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庠.1987. 中国南部古生代牙形石.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38,图版,35
安太庠,郑昭昌.1990.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牙形石. 北京:科学出版社,1~201,图版,17
安太庠,张放,向维达,等.1983.华北及邻区牙形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223
陈瑞保,张延安.1993.豫西峡河岩群层序及变形特征.河南地质,11(2):104~111
程裕淇等. 1994.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517
邓占球.1987.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珊瑚.古生物学报,26(5):616~624
段金英. 1990.苏北地区奥陶系牙形刺及其色变指标. 微体古生物学报,7(1):19~42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鲍志东.2002a..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4(1):1~12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2b. 中国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4(2):1~11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2c. 中国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4(3):1~10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3a. 中国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5(1):1~11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3b. 中国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5(3):1~11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4a.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6(2):127~139
冯增昭, 彭勇民,金振奎,等. 2004b. 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233
高联达,刘志刚.1988.河南信阳群南湾组微体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地质论评,4(5):421
耿树方,严克明. 1991.论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属同一岩石圈板块.中国区域地质,10(2):97~113
郭进京,张国伟,陆松年,等.1999.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高校地质学报,5(2):148~156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89. 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 1~772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97.河南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299
胡能高,王涛,杨家喜,等. 1995.秦岭造山带内高压榴辉岩变质带与元古宙碰撞作用.中国区域地质,14(2):142~148
金守文.1991.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的存在.中国区域地质,10( 2):135~137
李采一,马国建,陈瑞保,等. 1990.对河南二郎坪群层序及时代的新认识.中国区域地质,9(2):181~185
李晋僧,曹宣铎, 殷鸿福,等. 1994. 秦岭显生宙古海盆地沉积和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1~206
刘印环,王建平,张海清,等. 1991.河南的寒武系和奥陶系. 北京:地质出版社,1~226,图版,28
梅仕龙.1995. 河南内乡晚奥陶世石燕河组牙形石及其地质意义.古生物学报,34(6):674~687
裴放. 1997.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见陈晋镳,武铁山主编.华北区区域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5~153
裴放.1998.东秦岭北部晚古生代海槽与华北陆块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国区域地质,17(4):385~389
裴放.1999.河南禹州与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国区域地质,18(2):132~139
裴放.2001.秦岭域—奥陶纪第三个牙形石动物域的国际对.见:中国地质学会编.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0~17
裴放,蔡淑华. 1987. 河南省奥陶纪牙形石. 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128,图版,14
裴放,张元国,刘长乐.1995.河南东秦岭北部晚古生代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中国区域地质,14(2):112~117
商庆芳,薛松鹤,曹祯.1992.河南省西峡信阳群龟山组化石碎屑的发现及其意义.河南地质,10(1):40~46
王成源,等. 1993.下扬子地区牙形刺. 北京:科学出版社,1~326,图版 , 60
王德有,阎国顺,席运宏.1986. 河南淅川早志留世笔石. 见:北京大学地质系编. 纪念乐森王寻 教授从事地质科学教育工作六十周年论文选集. 北京:地质出版社,77~85
王鸿祯,等. 1985. 中国古地理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143
王鸿祯,杨森楠,刘本培,等.1990.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47
王建平,裴放,林德超. 2000. 南阳市古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与保护. 河南地质,18(4):302~313
王建平,裴放.2002.东秦岭古生代生物区与古地理变迁.地质论评,48(6):603~611
王学仁,华洪,孙勇.1995. 河南西峡湾潭地区二郎坪群微体化石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4):353~358
汪啸风,薛子俭.1986. 豫西南早志留世的笔石群.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2,35~49
熊兴武,陈忆元.1994. 柴达木地块北缘早古生代裂陷槽. 见:王鸿祯等编. 中国古大陆边缘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构造演化. 北京:地质出版社. 114~131
薛子俭.1985. 豫西南早志留世笔石带. 中国区域地质,15辑, 61~65
阎国顺,席运宏,王德有. 1983. 东秦岭南坡上奥陶统的发现及其奥陶系的初步研究. 河南地质,1(1):41~48
阎国顺,王德有,席运宏. 1986. 东秦岭南坡早志留世的三叶虫. 河南地质,4(3):30~45
杨家騄.1988.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3(5):473~480
杨家騄等. 1991.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92,图版,24
姚培毅.1999.青藏高原北部生物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7
殷鸿福等.1988.中国古生物地理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29
游振东,索书田,韩郁菁,等.1991.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26
于芬玲,王志浩. 1986. 陕西陇县上奥陶统背锅山组牙形刺. 微体古生物学报, 3(1):99~106
曾庆銮,刘印环,王建平,等. 1993. 东秦岭南部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腕足动物群演替及生态. 古生物学报,32(3):372~383
张寿广. 1990. 秦岭宽坪杂岩的变形作用与变质作用. 见:刘国惠,张寿广主编. 秦岭—大巴山地质论文集(一)变质地质.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9~98
张思纯,唐尚文. 1983.东秦岭北部早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与板块构造.陕西地质,(2):1~9
张宗清,刘敦一,付国民. 1994. 东秦岭北部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 北京:地质出版社,1~191
赵治信,张桂芝,肖继南. 2000. 新疆古生代地层及牙形石.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40,图版,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