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周期层序形成机制的探索: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二 |
梅冥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
|
|
摘要 将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定义为层序,赋予这种层序以“构造旋回” 的概念;将“不整合面
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 所限定的地层单位定义为“沉积层序”,简称为“层序”,并将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解
释为海平面变化过程。如果将前者作为“构造层序”,则这种层序代表了二级层序,新定义的“沉积层序” 则
属于三级层序。概念的调整和变化意味着层序存在一个级别或序次问题。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平
面变化主要存在两种基本的驱动机制,一种是由于构造运动所造成的“洋盆体积” 的变化,另一种是气候变化
所造成的地球极地冰盖消长而最终产生的海水体积的变化;前者所造成的变化以周期长、速度慢为特征,被简
称为“构造型海平面变化”,后者所产生的变化则以高频率和高速率为特征,被简称为“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根据上述概念,显生宙可识别出两个一级旋回,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6个二级层序(Sloss模型) 或13个二级
层序(Vail模型),显生宙二级层序划分的差别反映了长周期层序形成机制研究的一些重要变化和进展。对长周
期层序形成机制的研究,除了考虑地球本身的构造活动所造成的洋盆体积的变化以外,地质学家们还将一级旋
回与银河年旋回对应、二级旋回与银道面旋回对应、三级旋回与奥尔特星系旋回对应起来进行更大范围的思考
和探索,也为研究长周期层序形成的最终驱动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途径。如果把对Exxon层序地层模式
概念体系不协调的研究而产生的各种层序地层模式作为层序地层学的第1个进展,长周期层序形成机制的研究
则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的第2个进展。包括:(1) 把来自于显生宙的一些重要模型和概念应用到前寒武纪,由
此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内探索一级旋回与超大陆旋回的成因联系; (2)二级旋回与地球水圈和大气圈演变的成因
关联;(3) 进一步总结三级旋回的形成机制。追索这方面的进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年Exxon科学家们将
层序形成机制归因于海平面变化的初衷以及所包含的科学意义,从而有利于今后的深入研究。
|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作者简介: 梅冥相,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沉积学和地层学研究工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