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尚俊鑫,男,1994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碳酸盐岩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E-mail: shangjunxin1994@163.com。
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灯影组发育软沉积变形构造,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结合野外露头对川北广元地区灯影组软沉积变形构造发育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广元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软沉积变形构造主要分布于中下部灰白色薄层灰岩及灰绿色—紫红色薄层泥岩中,可见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及层内断层4种典型构造。灯三段早期浅水、较安静水体沉积物受同期循环剪切应力及地层应力复合作用,为持续性古地震诱发的液化变形所致。垂向上可识别出2期不完整振动液化序列,表明灯三段至少存在2次持续的古地震活动。综合分析指示上扬子克拉通北部灯三段沉积期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应与桐湾运动Ⅰ幕晚期裂陷槽的拉张活动相关。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ANG Junxin,born in 1994,is a Ph.D. candidate.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carbonate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shangjunxin1994@163.com.
The mechanisms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SSDS)in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ichuan Basi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structures in the Guangyuan area,examin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and origins through field outcrop stud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deformation structures,which are predominant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to lower strata of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are composed of grey-white thin-layered limestone and purplish-red to grey-green thin-layered mudstone. The identified structures include liquefaction veins,convolute folds,breccias,and intrastratal faults,which are primarily observed in sediments from shallow,low-energy,aquatic environments. These deformations are closely linked to a combination of cyclic shear stress and stratigraphic pressure,suggesting recurrent ancient seismic activity as a key contributor. The finding of two distinct seismic liquefaction sequences suggests a minimum of two significant seismic events within the Member 3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t is further inferred that there was a period of intensive tectonic activity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member 3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Yangtze Craton,and the seismic activity seemed to be related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Late-Tongwan Movement in the rift.
软沉积变形构造(SSDS)因其在沉积环境解释、盆地分析及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Allen, 1986; 宋天锐, 1988; 乔秀夫等, 1994; Moretti et al., 2011; 冯增昭等, 2017)。然而, 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形成受驱动力、变形机制及触发机制复合约束(Owen et al., 2011), 沉积物快速堆积(Moretti et al., 2001)、风暴波浪(Chen and Lee, 2013)、潮汐(Greb and Archer, 2007)、冻土融化(钟建华等, 2022)等触发机制均可通过不同驱动力(如不稳定密度梯度、侧向剪切应力等)导致液化作用发生, 促使软沉积变形构造(如液化脉)形成, 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典型脉体构造形成机制尚不明晰(旷红伟等, 2004; 柳永清等, 2005; 刘燕学等, 2005), 复杂的成因叠加后期构造影响导致软沉积变形构造难以有效甄别。地震解释、室内实验以及野外露头等多方面研究为揭示软沉积变形构造的成因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撑(Jones and Omoto, 2000; Dasgupta, 2008; Waldron and Gagnon, 2011; 王龙樟等, 2018; Alsop et al., 2019)。由地震引起的碳酸盐岩软沉积变形构造在亚洲范围内广泛分布, 如印度Cuddapah盆地古元古代Vempalle组(Panja et al., 2019)、华北地区中元古代雾迷山组(Dechen and Aiping, 2012)、河南嵩山地区新元古代何家窑组(高林志和柳永清, 2005)及华东地区新元古代郯庐断裂带周缘(张邦花等, 2017)等, 并根据其结构形态、地理位置分布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推测古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Jayanta and Anuj, 2023; Zhong et al., 2023)。然而, 四川盆地震旦系古老碳酸盐岩地层软沉积变形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在对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野外露头踏勘中, 发现该区灯三段见不同规模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通过对2条露头剖面的详细测量, 并记录了其岩性、产状、垂向分布规律等特征。鉴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期间处于“ 兴凯旋回” 初期(刘树根等, 2013), 灯影组整体隆升及其所伴随的古构造事件多与大陆驱动的壳— 幔活动相关(凌文黎等, 2002; Wang and Li, 2003; Zhang et al., 2016), 大规模的构造隆升(桐湾运动)不仅对四川盆地油气成储/成藏起到关键作用(武赛军等, 2016), 也会产生特定的沉积构造响应。古构造事件所引起原始沉积过程的变化往往会被沉积物所记录并形成特定的沉积构造(其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最为常见), 识别与解释软沉积变形构造对于分析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古地质事件及古沉积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针对川北广元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软沉积变形构造开展系统研究, 可为完善灯影组沉积格局、剖析盆地构造动力学机制提供部分指导。
川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市朝天区(图1-a), 属于上扬子克拉通北缘。扬子克拉通自Rodinia超大陆裂解开始进入伸展构造环境, 克拉通内以陆内裂谷作用为主(Li et al., 2008; 陈建书等, 2020), 在上扬子克拉通周缘分别形成汉南裂谷盆地、南华裂谷盆地及康滇裂谷盆地(图1-a)(卓皆文等, 2013)。普遍认为, 区域性大陆裂谷作用持续到成冰纪(~700 Ma), 并在此之后进入拗陷期(700-545 Ma)(Wang et al., 2003), 于克拉通内部发育1条贯通南北、东陡西缓的克拉通内裂陷槽, 并持续接受海相碳酸盐沉积(图1-a)(杜金虎等, 2016)。受后期印支运动影响, 区内早期拉张性林庵寺基底大断裂被逆冲挤压推覆至志留系地层之上, 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区内部分地层发生较强程度的变质。
川北地区震旦系至寒武系出露完整(图1-b, 1-c), 其中震旦系及寒武系自下而上发育陡山沱组、灯影组及筇竹寺组(图1-d)。陡山沱组是成冰纪结束后的第1次海侵沉积, 主要为泥岩、硅质岩和磷块岩, 夹泥晶白云岩(汪泽成等, 2019)。灯影组为继陡山沱组之后发育的1套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沉积(汪泽成等, 2020), 由下至上划分为灯一段、灯二段、灯三段和灯四段。灯一段沉积期, 上扬子克拉通进一步发生较大规模海侵, 海平面升高, 但四川盆地基底相对平缓, 构造分异不明显, 形成陆表海环境, 区内沉积了1套泥晶白云岩夹薄层藻白云岩。灯二段沉积期海平面震荡性变化, 由海侵转变为区域性海退, 海平面降低, 受基底断裂活动导致的差异升降影响, 上扬子克拉通出现台内裂陷及洼地, 整体环境向台地— 盆地体系演化, 研究区以1套厚层藻白云岩为主; 灯二段沉积末期, 桐湾运动Ⅰ 幕导致灯二段地层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 形成灯二段与灯三段的不整合面。灯三段沉积期开始快速海侵, 伴随大量陆源物质输入(邓双林等, 2020), 区内灯三段下— 中部主要发育灰白色— 灰色碳酸盐岩及紫红— 灰绿色泥岩(变质作用明显), 该段亦为软沉积变形构造发育的主要层段(图1-d橙色), 根据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形态及类型特征, 识别出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和层内断层4种类型(表1); 灯三段上部为深灰— 灰黑色薄层硅质页岩及硅质岩, 顶部见薄层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灯四段沉积期持续性海退导致海平面下降, 然区内仍属深水沉积期, 灯四段以薄— 中层硅质岩及硅质白云岩为主; 灯四段沉积末期, 桐湾运动Ⅱ 幕导致灯四段地层遭受抬升剥蚀, 与上覆寒武系筇竹寺组(邱家河组)之间呈不整合接触。筇竹寺组主要为深灰— 灰黑色页岩(板岩)、粉砂质泥岩及硅质岩。
川北地区灯三段下部至中部灰白色薄层石灰岩夹紫红色泥岩中发育液化脉构造, 多呈板状, 少数未见与液化母源层存在任何联系的“ 盲脉” (乔秀夫等, 1994), 发育为“ 中间宽— 两端细” 的纺锤状。液化脉形态较为规则但大小不一, 长度介于1.5~10 cm之间, 宽度约0.6 cm, 倾角由20° ~90° 不等, 与下伏地层呈近平行(图2-a)或近垂直(图2-b, 2-e)关系。区内液化脉构造多属层内液化脉, 未刺穿上覆及下伏地层。在较厚的紫红色泥岩夹层中, 普遍发育较长(> 5 cm)的液化脉(图2-c, 2-d); 而在较薄的紫红色泥岩夹层中, 液化脉则较短(< 5 cm)(图2-b至2-e)。灯三段中上部紫红色泥岩地层中未见液化脉(图2-f), 主要发育劈理构造及次生脉体。劈理具明显方向性, 且脉体偏细(< 0.5 cm), 沿走向宽度无明显变化, 长度介于2~5 cm之间。次生脉体多贯穿紫红色泥岩夹层, 脉体狭长, 宽度约0.5 cm, 长度由5 cm到10 cm不等, 多垂直或近垂直于层面。
需注意的是, 灯三段中多发育劈理构造及次生脉体叠加于液化脉之上的现象, 这些脉体在形态上虽然类似, 但其形成机理却有本质区别。劈理及次生脉体多受后期构造影响, 持续性的构造挤压背景导致岩层内发育构造缝并作为晚期富钙流体的运移通道、多充填晚期方解石; 而液化脉多形成于同生— 早成岩阶段, 为突发性地质事件在软沉积物中的记录。且受后期构造影响形成的脉体色白、近垂直、具明显方向性、脉体边缘平直、穿层现象明显并切穿早期液化脉, 基于以上特征可将劈理、次生脉体与液化脉有效区分。
灯三段底部及部分液化脉上部的紫红色薄层泥岩夹灰白色石灰岩中, 顺层发育1种结肠状的不规则褶皱— 液化卷曲褶皱(图3-a至3-e)。液化卷曲褶皱的上部岩层或下伏岩层多受卷曲褶皱部分影响, 褶皱向上或向下突出导致岩层弯曲(未穿层)。卷曲褶皱幅度变化较大且规律性不明显, 总体显示受层间空间大小制约。灯三段底部液化卷曲褶皱单层厚度为0.5~1.5 cm, 整体呈倾伏状近平行于地层展布、延伸距离较长(> 10 cm), 皱褶末端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消失(图3-a)。灯三段中下部变形层单层厚度为0.4~2.0 cm, 形态主要呈波浪状、长/高比近于1/2, 近平行于地层展布, 无明显破裂(图3-b, 3-c)。此外, 剖面中局部低幅褶皱(图3-e)在层面上显示出大幅卷曲变形且未发生明显破裂, 背斜核部显著加厚(图3-d), 属塑性变形特征, 应排除由后期构造挤压诱发的可能。
液化角砾岩主要发育于灯三段中部紫红色泥岩中, 泥岩单层厚度0.2~2.0 cm, 属灰岩地层液化作用形成的液化脉切穿、扰动泥岩层所致, 于原地破碎形成角砾, 角砾本身具有可拼合性(乔秀夫等, 2001)。液化角砾岩的角砾大小不一, 长0.5~3.0 cm、宽0.2~2.0 cm; 多呈不规则四边形, 棱角较明显, 分选及磨圆差(图4-a, 4-b)。此外, 泥岩地层中可见震碎角砾(或称震裂岩), 多出现于液化卷曲变形构造的上方, 属卷曲变形构造进一步破碎的产物, 具脆性变形特征, 沿卷曲变形构造走向迅速破碎为砾屑, 砾屑大小不一, 多呈条带状或透镜状, 与地层层面平行或近平行分布(图4-c, 4-d)。上述2种角砾均属液化作用高潮阶段至衰落阶段的产物(乔秀夫, 2002)。
灯三段中部紫红色泥岩地层及其上覆的灰岩地层中可见层内断层, 断层发育层段的上、下岩层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形, 该类断层多是由于液化作用停止, 沉积物重新遭受压实作用并下沉所致。断层发育地层厚度3~5 cm, 断距不明显, 断层面与下伏地层夹角为40° ~80° 不等(图4-a, 4-e, 4-f)。
原地系统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由于与周围沉积物多具有相同的成分, 因此可通过原岩的岩石学特征来确定变形构造发生的沉积环境, 并为软沉积变形构造诱发机制判识提供指示。上扬子克拉通自成冰纪结束后表现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汪泽成等, 2019, 2020), 并于陡山沱组下部形成盖帽白云岩, 超覆于Marinoan冰期冰碛岩之上(Jiang et al., 2003), 代表全球气候迅速变暖、沉积环境向清澈浅水转变。灯影组沉积在陡山沱组沉积古地貌之上, 具有一定继承性; 灯一段及灯二段为四川盆地内宽缓古隆起上填平补齐的结果(李英强等, 2013); 灯三段属于构造活动活跃期沉积, 四川盆地周缘于成冰纪形成的汉南裂谷盆地、康滇裂谷盆地(卓皆文等, 2013)经持续的沉积充填形成古陆并发生构造抬升, 为灯三段沉积提供了充足的陆源碎屑, 在盆地内发育混积陆棚相、混积台地、滨岸相等沉积相带(邓双林等, 2020; 谭磊等, 2022; 何若玮等, 2023)。川北地区位于裂陷槽东北部边缘, 裂陷槽内由于强烈的构造分异作用多发育盆地相, 而裂陷槽边缘两侧依次发育台地边缘相、台缘后潟湖相及开阔— 半局限台地相等沉积相带(杜金虎等, 2016), 林庵寺灯三段中下部主要发育紫红色薄— 中层泥岩夹灰白色薄层石灰岩互层, 水平层理发育; 中部发育浅灰色粉晶灰岩及泥晶白云岩, 见波状层理; 上部发育灰黑色硅质页岩及硅质岩; 顶部见薄层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典型的沉积学标志指示了研究区处于气候温暖、水体较浅、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清水沉积环境, 总体属局限台地相。局限台地为水体运动受限的低洼区域, 其成因或受灯影组二段沉积古地貌及区域性海平面变化的影响(Yang et al., 2022), 古地貌高部位持续的微生物建隆及多个退积式准层序组构成的海侵体系域是阻止沉积水体与广海沟通的关键。在这种浅水、低能的沉积环境下(图5), 排除了由风暴波浪(Chen and Lee, 2013)、潮汐(Greb and Archer, 2007)、冻土融化(钟建华等, 2022)导致软沉积物变形的可能。区内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可能为古地震或沉积负载(Shanmugam, 2016)诱发导致的。
软沉积变形的驱动力较为复杂, 主要有密度梯度倒置、不均匀负载、孔隙水或其他流体所产生的剪切力、斜坡重力等(李勇等, 2012)。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形成可能受多种驱动力的影响, 这种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多有体现。如Alaska东南部的Turnagain海湾潮汐成因的软沉积变形构造除了受潮水的剪切应力外, 还可能受到斜坡重力的影响(Greb and Archer, 2007)。液化脉作为川北地区灯影组主要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通过驱动力及变形机制的讨论进而揭示其形成机制, 可有效诠释软沉积变形的发生过程。对研究区灯影组液化脉产状统计并结合球面立体投影分析表明, 液化脉方向大多近平行(图6-a)或垂直(图6-b)于地层面, 指示脉体最大主应力方向来自于近平行或垂直于地层层面的方向。理想状态下, 原始沉积状态的地层(图7-a)受应力影响, 产生一系列构造微裂缝(图7-b), 此时地层受原始地层应力(σ )及震源施加的剪切应力(τ )。原始地层应力多来源于地层间不稳定的密度梯度或不均匀负载; 而侧向剪切应力多由外部因素施加, 方向并不固定, 但会循环地施加在地层上(即循环载荷), 是后期不规则分布的液化脉的基础。其次, 受持续循环的剪切应力影响, 可液化层松散堆积的沉积物(图7-b1)孔隙水压力升高, 导致沉积物发生液化, 屈服强度降低, 沉积物由固态向液态转变并逐渐充填构造微裂缝(图7-c), 同时颗粒间孔隙水排出(图7-c1), 沉积物颗粒之间以更加紧密的方式排列(图7-c2)。随着振动的持续发生, 液化脉在循环载荷及原始地层应力的作用下, 原本直立的脉体发生扭曲(图7-d, 7-e), 液化过程的发生取决于震源产生的循环剪切应力与沉积物液化所需的应力间的关系(Obermeier, 1996), 直至埋深增加或振动减弱, 上覆地层施加的应力远超剪切应力, 导致沉积物抵抗剪切应力带来的形变(图7-f), 整个变形过程结束。实际上, 液化作用的发生仅与孔隙流体压力的升高有关, 沉积物液化是颗粒间的支撑向孔隙流体转移的结果(Owen and Moretti, 2011), 凡是能以一定方式导致孔隙流体压力升高的因素均可诱发液化作用。因此, 川北地区灯三段液化脉的变形机制指示其主要受循环剪切应力及地层应力驱动, 古地震活动及沉积负载均可施加上述2种类型的作用力。此外, 受沉积环境限制, 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及层内断层应为剪切力、密度梯度倒置带来的重力及不均匀负载等驱动力复合作用所致, 导致其形成过程及变形机制更为复杂。总体看来, 研究区主要驱动力仍为循环剪切应力及地层应力, 其核心变形机制为液化作用。
沉积学特征指示软沉积物变形可能由古地震或沉积负载诱发。川北地区灯三段沉积早期桐湾运动Ⅰ 幕构造活跃, 区内变形地层厚度近50 m、振动影响范围大, 且变形构造在纵向序列上具有重复性。
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震诱发液化作用的识别标准(Owen and Moretti, 2011)。此外, 区内变形构造还受不均匀负载或不稳定密度梯度施加的纵向应力影响, 沉积负载作为液化作用的触发机制也当考虑在内, 但陨石撞击或沉积负载诱发液化所形成的变形构造与地震诱发液化形成的变形构造在岩石学特征上并无区别 (Shanmugam, 2016)。沉积环境因素在诱因识别上可提供一定帮助, 如液化卷曲变形在构造及成因上更接近火焰或枕状构造, 这种负载构造的形成归因于沉积物的机械不稳定性(Owen, 1987), 多用地震诱导液化作用解释(Yasuda and Sumita, 2014; Rana et al., 2016), 但同样多见于深水浊流沉积系统, 系准同生期水流拖曳力、不稳定密度梯度及不均匀负载引起的沉积负载所致(Sanders, 1965; Oliveira et al., 2009), 与地震活动无关。鉴于区内未发现浊积岩, 沉积环境分析指示灯三段应处局限台地内, 且灯三段沉积期相对海平面上升, 但过深的水体(深度超过20 m)基本不会诱发地震液化作用(乔秀夫等, 1994), 所以沉积水体应以相对浅水为主。因此, 较浅的水体及尚未固结松散堆积的沉积物使得液化作用成为灯三段沉积物主要的变形机制, 而古地震则为区内液化作用主要触发机制。
川北地区灯三段由下至上共识别出2期振动液化垂向序列(序列Ⅰ 、序列Ⅱ ), 指示至少2次持续的古地震活动事件(图8)。软沉积变形构造发育于灯三段中下部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石灰岩中, 中上部灰黑色硅质岩及砂岩段不明显, 指示构造活动主要发生于灯三段沉积早期, 且硅质岩沉积前构造活动基本停止。
其中, 序列Ⅰ 发育液化卷曲变形、变形强度较高, 岩性主要为紫红色薄— 中层泥岩夹薄层灰白色石灰岩(图8)。序列Ⅰ 在剖面中缺失了大量振动特征单元, 其典型的液化卷曲变形指示了地震液化阶段的高潮期。在原地系统的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中(乔秀夫等, 1994), 液化脉应当作为整个地震初期最重要的振动特征单元, 是地震发生数分钟内、近地表(~10 m)沉积物液化的产物(Obermeier, 1996), 应当位于振动液化序列的底部。因此, 区内序列Ⅰ 中缺失液化脉特征单元, 可能指示桐湾运动Ⅰ 幕所引起的地震活动开始于灯二段沉积末期, 并于灯三段沉积初期达到活动高峰期。据已有的微生物岩及碳同位素对桐湾运动Ⅰ 幕的响应结果来看, 桐湾运动Ⅰ 幕应始于灯二段沉积末期富藻层与贫藻层之间(杨帅等, 2017)。但现有露头剖面中未发现灯二段存在软沉积变形构造, 不排除构造抬升导致地层缺失的可能性。
序列Ⅱ 发育近完整的振动液化序列, 自下而上分别发育液化脉— 液化卷曲变化— 液化角砾岩— 液化卷曲变形— 液化脉— 层内断层。其中, 液化脉主要属层内液化脉并被上下碳酸盐岩层所限, 未表现出明显穿层性, 总体呈一定的方向性, 应为循环载荷影响的结果; 液化角砾岩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泥岩, 角砾多呈不规则状、棱角较为明显, 局部角砾呈弯曲变形, 该层段底部还发育明显的微型正断层, 表明其受到强烈的拉张作用(图3-d; 图8), 该阶段振动液化作用应为最强; 发育在液化角砾岩上部的液化卷曲变形及液化脉指示了变形强度逐渐减弱, 岩性主要为紫红色薄层泥岩夹灰白色粉晶灰岩(图8); 层内断层发育在灰白色薄层粉晶灰岩中、位于整个振动液化序列的顶部(图8), 上覆地层及下伏地层的灰岩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形, 上覆灰岩地层与硅质页岩地层近乎平行, 表明振动液化作用在该阶段继续减弱直至消失, 区域构造活动到达平稳期。
总体看来, 川北地区剖面位置紧邻裂陷槽东侧(图1-a), 新元古代裂陷作用可能诱发区内强烈的构造活动。构造活动历程的重塑是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关键, 通过建立构造活动与地震事件层之间的因果关系, 推测地震事件层发育的时空位置可为构造活动的时间特征提供重要依据, 而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是推测地震事件层的关键。广元林庵寺剖面灯影组三段2个振动液化地震序列的发现表明, 川北地区在灯三段沉积时存在2个地震重要活动期, 指示该时期上扬子克拉通构造活动强烈。此外, 震旦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使许多盆地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如古郯庐断裂地震带的产生被解释为中朝板块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并将统一的中朝板块裂解为华北块体和胶辽朝块体(乔秀夫, 2002)。胶辽徐淮地区多个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液化脉构造, 解释为地震成因, 指示沿古郯庐带强地震事件频发, 标志着板内裂解的发生(乔秀夫和高林志, 1999)。川北地区所在的扬子克拉通属华南地块, 与华北地块长期处于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之间的过渡转换带, 表现出强烈的构造活动性(何登发等, 2011)。超级地幔柱及裂谷作用从860 Ma至570 Ma持续影响华南板块(Li et al., 2008), 且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灯三段沉积火山岩记录也时有报道(邓胜徽等, 2015; 资金平等, 2017)。桐湾运动Ⅰ 幕发育于四川盆地中, 盆地中地震事件与晚震旦世地壳整体抬升、岩浆活动及克拉通内裂谷作用有关, 岩浆活动引起的区域地幔上涌及克拉通内裂谷作用或导致克拉通内部遭受强烈改造, 造成克拉通内裂陷槽(德阳— 安岳裂陷槽)的形成, 同时盆地北缘诱发频繁地震。
1)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沉积保存了不同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组合, 主要有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及层内断层, 其变形构造组合特征综合指示属地震成因。
2)灯三段沉积作用发生在邻近灯二段裂陷槽区域, 属区域伸展大背景下叠合桐湾运动Ⅰ 幕的构造活动期, 区域构造运动导致地震活动反复发生, 并在垂向沉积序列中识别出2套连续的震积序列, 指示灯二段沉积后地震活动的频繁性与持续性。四川盆地内震旦系克拉通内裂陷槽的发育受区域地壳整体抬升、岩浆活动及克拉通内裂谷作用复合控制, 地震诱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研究有助于揭示盆地演化过程。
(责任编辑 王绍华; 英文审校 龚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