。由于鲕粒滩坝的阻隔, 豫北卫辉地区形成半封闭的海湾环境, 这种沉积环境有利于Fe(OH)3胶体的汇聚富集并且发生胶体化学沉积作用。近岸浅水环境中规律性搅动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研究区始终处于氧化条件, 有利于赤铁矿的沉淀。
(责任编辑 张西娟; 英文审校 刘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