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28
上一期   
癌情监测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特征及2016—2020年趋势分析
李吉, 张茂镕, 杨昭, 文洪梅, 伍福仙, 李云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169-17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1
摘要 ( 33 )   PDF (346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6—2020年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20年昆明市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恶性肿瘤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和地区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应用Joinpoint 5.3.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评价2016—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 2020年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分别是234.27/10万和141.68/10万,中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46.94/10万 vs. 137.33/10万,Z=3.459,P<0.001),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146.37/10万 vs. 134.09/10万,Z=-4.462,P<0.001)。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分别是135.67/10万和73.18/10万,中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91.65/10万 vs. 55.43/10万,Z=19.260,P<0.001),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76.27/10万 vs. 70.00/10万,Z=-3.359,P<0.001)。恶性肿瘤81.39%的新发病例、90.36%的死亡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2016—2020年,昆明市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APC=-3.05%,95% CI:-5.91%~-0.10%,P=0.046)和中标死亡率(APC=-5.47%,95% CI:-8.52%~-2.32%,P=0.012)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2016—2020年昆明市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在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农村地区是昆明市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地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是防治的重点癌种。
基础研究
SNG162通过上调ER-α36表达激活胶质母细胞瘤膜起始的雌激素信号通路
赵恩桐, 关心, 李洪艳, 邱韵婷, 张炳强, 陈梦梦, 邹伟, 屈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177-18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2
摘要 ( 21 )   PDF (770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36(estrogen receptor-alpha36,ER-α36)表达变化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α36和EGFR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和U251中的表达和定位;通过MTT法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低浓度10-10 mol/L的淫羊藿苷同分异构体(Icaritin,SNG162)上调ER-α36对U251细胞增殖及雌激素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ER-α36和EGFR在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膜上共表达;与DMSO(对照组)相比,SNG162处理的U251细胞中ER-α36(P<0.01)和EGFR表达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浓度的SNG162增加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B、cyclin E和CDK4的表达(P<0.01),提高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 低浓度的SNG162通过上调ER-α36的表达,激活雌激素介导的ERK1/2 MAPK、p38 MAPK和EGFR/Src信号通路促进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以及激活膜起始的雌激素信号通路。
下调FKBP4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进展
卢菊萍, 胡军, 邓永明, 廖淑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184-19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3
摘要 ( 27 )   PDF (575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下调FK506结合蛋白4(FK506 binding protein 4,FKBP4)能否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恶性进展。方法 培养NSCLC细胞系A549、H1975、H358和PC-9以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HBE),采用qRT-PCR检测FKBP4在上述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筛选出与HBE细胞相比FKBP4差异表达最显著的NSCLC细胞系。将FKBP4-siRNA和NC-siRNA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根据转染物的不同将细胞分为si-FKBP4组和NC组,采用CCK-8法检测si-FKBP4组和NC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I3K及其下游效应物Akt和mTOR的蛋白总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FKBP4在A549、H1975、H358和PC-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BE细胞系(P<0.05),且在A549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高(P<0.001);下调FKBP4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A549细胞凋亡(P<0.001)。此外,下调FKBP4可以抑制PI3K、Akt和mTOR磷酸化,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结论 下调FKBP4可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NSCLC细胞的凋亡。
临床研究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20种代谢产物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联
苏少飞, 张恩婕, 刘建辉, 高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191-20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4
摘要 ( 25 )   PDF (1135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20种血清代谢产物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联。方法 从MRC-IEU数据库中获取20种血清代谢产物的基因变异作为反映暴露水平的工具变量,卵巢癌患者的基因变异作为反映结局水平的工具变量,卵巢癌数据集ieu-a-1120包含66 450名欧洲女性样本(其中25 509例为卵巢癌),数据集ieu-a-1228包含54 990名欧洲女性样本(其中14 049例为卵巢癌),对二者进行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本研究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并结合简单模式与加权模式等多种分析方法。分析20种代谢产物和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因果效应。采用Cochran′s Q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使用MR-Egger截距检验评估工具变量的水平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评估结果中是否存在对卵巢癌发病具有潜在影响的单核苷酸(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多态性。最后,通过细胞增殖和凋亡实验验证尿苷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结果 尿苷与卵巢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eu-a-1228:P=0.025;ieu-a-1120:P=0.017)。MR-Egger回归分析等方法证实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CCK-8实验证实尿苷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10 mM可显著抑制SKOV3(P<0.001)和A2780(P<0.001)的增殖。流式分析显示尿苷处理卵巢癌细胞24 h后,10 mM浓度对卵巢癌细胞促凋亡效应最强,在SKOV3和A2780细胞中均显著(分别为P<0.05和P<0.001)。结论 尿苷与卵巢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这一发现为深入解析卵巢癌的致病机理及优化临床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中国农村癌症患者抑郁症患病风险横断面研究
侯慧楠, 王凯燕, 王艳旭, 包名家, 滕添羽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01-20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5
摘要 ( 27 )   PDF (84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中国农村共患病调查研究数据(community-based multi-morbidity study in rural China,COMMON)揭示癌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特征,为癌症患者抑郁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癌症和非癌症患者的问卷、体格检查、医保及医院电子病历等数据,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1∶4的比例平衡癌症组和对照组样本间的基线特征,比较癌症与非癌症参与者间、以及不同年龄、性别、收入等亚组的癌症与非癌症参与者间的抑郁患病差异,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癌症对抑郁症患病风险的影响,并在轻至重度抑郁患者中对回归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匹配基线特征后,本研究共纳入癌症组206例,对照组824例,且各基线特征在两组间均达到平衡。在全部个体、女性、60岁以下和低收入家庭(10 000~34 999元/年)的参与者中,癌症组比非癌症组个体有更高的抑郁症患病比例(P<0.05),但是在其他亚组中未发现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是抑郁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癌症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未患癌症参与者的2.38倍(95% CI:1.44~3.89,P<0.001)。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亚组人群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亚组间癌症对抑郁症患病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结论 癌症是抑郁症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因此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心理健康的评估和干预,重视癌症患者抑郁症的筛查并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外,关注高风险人群有助于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基于生物学先验信息和基因调控网络筛选食管癌诊断及预后标志物
王心雨, 张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08-21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6
摘要 ( 29 )   PDF (979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筛选食管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提取并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食管癌转录组测序数据(RNA-seq)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将差异表达基因所富集的KEGG通路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关系作为先验信息,使用先验信息驱动的混合图模型(prior incorporation mixed graphical model,piMGM)构建综合调控网络,提取其中与疾病状态、生存时间和生存结局有关的基因作为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结果 共获得180个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细胞衰老、胃酸分泌、p53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中;通过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确定MT1M、SLC9A4、GPER1、MT1A、CCL20、MDFI为关键基因,与临床变量一起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预后显著不同的高低风险组:食管癌诊断模型的AUC为0.978(95% CI:0.935~0.996),1年、3年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83(95% CI:0.646~0.896)和0.779(95% CI:0.598~0.999),1年、3年无病生存率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87(95% CI:0.646~0.848)和0.762(95% CI:0.575~0.900)。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6个标志物能够有效地预测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和预后,为开发食管癌高效的诊断工具和精准治疗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EGF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含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郭学云, 徐云峰, 储赏奇, 阮福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16-22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7
摘要 ( 26 )   PDF (232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含顺铂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4年2月天长市人民医院和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行CCRT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行EGF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分析病理特征,统计EGF G-61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所有患者均在CCRT治疗4周期时进行效果评价,根据Becker等制定的病理学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CCRT耐受组和CCRT敏感组,比较两组间EGF G-61A位点基因多态性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EGF G-61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CCRT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收治食管癌患者112例,获得106例患者的随访结果。EGF G-61A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106例患者中GG基因型33例,GA型45例,AA型28例;等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G等位基因73例,A等位基因33例。CCRT治疗结果显示,CCRT治疗耐受28例,CCRT治疗敏感78例。EGF G-61A位点GG基因型TNM Ⅳa期、低分化、CCRT耐受比例高于GA、AA基因型,EGF G-61A位点G等位基因TNM Ⅳa期、低分化、CCRT耐受比例高于A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T治疗耐受组TNM Ⅳa期、低分化比例高于CCRT治疗敏感组,EGF G-61A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比例高于CCRT治疗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 Ⅳa期、低分化、EGF G-61A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食管癌CCRT治疗耐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含顺铂CCRT方案治疗敏感性与EGF G-61A基因多态性有关,EGF G-61A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CCRT治疗耐受风险。
铁死亡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风险评分模型在结肠癌预后与免疫特征评估中的应用
李冬生, 李泽昊, 陈永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24-23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8
摘要 ( 32 )   PDF (1820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特征的风险评分模型,评估其对结肠癌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TCGA和GEO数据库获取结肠癌患者的转录组、DNA甲基化及临床数据。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利用ssGSEA计算每位患者的铁死亡评分(ferroptosis score,FS),结合差异甲基化CpG位点与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通过ROC曲线、列线图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性能。利用多种算法分析结肠癌模型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治疗反应及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筛选出49个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用于计算FS。高FS组患者OS显著短于低FS组(P=0.0075)。构建的甲基化风险模型包含关键CpG位点,在TCGA队列,验证队列GSE17536中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的ROC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该模型为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低风险组具有更高的免疫评分以及B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而高风险组中成纤维细胞丰度更高。高风险组患者PD-L1表达上调,免疫表型评分更高。此外,该模型还可预测阿霉素、吉西他滨、紫杉醇等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论 利用铁死亡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特征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可用来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为实现精准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及预后价值分析
姜丽欣, 陈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35-24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9
摘要 ( 27 )   PDF (2270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肺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肺腺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CIBERSORT算法分析免疫浸润细胞的情况;利用Log-rank检验筛选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免疫浸润细胞,并通过“limma”包筛选与OS相关的免疫细胞在高、低水平下的差异基因,利用STRING方法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根据cytoHubba插件中MCC算法的节点分值选择前30个基因,经Kaplan-Meier曲线及Cox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患者OS相关的基因,通过GEPIA2数据库验证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水平单核细胞或高水平嗜酸型粒细胞的患者OS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基于上述免疫浸润细胞的高、低水平分组,共筛选了365个差异基因,并通过构建的PPI网络鉴定出30个关键基因,其中,NEK2HJURP是影响肺腺癌患者OS的关键基因(P<0.05),且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 NEK2HJURP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免疫浸润相关的关键基因,可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综述
植物化学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叶倩妮, 李娟, 王发琳, 刘家仁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45-25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10
摘要 ( 30 )   PDF (81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化学物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有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揭示,肿瘤微环境作为驱动肿瘤恶性进展的关键调控靶标,其与植物化学物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已成为研究焦点。因此,本文将近年来植物化学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武旭, 德乐黑巴特尔, 达林泰, 苏尼特, 刘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51-25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11
摘要 ( 19 )   PDF (94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90%的口腔癌为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OSCC的发生发展较为复杂,受到多因素多水平的影响和调控,目前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能够通过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和功能,从而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lncRNA的异常表达。因此本文对lncRNA在OSCC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非编码RNA调控铁死亡介导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的研究进展
朱磊, 郝丹丹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56-26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12
摘要 ( 18 )   PDF (96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铁死亡是一种由铁离子介导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可通过调控铁死亡通路影响肿瘤耐药进程。本文总结了ncRNAs通过铁死亡调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索拉非尼(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重点阐述微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不同亚型ncRNA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本文有助于深入解析ncRNA通过铁死亡途径介导HCC索拉非尼耐药的关键分子机制,同时为未来探索HCC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乳腺癌放疗抵抗研究现状
吴丹, 王义海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3):  262-26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13
摘要 ( 16 )   PDF (92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放疗(radiotherapy,RT)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放疗抵抗是指肿瘤细胞和组织对放疗的生物效应的抵抗,发生放疗抵抗与乳腺癌复发、转移及预后恶化密切相关。近年来,乳腺癌放疗抵抗已成为放疗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本文旨在综述乳腺癌放疗抵抗的潜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临床实践中实施个性化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