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德辰,男,1964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地震和沉积学研究。通讯地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E-mail: sudechen@163.com。乔秀夫,男,1930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地层学和灾变事件研究。通讯地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E-mail: 13691572080@163.com。
粒径小于 0.005mm的饱和淤泥和黏土等对地震和外力扰动产生的敏感变化特性被称为触变性。地震触发的软沉积物流动变形构造包括液化流动变形与触变流动变形两大类,前者多指沙层和碳酸盐沉积物的液化流动变形,后者指饱和的泥质沉积物触变流动变形。在地层剖面中,饱和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硅泥(胶体)、碳酸盐灰泥等黏性沉积物的触变流动变形构造广布,它们多与沙层等的液化变形构成复合变形构造,但中外地质学家对触变流动变形构造注意较少,往往把它们笼统解释为液化流动构造。近年来地震触发饱和淤泥的触变流动变形现象逐渐引起地质学家的关注。作者对国内多个地层剖面中地震触发的饱和淤泥流动变形记录进行了描述和成因解释,并按照触变流动变形的方向性归纳出 4类模式,即①向上流动、②向下流动、③同时向上及向下流动和④近水平方向流动,希望引起从事软沉积物变形和古地震研究的地质学家的关注。
About the author: Su De-Chen,born in 1964,is a research professor. 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palaeoearthquakes records and sedimentology. E-mail: sudechen@163.com.Qiao Xiu-Fu,born in 1930,is a research professor. 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es of palaeoearthquakes records and sedimentology. E-mail: 13691572080@163.com.
Thixotropy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property exhibited by saturated sludges and clays when with particle sizes less than 0.005mm become liquid upon stir or shake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s. The soft-sediment flow deformation structures triggered by earthquakes include liquefied flow deformation and thixotropic flow deformation.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liquefaction and flow deformation of sand layers(including fine carbonate sediments);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flow of saturated argillaceous sediments. Thixotropic structures such as mud,clay,siliceous mud,lime mud, etc.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and they mostly form a composite deform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liquefied deformation structure of the sand layer. Usually the ge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atures of sand layers or misinterpret the thixotropic structures of argillaceous sediment as the liquefied flow structures of san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aturated argillaceous sediments in the stratum,this paper divides the thixotropic flow deformation into four categories: (1)upward,(2)downward,(3)simultaneous upward and downward, and (4) nearly horizontal flows. 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hixotropic features and their forming processes were described and interpreted in combination with field phenomena. Finally,thixotropic flow deformation structur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We hope that the thixotropic features would draw attention from geologists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oft sedimentary deformation and palaeoearthquakes.
土是第四纪形成的松散沉积物, 可分为黏性土和非黏性土(陈希哲, 2004); 沉积物也可分为黏性沉积物和非黏性沉积物(刘宝珺, 1980)。地震触发饱和的软沉积物生成流动变形构造, 包括液化流动变形与触变流动变形2类。液化变形指饱和沙层(包括碳酸盐沉积物)的液化流动引起的变形, 对于地震触发的液化变形构造, 地质学家给予了较多关注, 数十年来有大量的相关报道。触变是指小于0.005mm粒径的水饱和软沉积物(淤泥、黏土、软硅质层等), 在剪切应力强度超过其本身的抗剪强度时, 饱和黏性沉积物的结构被破坏而产生的流变。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 黏性沉积物的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 会导致周围水分子定向排列, 形成粘结水膜并处于静平衡状态; 当土受扰动后破坏了平衡, 定向水分子重新排列, 土的强度降低发生触变流动, 饱和淤泥和黏土等黏性沉积物对地震和外力扰动产生的敏感变化特性被称为触变性(陈希哲, 2004; 张先伟等, 2014)。
淤泥和淤泥质土触变后即进入黏性流动状态, 外力停止后, 虽然黏度和强度得到一定的恢复, 但会产生永久性的残留变形(田洪水等, 2015a)。土建学家特别关注泥层的触变流动, 因为它们涉及重大建筑物基底和地基的稳固性(胡圣飞等, 2012; 刘娟娟等, 2016), 淤泥和淤泥质软土地基受强震作用会发生触变与震陷灾害(陈希哲, 2004), 并形成沉陷变形(田洪水等, 2015a)。触变是胶体化学、岩土力学的研究范畴, 但是触变理论可以帮助地质学家认识与解释地层剖面中存在的各种泥岩、硅岩等的变形构造。地质学家对地震触发的触变流动变形构造注意较少, 多数情况下饱和水的泥质沉积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触变流动被误认为是沙质沉积物的液化, 震积岩的分类中多数没有考虑触变流动变形(乔秀夫等, 2007; 乔秀夫和李海兵, 2009)。
需要强调的是, 已有的试验证明, 粒径小于0.005mm的碳酸盐灰泥, 受到Ⅵ 度烈度以上的强震作用后, 会发生明显的液化变形而不是触变(田洪水等, 2015b; Tian et al., 2016)。
法国学者Montenat 等(2007)对震积岩的成因及分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在其“ Seismites: An attempt at critical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一文中, 对多个触变流动变形进行了描述, 但并没有将泥质沉积物的触变流动与沙质沉积物的液化进行刻意区别。近年来, 中外地质学家开始注意到地震作用发生时泥质沉积物的触变流动变形。Garcia-Tortosa等(2011)在讨论美国加州Tecopa盆地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在坡度小于1° 的情况下发生水下滑塌的成因时, 认为地震触发的黏土矿物海泡石的触变流动是这起滑塌事件的主因。He 和 Qiao(2015)在总结震积岩的分类时, 把触变流动变形做为独立的类型, 并用泥质沉积物的触变性对新疆南天山侏罗系、山东淄博— 枣庄寒武系和北京西山中元古界地层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进行了初步解释; 田洪水等(2015b)对淄博— 枣庄寒武系中的泥质触变楔等地震记录做了图示解释。Luca Basilone等(2017)研究意大利上三叠统— 侏罗系深海碳酸盐灰泥中的地震触发的滑塌构造时, 认为洋底泥质沉积物的触变性是造成洋底沉积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梁连姬等在研究新疆塔什库尔干晚更新世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时, 用泥质沉积物的触变性解释了特殊的泥质触变柱的形成机理(Liang et al., 2018, 待刊)。
近几年中国学者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及其近区识别出了发育地震触变流动变形构造的几个地震事件层位(田洪水等, 2017), 自下而上依次是下寒武统朱砂洞组(田洪水等, 2011, 2015c; Tian et al., 2013)、下寒武统馒头组(田洪水等, 2015a)、上白垩统红土崖组史家屯段(田洪水等, 2017, 2018)和全新统黑土湖组(田洪水等, 2015a)。朱砂洞组发育软硅质触变脉和触变楔等; 馒头组发育软泥触变脉和触变楔等; 史家屯段产多层软泥触变脉与泥质触变层, 并与地震火山岩共生; 黑土湖组中的淤泥质软土受强震作用发生触变, 生成了震陷向斜和软布丁构造等。事实上, 地震发生时, 沙层的液化与黏性沉积层的触变流动往往共生在一起(图1)在2017年底出版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 地震与古地震记录》中, 专门列出一章(第4章)阐述触变流动变形构造(乔秀夫等, 2017), 本文是对该书第4章的进一步讨论。
地震发生时, 饱和淤泥、淤泥质土、黏土及黏性胶体(如软硅质胶体)等黏性沉积物通常位于未固结的沉积层序顶部, 常见如下3种赋存状况: (a)位于沙层或碳酸盐沉积层之下(图 2-a); (b)位于顶部(图 2-b); (c)夹于沙层或碳酸盐沉积层之间(图 2-c)。受到剪切运动后, 上述3种层序形成的触变流动构造是不同的。触变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垂向的, 即向上方或向下方流动, 少数情况为水平流动, 斜向流动比较少见。触变流动往往是与沙层等的液化、重力作用及水塑性变形共同组成复合变形构造。地震震动是触变流动变形的主要触发因素, 因而地层中的触变流动变形构造可以找到与之有明显关系的发震断裂。
触变饱和黏性沉积层位于软沉积层之下, 触变时向上流动穿刺上覆沙层, 形成底辟构造。受触变强度、软沉积层的成分和固结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底辟体可有多种形态, 某些底辟可穿透上覆围岩, 在古地表形成新的微地貌。
2.1.1 锥状触变底辟
饱和黏性沉积层的锥形底辟代表较强的向上的触变流动, 图 3-a是这种锥形底辟的实例, 发育于龙门山上三叠统的煤系沉积中, 锥状底辟体下部直径105cm, 锥体高55cm; 三角形锥体顶端以脉的形式继续向上侵位于150cm厚的富水沙层中, 脉长100cm。脉的穿刺侵位止于距当时地表约15cm处, 未穿透沙层。图中清晰可见周围黄色沙层被牵引现象。
依据大量区域构造研究, 须家河组锥形触变底辟系龙门山地区印支造山地震的响应, 发震断裂为晚三叠世末期的汶川— 茂县断裂(汶— 茂断裂)与映秀— 北川断裂(许志琴等, 1991; 乔秀夫等, 2012, 2016)。龙门山的映秀— 北川断裂南段的假玄武玻璃的年龄介于231.0± 4.4~237.9± 5.1ma之间(郑勇等, 2018)。假玄武岩玻璃被公认为是地震化石。郑勇等(2018)新的资料表明组成龙门山的3条断裂中, 有2条即汶川— 茂县断裂(即后山断裂)与映秀— 北川断裂(中央断裂)均形成于印支期(图 3-b), 这2条断裂的活动触发了晚三叠世沉积层的变形。
2.1.2 筒状触变底辟: 触变丘
这一类形的触变底辟未穿透上覆围岩, 但向上底辟使得上覆沉积层向上拱起, 在地表形成丘状地形, 可称之为触变丘。触变丘与液化丘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但成因机制不同(图 4)。
华北地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1500ma)白云岩沉积物中最初夹有大量的软硅质层, 其成因是沉积学中长期讨论的问题, 根据详细的野外观察, 作者同意赵澄林(1997)对雾迷山组中硅质岩成因的认识: 即硅质岩中没有交代残余结构, 是由浅海环境的藻类汲取、粘结水体中的硅质所形成的原生硅质沉积物。最初的硅质成分是以硅泥形式存在的, 与白云石沙层共生的硅泥的底辟构造应属于触变流动。碳酸盐沙的地震液化丘(Su et al., 2014)与硅泥的触变丘在地表形态相似, 但从暴露的剖面中可以区别开碳酸盐沉积物的液化底辟(液化丘)与硅泥的触变底辟丘。
2.1.3 泥火山状变形: 穿透上覆层的触变底辟
饱和黏性沉积物向上触变流动, 穿透上覆可液化沉积层至地表, 可以形成席状触变层或形成泥火山状变形; 后者的底辟体一般呈管状、柱状或锥状(图 5)(苏德辰等, 2017)。图 5所示地震记录的形成机制是可液化层(碳酸盐)与硅泥触变火山的复合变形, 触发机制为地震震动。
位于表层的泥质沉积物在地震等剪切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向下的触变流动, 形成触变楔和触变柱。
2.2.1 触变楔
饱和黏性沉积物触变流动向下伏软沉积层的楔状侵位, 称为触变楔(图 6)。
2.2.2 触变柱
触变柱是一种向下伏沙层侵位的柱状变形构造, 与触变楔明显不同。一般来讲, 形成触变柱的原始母源层需较大的厚度, 下伏含水沙层粒径较粗且孔隙度大。强地震的震动促使上部泥层触变并向下伏液化沉积层流动, 与此同时下伏层向上液化底辟。因此, 触变柱是触变与液化底辟组合成的复合变形构造。
Bowman等(2004)报道了哈萨克斯坦依塞克湖晚更新世地震触发触变柱(图 7-a)。Liang 等(2018, 待刊)研究新疆塔什库尔干晚更新世的触变柱(图 7-b), 二者的形态、形成机制与触发机制均相一致。
塔什库尔干晚更新世的触变泥质柱位于公格尔断裂系附近的湖相地层内(图 7-b)(Liang et al., 2018, 待刊), 上覆的泥层厚45~50cm, 柱高约20cm, 直径4~5cm, 可见到5个触变柱, 估算触变柱母源层原始厚度在60cm左右, 触变柱下端的直径普遍增大, 形似象足或倒置的蘑菇, 它们的底界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表明向下触变流动的柱体受到沙层向上液化流动的阻力, 迫使泥柱停止向下侵位, 同时使泥质柱体变粗。泥柱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可将其理解为触变流动终止面。泥质柱周围的沉积物在成岩后已被风化消失, 形成多个穹状或馒头状空洞, 推测是沙层向上液化的底辟体形态。可见触变柱是泥层向下触变流动与沙层向上液化侵位的复合变形构造(图 7-b)。图7-a和图7-b中的触变形态、规模等都有明显的相似性, 说明这种构造的成因具有普遍性。
2.3.1 触变脉与布丁状触变砾岩
夹在软沉积层之间的饱和黏性沉积物在受到地震剪切应力时, 则分别向上覆和下伏的软沉积层侵位, 最常见是以触变脉的方式侵位(图 8), 若较密集的脉侵位分隔另一层自身也发生触变的软沉积层, 则可形成布丁状触变砾岩(图 9)。
2.3.2 触变混插
相邻2个沙层同时发生液化时, 2层液化沙会互相穿插, Rossetti等(2011)称其为液化混插。当相邻2层均为未固结的泥质层且遇到强烈震动而发生触变时, 上下2个泥层均会发生垂向触变流动, 下部的泥层物质以向上触变流动, 上部泥层则以向下流动为主, 这样会出现彼此相互侵位的现象, 称为触变混插(Thixotropic plunged sediment mixtures)。
图 9所示为产于山西吕梁山汉高山组中的饱和软泥触变混插现象。图中的不同颜色的软泥形成环境为元古代时期的裂陷槽。湖相紫红色湖泥夹黄色湖泥的互层, 红色泥层厚2~3cm, 最厚层约15cm; 黄色泥层厚2cm, 最厚者4cm; 二者触变流动, 在垂直于层面方向相互以脉的形式触变侵位, 图 9显示红色泥质脉与黄色泥质脉; 触变脉之间发育布丁状触变砾岩; 记号笔左侧黄色触变泥岩脉还显示触变底辟特征。
华北克拉通在早元古代裂谷活动带基础上, 自西向东发育了3个空间上彼此独立、时间上又有继承关系的裂陷槽(裂谷盆地)(图 10), 即: ①吕梁— 熊耳裂陷槽, 年代为1.8~1.7Ga(Ia); ②太行山— 燕山— 辽西裂陷槽, 年代为1.7~1.3Ga(Ib); ③胶辽裂陷槽(亦称为东缘裂谷), 裂解时间为1.0~0.6Ga(Ⅱ ),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裂谷(Zhai, 2015; 乔秀夫和王彦斌, 2014)(图 11)。其中, 图 9触变混插位于吕梁— 熊耳裂陷槽; 硅岩触变丘(图 4), 硅泥火山(图 5)、触变楔(图 6)及硅岩脉(图 8)分布于北京西山NNE向古沿河城断裂的两翼, 这条断裂系中元古代燕山裂陷槽的轴部断裂的西段(图 10), 正是沿河城断裂在中元古代(16× 108~15× 108a)的频繁活动诱发了附近一系列的地震活动(Su and Sun, et al., 2012), 北京西山元古界中的碳酸盐沙层液化及硅泥的触变都是这条古断裂活动的结果。
文中讨论的触变流动构造均指饱和黏性沉积层受外力触动使自身结构被破坏发生流动及与周围软沉积沙层和砾石层的相互作用产物。依据地层中泥质沉积物的相对位置和触变流动方向(图 2至图 9)对重要的触变流动变形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图 11)。需要强调的是: 图 11不是一个系统分类, 而是依据作者实践初步进行的总结, 有些泥层流动未列入图 11中, 如泥层触变流动向下贯入地裂缝, 它是贯入下伏已固结岩石的裂缝中, 与向下侵位于软沉积层的触变楔不同; 同理, 贯入固结岩层中的板状泥岩墙也未列入图 11中。
地震振动引起的触变流动和液化流动2类变形构造沉积物的性质和生成机理不同, 触动流变是强地震触动饱和黏性沉积物, 使黏性沉积物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流动; 液化流动变形是强地震触动饱和非黏性沉积物, 形成超孔隙水压力, 沉积颗粒间的强度失效而发生泄水。第二, 需要满足的最低地震强度条件不同, 由于饱和黏性沉积物自身有黏聚力, 致使饱和黏性沉积物的结构破坏、继而发生触变流动所需的地震强度较高, 试验与相关的研究表明(田洪水等, 2015a, 2015b), 5.6级Ⅶ 度烈度的强地震可使黏性沉积物发生明显的触变变形, 而使饱和非黏性沉积物发生明显的液化只需5.0级Ⅵ 度烈度的地震强度条件。第三, 与液化变形构造相比, 地震引起的触变流动变形构造比较少见, 一般尺度规模也较小, 如尚未见宽和长达米级的地震触变变形; 而地震产生的液化流动变形构造则十分多见, 既有微细的液化脉, 也可见纵向延伸米级的液化墙(田洪水等, 2016, 2017), 如大盛群中马朗沟组中向上侵位的下部宽0.6m、长达1.2~1.4m的液化砂墙, 官庄群常路组发育向下侵位的长达2.4m的液化砂墙。
饱和黏性沉积物触变流动变形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中重要的一个大类, 它往往与沙等非黏性沉积物的液化流动构造、重力变形构造及水塑性变形构造组成复合变形构造。地震力是饱和黏性沉积物触变流动的主要因素。在过去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积岩研究中往往将泥层的触变流动与砂层液化流动变形相混淆。地质学需要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解释某些地质记录, 胶体化学、土建学科有关饱和泥的触变理论帮助地质学家认识与解释地层中小于0.005mm粒径软沉积物的变形。地质学家比较注意沙层液化模拟实验, 但对泥层的模拟实验关注较少, 是今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积岩研究工作中应加强的方面。
致谢 本文引用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地震与古地震记录》(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