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M].北京:地质出版社, 28-30.
白文吉,甘启高,杨经绥,等. 1986. 江南古陆东南缘蛇绿岩套完整层序剖面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J].岩石矿物学杂志, 5(4):289-299.
陈冠宝,陶正,石永红,等.1994.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J].安徽地质, 4(1-2):2-13.
陈冠宝,陶正,徐树桐,等.1996. 皖南浅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地质学报,70(4):374-381.
陈冠宝,徐树桐,陶正,等.1998. 皖南井潭组变质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现代地质,12(4):548-554.
陈冠宝,徐树桐,石永红.1999. 皖南变质岩区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J].地球科学进展,14(2):140-146.
陈冠宝,尹磊明,徐树桐. 2001.皖南上溪群中的虫牙类和疑源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2(2):105-107.
陈冠宝,徐树桐. 2003.皖南地区几个晋宁期岩体围岩中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意义 [J]. 安徽地质,13(3):165-168.
陈冠宝,杨清和,徐树桐,等. 2006. “江南古陆”东段上溪群变质岩中水母化石的发现 [J].地质通报, 25(8):995-996.
〖JP3〗Coleman R G.1982.鲍佩声译.蛇绿岩 [M].北京:地质出版社, 92-95.〖JP〗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等.2001a.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J]. 古地理学报,3(1):1-14.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等.2001b.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221.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等.2001c.中国南方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3(2):11-22.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等.2001d.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3(4):10-24.
黄汲清.1954.中国主要构造地质单位 [M].北京:地质出版社, 35-37.(此本为黄汲清1945年英文版原著的中译本,译者为曾其休和龚素玉)
刘鸿允.1959.中国古地理图 [M].北京:科学出版社,1-69.
卢衍豪.1979. 中国寒武纪沉积矿产与“生物-环境控制论” [M].北京:地质出版社,17-20.
马荣生,王爱国.1994.皖南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轮廓 [J].安徽地质, 4(1-2):14-22.
马文璞.1992. 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 [M]. 北京:地质出版社,218.
钱逸.1977.华中西南区早寒武世梅树阶的软舌螺及其它化石 [J].古生物学报,16(2):255-278.
吴浩若.2003.赣东北蛇绿岩带相关地质问题的构造古地理分析 [J].古地理学报,5(3):328-342.
徐备.郭令智,施央申.1992.皖浙赣地区元古代地体和多期碰撞造山带 [M].北京:地质出版社, 1-112.
徐树桐,孙枢,李继亮,等.1993. 蓝田构造窗 [J]. 地质科学,28(2):105-116.
周正国,乐昌硕,何科昭,等.1999.赣东北登山群中新发现几丁虫及其意义 [J].科学通报,44(4):434-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