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孔凡兴,男,1999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沉积学。E-mail: kongfanxing@stu.ouc.edu.cn。
陆架沉积物活性铁在海洋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对陆架沉积环境演化的响应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东海内陆架EC2005岩心沉积物为例,探讨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对东海内陆架活性铁命运的影响。EC2005岩心沉积物总铁/铝(FeT/Al)比值平均为0.54,活性铁/总铁(FeHR/FeT)比值平均为0.29,表明长江输入的陆源细粒沉积物是研究区主要的颗粒铁来源。活性铁组分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易还原的(氢)氧化物铁(Feox1,0.64%)、黄铁矿铁(Fepy,0.32%)、可还原的(氢)氧化物铁(Feox2,0.23%)、碳酸盐铁(Fecarb,0.09%)。其中,Fepy和Fecarb含量随深度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这是碳酸(氢)根离子和硫化物竞争亚铁离子的结果,受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和氧化还原状态的控制。Feox1与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并对Fepy和Fecarb含量的变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陆相沉积环境中(17.3~13.1 ka),Feox1主要转化为Fecarb,Fepy含量几乎为0;在海陆过渡环境中(13.1~7.3 ka),Fecarb含量减少,Fepy含量增加; 在海相沉积环境中(7.3 ka至今),Fepy含量达到最大值,Fecarb含量在表层显著增加。本研究强调了沉积环境演化对陆架活性铁命运的控制,为研究现代和深时海洋的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新的视角。
About the first author KONG Fanxing,born in 1999,master degree candidate of geology a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is engaged in marine sedimentology. E-mail: kongfanxing@stu.ouc.edu.cn.
The reactive iron in shelf sedim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rine iron biogeochemical cycle,however,its response mechanism to the evolution of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s still unclear. This study focuses on shelf sediments of core EC2005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inner shelf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n the fate of reactive iron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averag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aluminum(FeT/Al)in core EC2005 sediments is 0.54,and the average ratio of reactive iron to total iron(FeHR/FeT)is 0.29,indicating that terrigenous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put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are the main source of particulate ir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average content of reactive iron speciation from high to low is easily reducible(oxyhydr)oxide iron(Feox1,0.64%),pyrite iron(Fepy,0.32%),reducible(oxyhydr)oxide iron(Feox2,0.23%)and carbonate iron(Fecarb,0.09%).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Fepy and Fecarb exhibit opposite trends along the core depth,indica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carbonate(bicarbonate)ions and sulfide ions for ferrous iron during the early diagenetic process. This competition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redox state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ner shelf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Feox1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variations of Fepy and Fecarb contents. In continental environments(17.3-13.1 ka),Feox1 is mainly converted into Fecarb,and Fepy content is almost zero. In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s(13.1-7.3 ka),Fecarb content decrease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Fepy content. In marine environments(7.3 ka to present),Fepy content reaches a maximum,and Fecarb conten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the surface layers.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ontrol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n the fate of reactive iron in shelf sediments,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studying modern and deep-time marine C-S-Fe biogeochemical cycles.
铁(Fe)是陆地和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的元素, 在大部分海洋沉积物中, 铁浓度范围在0 wt.%~10 wt.%(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Clarkson et al., 2014; Hardisty et al., 2018)。作为浮游植物的重要限制性营养元素, 铁的供应对开放大洋初级生产力具有重大影响, 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 并最终影响全球气候(Mackenzie and Andersson, 2013)。此外, 活性铁的供应对大陆边缘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保存和埋藏(胡利民等, 2023; Zhao et al., 2023)以及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作用(Berner, 1970; 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Liu et al., 2020)。
海洋中铁的主要来源包括: 河流、冰川输入的陆源风化铁, 风尘输入的铁, 海底热液喷发注入的铁, 沉积物中溶解释放的铁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含铁气溶胶等类型(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Conway and John, 2014; 陈天宇等, 2019; 郭柏等, 2023)。尽管无法量化每一种来源的具体贡献, 但河流输入的陆架铁无疑是海洋铁的主要来源(Raiswell, 2006)。近年来, 陆架铁向开阔海洋中的运输日益引起关注, Lyons和Severmann(2006)提出了活性铁从氧化陆架到硫化盆地的运输机制, 并分为有氧和缺氧2种途径。研究发现, 陆架铁的命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沉积物来源、氧化还原状态、局部水动力、沉积过程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等(Li et al., 2015, 2017), 特别是在大河主导的边缘海, 其源汇过程非常复杂, 亟需开展相关研究(Aller et al., 1986; Zhao et al., 2023)。
此外, 由于铁是常见的变价元素, 对水体氧化还原状态非常敏感, 因此也被广泛应用在识别和重建古海洋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上(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Poulton et al., 2004a; Raiswell et al., 2018; Li et al., 2020; 金承胜等, 2024)。Berner(1970)曾定义活性铁为能与硫化氢(H2S)反应生成黄铁矿的铁, 并提出使用浓盐酸提取活性铁的方法。近年来, 不同学者又提出了不同的铁组分提取方法(李超等, 2013)。Poulton和Canfield(2005)利用“ 逐步提取法” 获得沉积物中的高活性铁(Highly Reactive Iron, FeHR), 包括黄铁矿铁(Fepy)、碳酸盐铁(Fecarb)、易还原的(氢)氧化物铁(Feox1)、可还原的(氢)氧化物铁(Feox2)以及磁铁矿铁(Femag), 即FeHR=Fecarb+Feox1+Feox2+Femag+Fepy。本研究所关注的活性铁为Poulton和Canfield(2005)利用“ 逐步提取法” 提取的高活性铁。除了各种活性铁(FeHR)之外, 沉积物中还包括活性较差的硅酸盐铁(FePRS)和不活动的铁(FeU), 上述总和为总铁(FeT)。前人通过分析沉积物样品中FeHR占FeT的比例(FeHR/FeT)以及Fepy占FeHR的比例(Fepy/FeHR)来识别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Poulton and Raiswell, 2002; Poulton and Canfield, 2011)。然而, 最近的研究表明, 海洋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铁组分不仅受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还受区域铁来源、沉积条件、成岩过程、变质作用和后期蚀变作用等因素的影响(Pasquier et al., 2022)。因此, 开展陆架活性铁命运的研究对重建古海洋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海具有宽阔、平缓的陆架, 接受大量周边河流沉积物的输入, 是研究沉积物源汇过程以及沉积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Liu et al., 2009; Yang et al., 2016; 焦念志等, 2018; Zhang et al., 2019; 石学法等, 2021)。东海内陆架含有大量活性铁, Zhu等(2012)对东海表层活性铁的研究表明其受物源、粒度和氧化还原等的控制。末次冰消期以来, 东海内陆架经历了剧烈的海陆环境演化, 势必会影响沉积物铁组分的命运, 但目前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与硫化物相关的铁(黄铁矿)(常鑫等, 2020; Liu et al., 2022)。为厘清海陆环境演化对陆架活性铁源汇过程的控制机制, 选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 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来探讨沉积环境演变与铁组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大河影响下泥质区的颗粒铁来源、沉积及埋藏过程, 对理解边缘海泥质区内的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东海位于东亚大陆边缘22° N与33° N之间, 连接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架海之一, 由东海大陆架、大陆坡和冲绳海槽组成, 面积约为7.7× 105 km2, 平均水深为370 m(秦蕴珊和赵一阳, 1987)。东海以平坦开阔的大陆架著称于世界, 大陆架最大宽度约为570 km, 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坡度为0.017° , 平均水深为72 m, 以50~60 m等深线为界可将东海大陆架划分为内陆架与外陆架2部分(秦蕴珊和赵一阳, 1987)。
东海大陆架每年接受大量来自沿岸河流的物质, 其中, 长江的贡献尤为显著, 长江每年向东海输送900 km3的淡水和470 Mt的泥沙, 其中约有150 Mt的泥沙被再悬浮并向南输送到泥质区(Milliman et al., 1985; Wu et al., 2007)。此外, 浙闽和台湾的山溪小河流(如钱塘江、瓯江、闽江和浊水溪等)对东海的陆源输入也有一定的贡献(Liu et al., 2018a)(图 1)。研究区附近的洋流主要包括黑潮(Kuroshio Current, KC)、台湾暖流(Taiwan Warm Current, TWC)、浙闽沿岸流(Zhe-Min Coastal Current, ZMCC)以及长江冲淡水(The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CDW)(图 1)。这些洋流不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还深刻影响着东海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其中, 台湾暖流流速较慢、流幅较窄, 因其源头是黑潮暖流, 具有高温高盐的特性, 主要影响水深50~100 m的陆架区域(Chen and Sheu, 2006)。浙闽沿岸流整体具有盐度低、水温变化大等特点,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沿岸海域。夏季, 西南季风盛行, 浙闽沿岸流向东北方向流动, 流速强、流幅宽, 并与长江及钱塘江的淡水汇合, 向东或东北方向流去; 而冬季, 东北季风主导, 流向转为西南, 流速减弱、流幅变窄, 与长江冲淡水汇合后向南流向台湾海峡, 与南海沿岸相接(金翔龙, 1992)。在地形、洋流、潮汐等相互作用下, 一个由中晚全新世长江物质主导的泥质沉积区在东海内陆架上形成, 其长约800~1000 km, 沉积厚度介于0~40 m之间, 为现代沉积中心和陆源物质的“ 汇” (Liu et al., 2007; 李安春和张凯棣, 2020), 是研究沉积环境演化以及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理想区域(Saito et al., 1998; Li et al., 2014; Liu et al., 2021)。
本研究所用的EC2005岩心钻孔位于东海内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勘407轮于2005年11月在该孔取样, 钻孔坐标为121° 20.0036'E、27° 25.0036'N, 采样站位的水深36 m, 钻探深度60.20 m, 平均取心率94.4%, 本研究所用岩心长度为58.52 m。
徐方建等(2009)和Liu等(2021)对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岩性、粒度、地球化学等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 并将岩心自底到顶分为3段: U1: 60.20~41.00 m(17.3~13.1 ka), 为陆相沉积物; U2: 41.00~28.06 m(13.1~7.3 ka), 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物; U3: 28.06~0 m(7.3 ka至今), 为海相沉积物。
铁组分的提取参考了Poulton和Canfield(2005)提出的“ 逐步提取法” 。分别通过乙酸和乙酸钠混合溶液提取Fecarb、盐酸羟胺混合溶液提取Feox1、连二亚硫酸钠和柠檬酸钠混合溶液提取Feox2、盐酸提取FePRS, 由于磁铁矿铁(Femag)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含量并不高(Zhu et al., 2012), 且连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对磁铁矿也有较强的溶解作用(Henkel et al., 2016), 因此本实验并未单独提取Femag。具体操作如下: (1)称取约100 mg沉积物样品于10 mL干净的离心管中; (2)依次向其中加入10 mL、1 mol/L的乙酸和乙酸钠混合溶液(调至pH=4.5), 并将其放置于常温摇床24 h, 以提取Fecarb; (3)向上一步样品残渣中加入5 mL、1 mol/L的盐酸羟胺和乙酸混合溶液, 放置于常温摇床48 h, 以提取Feox1; (4)向上一步样品残渣中加入5 mL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乙酸混合溶液(调至pH=4.8), 放置于常温摇床2 h, 以提取Feox2; (5)向剩余样品中加入5 mL、 6 mol/L的盐酸, 置于特氟龙溶样罐中120 ℃加热2 h, 以提取FePRS。使用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锰结核Nod-A-1标样来验证铁组分提取实验的回收率, 各铁组分含量之和与FeT含量参考值之间偏差小于6%, 且大部分Fe在提取Feox1和Feox2的过程中被提取出来, 能够很好地反映锰结核的性质, 支持了铁组分提取结果的可靠性(Koschinsky and Hein, 2003)。Fepy的含量由铬还原法获取的还原态硫(CRS)换算而来(Liu et al., 2019)。FeU含量通过FeT含量与上述测得铁组分含量的差值计算获得, 即FeU=FeT-Fepy-Fecarb-Feox1-Feox2-FePRS, 其中FeT含量数据源自之前的研究(徐方建等, 2010)。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铁组分含量随深度变化如图 2所示, 6种铁组分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FePRS、FeU、Feox1、Fepy、Feox2、Fecarb, 平均含量分别为2.03%、1.06%、0.64%、0.32%、0.23%、0.09%。Fecarb为EC2005岩心沉积物含量最低的铁组分, 在U1, Fecarb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在U2, Fecarb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 在U3, Fecarb含量整体较低、接近于0, 随深度的减小缓慢增加(图 2-A)。Feox1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含量最高的活性铁组分, 在U1, Feox1含量变化同Fecarb相似, 随深度的减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在U2, Feox1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先缓慢增加后缓慢降低, 在U3, Feox1含量基本变化不大(图 2-B)。Feox2在EC2005岩心沉积物中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 在U1, Feox2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但其变化强度明显小于Fecarb与Feox1, 在U2, Feox2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先缓慢增加后缓慢降低, 同Feox1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在U3, Feox2含量除了在752 cm深度以及浅层有突增外, 其他层位无明显变化趋势(图 2-C)。FePRS含量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含量最高的铁组分, 其含量变化较为稳定, 围绕均值波动, 无明显变化趋势(图 2-D)。FeU较FePRS含量波动更为剧烈, 在U1, FeU含量随深度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在U2、U3, FeU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图 2-E)。Fepy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含量第2高的活性铁组分, 在U1, Fepy含量基本为0, 在U2, Fepy含量随着深度的减小逐渐增加, 在U3, Fepy含量随着深度的减小先保持高位震荡随后逐渐降低(图 2-F)。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和FeHR含量明显高于全球大多数大陆边缘海沉积物中的FeT和FeHR含量(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表 1), 表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和FeHR含量相对较高且来源充足。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与Al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图 3-A, R2=0.78), 与全球河流颗粒物的FeT-Al关系相似(Poulton and Raiswell, 2005)(图 3-A), 表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与细粒的陆源含铁铝硅酸盐矿物密切相关, 其含量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同时, FeT轴的正截距表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的一部分并不赋存于铝硅酸盐相中。此外,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与FeHR含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图 3-B, R2=0.55), 说明研究区的FeHR主要来自FeT, 其含量变化也受陆源输入的控制。
直接比较不同沉积环境和不同来源的沉积物中铁组分含量来确定Fe来源可能会受到如生物碳酸盐和有机质稀释效应, 以及FeT含量变化的影响(Zhu et al., 2012)。因此,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沉积环境和不同来源的FeHR/FeT、FePRS/FeT和FeU/FeT值来进一步确定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的Fe来源(Poulton and Raiswell, 2002)(图 3-C至3-E)。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的FeHR/FeT值更接近于东海表层以及大陆边缘样品值, 明显低于长江颗粒物中FeHR/FeT值(图 3-C), 这是河口区淡水和盐水混合导致FeHR被胶体吸附沉淀的必然结果(Wen et al., 1999; Poulton and Canfield, 2005; Fan et al., 2008)。从FePRS/FeT以及FeU/FeT值来看, EC2005岩心沉积物中二者的比值除了接近东海表层沉积物外, 更接近长江颗粒物(图 3-D, 3-E)。FePRS/FeT值偏高被认为是大陆边缘泥质沉积物中富铁自生黏土矿物经由逆风化作用新形成的结果(Zhu et al., 2012)。新形成的含铁黏土矿物被认为是热力学不稳定的, 因此具有化学或生物活性, 而根据奥斯特瓦尔德分布规则(Ostwald step rule)(Stumm and Morgan, 1970), 这些矿物, 至少部分在悬浮和运输过程中随着老化和成熟而逐渐变得不那么活跃, 最终形成FePRS。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物理扰动的河口、三角洲和陆架沉积物中, 铝硅酸盐黏土矿物通过逆风化作用迅速形成(Rude and Aller, 1989; Michalopoulos and Aller, 1995, 2004)。在包括长江口在内的许多河口中, 常常观察到细碎屑物质上的氧化铁涂层, 这被认为有利于通过重构反应形成富铁黏土矿物(Mayer, 1982; Rude and Aller, 1989; Michalopoulos et al., 2000; Fan et al., 2008; 杨守业等, 2023)。FeU/FeT值是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与长江颗粒物在铁组分比值中相似度最高的(图 3-E), 这可能与FeU本身的不活跃有关, 再次表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颗粒铁主要来源于长江, 这与徐方建等(2009)利用稀土元素指标以及董江等(2015)利用重矿物组合指标研究的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来源的结果一致。另外, 之前对长江和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长江陆源颗粒铁构成了东海内陆架颗粒铁的主要来源(Li et al., 2017)。
铁组分常用来判断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 前人通过研究提出使用FeHR/FeT和Fepy/FeHR值来区分水体的氧化和缺氧环境, 具体如下: FeHR/FeT≤ 0.22指示氧化环境; FeHR/FeT值介于0.22和0.38之间指示可能氧化环境; FeHR/FeT≥ 0.38且Fepy/FeHR≥ 0.8指示硫化环境; FeHR/FeT≥ 0.38且0.7< Fepy/FeHR< 0.8指示可能硫化环境; FeHR/FeT≥ 0.38且Fepy/FeHR≤ 0.7指示铁化环境(Raiswell and Canfield, 1998; Poulton and Raiswell, 2002; Poulton et al., 2004a; Poulton and Canfield, 2011)。此外, FeT/Al值也是判断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重要铁组分指标, 即使古代沉积岩经历过高级变质作用, 这一指标依然可以使用(Lyons and Severmann, 2006)。Raiswell等(2018)将FeT/Al值在0.55± 0.11范围定为氧化或亚氧化环境, 而FeT/Al> 0.66定为缺氧环境, 包括铁化和硫化环。值得注意的是, FeT/Al值所反映的富集程度取决于地质环境和富集机制, 当FeT/Al值高于0.66时要谨慎判断(是否具有化学跃层增加、硫化或热液活动)。此外, 上述的铁组分指标均不能用来直接指示氧气含量的高低, 因此不能区分诸如亚氧化的环境(Poulton, 2021)。
从FeT/Al值来看,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T/Al值介于0.49与0.65之间, 均位于0.55± 0.11范围内, 平均值为0.54, 与平均页岩的FeT/Al值(0.50~0.56)相近, 说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沉积时处于氧化或亚氧化环境。从FeHR-FeT和Fepy-FeHR关系图来看,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全部位于可能氧化的区间, 即FeHR/FeT值介于0.22~0.38之间(图 4), 无法明确指示研究区的古氧化还原状态。Pasquier等(2022)最近的研究发现海洋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铁组分易受区域铁来源、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和后期蚀变作用等的影响, FeHR/FeT和Fepy/FeHR值可能无法明确解释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中的颗粒铁主要来源于长江, 必定继承了长江颗粒物高FeHR/FeT值的特征, 尽管其可能受到了河口地区沉降、沉积速率稀释、逆风化作用的影响导致FeHR/FeT值偏低(Michalopoulos and Aller, 2004; Mazumdar et al., 2012; Pasquier et al., 2022)。此外, 末次冰消期以来, 全球变暖导致陆地上的化学风化加剧, 陆地上硅酸盐岩石的风化作用不断增强(Vosteen et al., 2022), 因此可能会导致陆源活性铁输入的进一步增加, 进而可能导致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HR/FeT值进一步增加。Huang等(2023)提出的4种TOC/FeHR模式进一步展示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点, 如图 5所示。在4种TOC/FeHR模式中, 高TOC/FeHR值(> 2.5)模式可能是高海洋初级生产力和低化学风化源物质的结果; 低TOC/FeHR值(< 0.6)模式是由高FeHR输入和有机碳再矿化引起的; 中等TOC/FeHR值(0.6~2.5)模式表明FeHR和OC的来源或相互作用相同; 低TOC和低FeHR模式是海洋初级生产力低和化学风化弱的结果(图 5)。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的TOC/FeHR值普遍低于0.6(图 5), 一方面代表了物源区长江高FeHR的输入, 另一方面代表了研究区动荡的沉积环境导致氧化或亚氧化环境。
综上所述, FeT/Al值和TOC-FeHR关系图(图 5)表明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沉积时处于氧化或亚氧化环境, 而FeHR-FeT和Fepy-FeHR关系图(图 4)可能受到研究区物源、风化作用等因素影响导致FeHR/FeT值偏高。因此, 在使用FeHR-FeT和Fepy-FeHR关系图进行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判断时应谨慎。
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活性铁含量整体较高, 活性铁组分的相对含量变化可能与沉积物铁的来源、沉积物的粒度、沉积环境、成岩作用以及不同活性铁组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关(Zhu et al., 2012; Wei et al., 2021; Pasquier et al., 2022; Vosteen et al., 2022; Chen et al., 2023)。基于徐方建等(2009)和Liu等(2021)对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环境的划分, 本研究重点探讨末次冰消期以来海陆环境演化(U1-U3)对铁组分的控制机制。
5.3.1 陆相沉积环境中活性铁的组成
在U1, Fepy含量最低且接近为0(图 6-A, 6-B)。沉积物中的Fepy主要以黄铁矿的形式存在, 研究表明黄铁矿的形成受有机质的含量与活性、硫酸盐的含量及活性铁含量的限制, 且一般认为, 在非海洋环境中, 硫酸盐和活性铁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而在正常海洋环境中, 往往受限于有机质的含量与活性(Berner, 1970, 1984; Liu et al., 2020)。Dean和Arthur(1989)建立了一套FeT-TS-TOC三端元图模型来研究黄铁矿形成的限制因素, 对于铁限制的一组样品, 其沿着恒定的TS/FeT线绘制, 如图 7中TS/FeT=1.15和0.86线, 具体取决于FeT的活性程度; 对于硫和碳限制的样品, 往往以TS/TOC=0.4为界限, 靠近或者沿着三端元图中FeT-TOC轴的数据往往代表着硫限制, 而靠近或者沿着FeT-TS轴的数据往往代表着碳限制(图 7)。在U1, EC2005岩心沉积物中FeHR含量远高于测定的Fepy含量, 且三端元图数据远离铁限制趋势线, 因此不可能存在铁限制的情况, 整个岩心沉积物亦是如此。U1的岩心沉积物数据贴近FeT-TOC轴, 表明该阶段黄铁矿形成的限制因素为硫限制, 而该阶段的沉积物处于陆相沉积环境中, 陆相沉积环境中硫酸盐浓度很低, 因而导致环境中溶解态硫化物的产量很小, 所以Fepy含量极低, TOC/TS值达到最高(图 6-C)。
在U1, Feox(Feox1和Feox2)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活性铁组分(图 6-B)。Feox1为无定形和结晶差的铁(氢)氧化物, 如纤铁矿和水铁矿, 其特点是易还原, 与溶解的硫化物反应非常快; Feox2为主要为晶状铁(氢)氧化物, 如针铁矿和赤铁矿, 相较于Feox1, 其特点是结晶度更强、还原性更差, 与溶解的硫化物反应更慢(Canfield, 1989; Canfield et al., 1992; Poulton et al., 2004b; Zhu et al., 2015)。根据经典的早期成岩序列, 当能量上更有利的终端电子受体(O2,
此外, 由于Feox1比Feox2还原性更强, 异化铁还原过程优先消耗Feox1(Lovley and Phillips, 1986)。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Feox1与TOC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 2, r=0.69), 这种共变关系可能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来源或相互作用(例如通过吸附、共沉淀和聚集形成Fe-OC聚合体), 促进了它们在运输和成岩过程中的相互保存(刘喜停和颜佳新, 2011; Lalonde et al., 2012; Riedel et al., 2013; 胡利民等, 2023)。Feox2与TOC含量相关性较低(表 2, r=0.14), 其可能原因是Feox2结晶度更高, 其表面对有机碳的吸附能力更低。
U1为整个岩心沉积物Fecarb含量最高的阶段(图 2-A), Fecarb主要有2种形式: 菱铁矿(FeCO3)和铁白云石[Ca(Fe2+, Mg2+, Mn2+)(CO3)2]。自生菱铁矿的形成条件比较严格, 一般是在亚氧化、富铁以及低硫酸盐的情况下形成(Petrash et al., 2017; 陈成业等, 2022; Liu et al., 2023)。氧化或硫化条件均会抑制菱铁矿的生成, 氧化条件会导致Fe2+快速氧化生成铁(氢)氧化物; 硫化条件会导致Fe2+与硫化物结合生成黄铁矿(Berner, 1981; Romanek et al., 2009; 陈成业等, 2022; Liu et al., 2023)。铁白云石一般认为是在白云岩形成和成岩演化过程中受到各种热液流体的改造和影响形成(由雪莲等, 2018), EC2005钻孔岩心所在研究区无明显的火山活动和热液作用(徐方建等, 2009)。U1处于陆相沉积环境中, 该阶段有机质来源相对充足, 硫酸盐浓度很低且富含铁, 有机质氧化以异化铁还原为主, 因此Fecarb的生成受控于异化铁还原(Liu et al., 2023)。同时, 观察到Fecarb含量变化趋势与Feox1含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图 2-A, 2-B), 且从整个岩心沉积物铁组分相关性来看, Fecarb始终与Feox1保持着较强的正相关性(表 2, r=0.77), 这可能是异化铁还原消耗Feox1生成Fe2+、Fe2+与
5.3.2 海陆过渡环境中活性铁的组成
受末次冰消期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图 6-D), U2处于海陆过渡时期, 此时期海水开始影响研究区(Liu et al., 2020), 由于海水中
5.3.3 海相沉积环境中活性铁的组成
在U3, 海水完全覆盖研究区(Liu et al., 2020), 该时期海平面基本达到现代海平面位置(图 6-D)。Fepy含量整体较高且波动剧烈(图 2-F), FeT-TS-TOC三端元图显示U3的样品数据基本位于TS/TOC=0.4右侧, 且靠近FeT-TS轴(图 7), 说明该阶段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有机质的控制, 然而在544 cm深度以上层位, Fepy含量随着深度减小逐渐降低, 推测主要是黄铁矿氧化形成Fe(Ⅲ )(氢)氧化物造成的, 沉积层位较浅的沉积物受到陆架海不稳定的水动力条件和生物扰动作用的影响, 加剧了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 促使黄铁矿的氧化, 导致Fepy含量的降低(Zhu et al., 2012; Pasquier et al., 2022; Liu et al., 2023)。据报道, 在大多数海洋沉积物中, 96%以上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产生的黄铁矿在最终埋藏之前已经被再氧化(Lin et al., 2000), 这表明动态条件对黄铁矿的再氧化有很大贡献。我们之前在该岩心顶部沉积物中发现的自生石膏也说明Fepy的再氧化(Liu et al., 2018b)。该阶段Fecarb含量很低、接近于0(图 2-A), 但整体呈现随着深度减小逐渐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164 cm以上层位, 其含量增加更明显(图 2-A), 推测可能原因是越接近表层, 沉积物中有机质微生物
本研究利用铁组分分析的方法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EC2005岩心沉积物活性铁命运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结果可与Liu等(2023)利用重矿物对ECMZ岩心开展的含铁矿物研究进行很好的对比。鉴于陆架活性铁的复杂性, 可以利用重矿物和铁组分等方法开展综合对比研究, 进一步揭示陆架铁在全球海洋C-S-Fe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在后续的工作中应通过多指标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地质背景下活性铁命运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 这不仅有利于理解现代边缘海泥质区内的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同时对理解深时海洋环境的演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的铁组分数据分析, 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 初步探讨了沉积环境对陆架活性铁命运的控制。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铁组分的相关指标以及前人研究, 判断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的铁主要来自于长江输入的陆源碎屑物质, 并且具有活性铁含量高的特征。
2)FeHR/FeT和Fepy/FeHR指标在指示氧化还原状态时, 可能会受到研究区物源、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在使用铁组分指标进行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判断时应谨慎。
3)EC2005钻孔岩心沉积物中Fepy和Fecarb呈明显的竞争关系, 其含量变化主要受Feox1含量、氧化还原状态以及海陆环境演化的影响; Feox1含量与TOC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其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影响着研究区Fepy和Fecarb含量的变化。
(责任编辑 李新坡; 英文审校 李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