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上一期   
癌情监测
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文小焱, 陈俐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1-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1
摘要 ( 12 )   PDF (7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和总人口数据,分年龄段、性别和主要类型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来评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59.26/10万,较2010年增长了34.33%;标化死亡率为187.08/10万,较2010年增长了7.52%。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DALY率为21.11/1 000,其中YLL率占97.82%,YLD率占2.18%,YLL率高于YLD率(P<0.001),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P<0.001)。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较2010年增长了14.58%,其中30~44岁、60~69岁年龄段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30.96%和25.74%。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其中肺癌、结直肠癌较2010年分别增长33.45%和46.56%,胃癌下降22.81%,食管癌中女性下降18.51%,男性变化不明显;肝癌中女性下降8.15%,男性增长3.45%。2020年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标化DALY率较2010年分别增长37.14%和94.52%。结论 截至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早死是其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重点防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等。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寇帅, 王榆平, 孙小霞, 任娟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7-1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2
摘要 ( 18 )   PDF (251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对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分析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应用Joinpoint 4.8.0.1软件分析1992—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卵巢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 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率(3.67/10万)和死亡率(2.18/10万)比1992年分别升高了61.85%和66.06%。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下降,AAPC分别为-0.10%(95% CI:-0.40%~0.12%,P>0.05)和-0.60%(95% CI:-0.80%~-0.30%,P<0.05)。分年份看,2014—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升高1.58%和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效应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按年龄分布的发病率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5~54岁呈快速升高趋势,55~69岁呈波动性趋势,70岁以后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在15~74岁呈升高趋势,然后75岁以后呈降低趋势。时期效应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风险的时期变化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总体呈下降趋势,以2002—2006年为参考组(RR=1.00),1997—2001年发病风险最高(RR=1.09,95% CI:1.04~1.15);卵巢癌的死亡风险的时期变化RR值呈下降趋势,以2002—2006年为参考组(RR=1.00),1992—1996年死亡风险最高(RR=1.15,95% CI:1.09~1.20)。队列效应结果显示,出生越晚的人,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越低。结论 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趋势和标化死亡率趋势虽然下降,但2014—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升高趋势。时期效应显示,1997—2001年发病风险最高,1992—1996年间的死亡风险较高。队列效应表明,出生较晚的群体面临较低的卵巢癌发病和死亡风险。
基础研究
CXCL8对宫颈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华, 努尔比亚·依比布拉, 路鹏霏, 贾春丽, 裴轩萱, 包永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13-2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3
摘要 ( 17 )   PDF (425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敲低CXCL8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宫颈癌Hela细胞系,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特异性地抑制CXCL8基因的表达。以HitransG P、复感染指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0为最佳转染条件,CCK-8实验筛选嘌呤霉素最佳干预浓度为1.5 μg/mL;按最佳转染条件将LV-CXCL8-RNAi(3靶点)和阴性对照慢病毒转染至Hela细胞中,并设置空白对照组,qRT-PCR实验选定sh-CXCL8-13组慢病毒为后续实验的干预序列及病毒。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h-CXCL8组、紫杉醇组以及sh-CXCL8+紫杉醇组。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评估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CL8、Bcl2、Bax及β-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其余四组相比,sh-CXCL8+紫杉醇组Hela细胞活性及侵袭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sh-CXCL8+紫杉醇组中CXCL8、Bcl2、PIK3CB以及Akt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Bax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h-CXCL8+紫杉醇组中CXCL8、PIK3CB和p-Akt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敲低CXCL8可以降低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来影响Hela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美登木素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顾娜, 谭珵, 王璐瑶, 沈洪昇, 李锡晶, 李新燕, 刘翠翠, 赵秀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21-2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4
摘要 ( 10 )   PDF (1138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美登木素对人甲状腺癌细胞C643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049、0.195、0.781、3.125、12.5、50、200 μmol/L)的美登木素溶液处理C643细胞,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检测美登木素对C64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加药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C643细胞,分为对照组、美登木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美登木素对C64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实验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RB法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0.049、0.195、0.781、3.125、12.5、50、200 μmol/L的美登木素溶液均能抑制C643细胞增殖(P<0.05),且呈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24、48和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4.255、5.193和0.647 μmol/L;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0.1、1、10 μmol/L的美登木素溶液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C643细胞的迁移(P<0.05)和侵袭能力(P<0.01);荧光探针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0.1、1、10 μmol/L的美登木素溶液能浓度依赖性地升高C643细胞内ROS水平(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浓度为0.1、1、10 μmol/L的美登木素溶液能浓度依赖性地升高C643细胞凋亡率(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美登木素浓度的增加,C643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时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0.05)和Beclin-1(P<0.01)的表达水平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 美登木素可以抑制人甲状腺癌C64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可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协同作用。
miRNA-383-5p靶向CIP2A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
李小丽, 曹苏娟, 胡小毛, 邓玉洁, 唐莉婷, 张忠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30-3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5
摘要 ( 10 )   PDF (682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5637、BIU-87、TCCSUP、HT-1376中miR-383-5p表达情况,探讨miR-383-5p靶向CIP2A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膀胱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人膀胱癌细胞5637、BIU-87、TCCSUP、HT-1376和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miR-383-5p的表达情况,选取miR-383-5p表达较低的细胞BIU-87进行后续试验。将BIU-87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miR-383-5p NC组(转染miR-383-5p阴性对照)、miR-383-5p mimic组(转染miR-383-5p模拟物)以及miR-383-5p mimic+pc-CIP2A组(共转染miR-383-5p模拟物和CIP2A过表达质粒pc-CIP2A),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BIU-87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侵袭相关(MMP-2、MMP-9)、CIP2A/PP2A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83-5p与CIP2A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383-5p在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中呈低表达;与空白组相比,miR-383-5p mimic组BIU-87细胞的miR-383-5p水平显著升高(0.91±0.10 vs. 1.67±0.24,P<0.01),CIP2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1.32±0.17 vs. 0.45±0.03,P<0.001),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100.00±4.36)% vs.(32.15±2.65)%、(150.20±12.95)个 vs.(82.35±7.01)个、(77.91±3.63)% vs.(46.12±2.54)%、1.02±0.11 vs. 0.22±0.04、1.03±0.18 vs. 0.21±0.04、1.01±0.14 vs. 0.27±0.05,P<0.001)],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PP2A表达均显著升高[(14.02±2.29)% vs.(38.21±3.20)%、0.81±0.11 vs. 1.78±0.24、0.83±0.12 vs. 1.72±0.24、0.27±0.02 vs. 0.95±0.16,P<0.001];与miR-383-5p mimic组相比,miR-383-5p mimic+pc-CIP2A组BIU-87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32.15±2.65)% vs.(50.18±3.77)%、(82.35±7.01)个 vs.(116.30±13.70)个、(46.12±2.54)% vs.(58.43±3.15)%、0.22±0.04 vs. 0.60±0.08、0.21±0.04 vs. 0.58±0.06、0.27±0.05 vs. 0.64±0.08,P<0.05],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PP2A表达均显著降低[(38.21±3.20)% vs.(23.15±2.74)%、1.78±0.24 vs. 1.25±0.21、1.72±0.24 vs. 1.23±0.18、0.95±0.16 vs. 0.60±0.13,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383-5p与CIP2A存在相应的靶向关系。结论 提高miR-383-5p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细胞凋亡能力,可能是通过靶向调节CIP2A实现的。
临床研究
全身炎症免疫营养评分判断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价值分析
马铭, 王婉莹, 阮玉莉, 刘超, 张艳桥, 马志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39-4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6
摘要 ( 17 )   PDF (850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全身-炎症-免疫-营养评分(systemic-inflammatory-immune-nutrition-score,SIINS)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的20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有预后价值的指标,构建SIINS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SIINS指标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SIINS组和低SIIN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共筛选淋巴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4个指标用于构建SIINS指标,高SIINS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低于低SIINS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SIINS、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线数(P<0.05)可作为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SIINS可以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PD-1抑制剂的预后。
临床应用
QLU-C10D量表在乳腺癌患者中测量属性的验证研究
谷文, 周澜, 贾燕妮, 黄卫东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49-5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7
摘要 ( 9 )   PDF (90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评估QLU-C10D量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测量属性,为该工具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效用测量应用提供证据。方法 自2022年7月开始,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基于中国效用积分体系计算QLU-C10D量表和EQ-5D-5L量表的效用值。通过会聚效度和组间效度对首次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效度评估,并在治疗三个月后再次收集数据以评估QLU-C10D量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反应性。结果 在会聚效度方面,QLU-C10D量表与EQ-5D-5L量表之间理论相关维度的相关性高于无关维度,其中,QLU-C10D量表中的疼痛与EQ-5D-5L量表中的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546),而QLU-C10D量表中的睡眠与EQ-5D-5L量表中的自我照顾相关性最低(r=0.219)。组间效度中,QLU-C10D量表在所有分组(教育水平、居住地址、体检频次、经济压力和ECOG评分)中的相对效度(relative efficiency,RE)均大于1。在反应性方面,QLU-C10D量表能够有效反映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健康状态变化,特别是在角色功能(ES=0.415,SRM=0.645)和肠道问题(ES=0.433,SRM=0.708)维度。结论 QLU-C10D量表具有较好的会聚效度、组间效度和良好的反应性,是一种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效用测量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疾病特异性健康效用测量工具。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NCAPH检测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石长勇, 周紫珍, 周广林, 熊益敏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56-6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8
摘要 ( 11 )   PDF (109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联合染色体凝聚素I复合物H亚单位(non-SMC condensinⅠcomplex subunit H,NCAPH)检测,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就诊的96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记录转运常数(Ktrans)及速率常数(Kep);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NCAPH mRNA表达水平;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病理诊断为乳腺结节患者为良性组,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比较良性组与乳腺癌组之间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及血清NCAPH mRNA的差异,分析Ktrans、Kep、血清NCAPH mRNA及三者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差异,采用Kappa检验法比较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96例乳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31例、乳腺癌患者65例;乳腺癌组Ktrans、Kep及NCAPH mRNA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Ktrans、Kep及NCAPH联合应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AUC为0.944,明显高于Ktrans、Kep单独诊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92%、77.42%;Ktrans、Kep联合NCAPH检出假阳性7例,假阴性2例,Kappa值为0.776(P<0.05),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DCE-MRI定量参数联合NCAPH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明显高于DCE-MRI定量参数、血清NCAPH单独诊断(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及血清NCAPH 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Ktrans、Kep联合血清NCAPH检测诊断早期乳腺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综 述
Mi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张倍宁, 王江业, 马克文, 孙国良, 颜克松, 郑宁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61-6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9
摘要 ( 19 )   PDF (76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短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miRNA通过靶向特定的mRNA序列,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miRNA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之间关联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李才正, 郑婧, 苏巧俐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1):  67-7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10
摘要 ( 14 )   PDF (90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后继续免疫维持治疗1年,但由于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同步化疗,该治疗方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对这些患者而言,放疗和免疫疗法的结合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既能提升疗效,又能确保安全。但由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异质性大,肿瘤负荷各不相同,且大多数患者肿瘤体积较大,故放疗所致的副反应也相应增加,从而使一部分患者无法完成后续的免疫维持治疗。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目前治疗方案是先进行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以缩小肿瘤。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在诱导化疗期间加入同步免疫治疗缩瘤效果更加明显,显示出了较有前景的治疗价值。多项研究表明,循环肿瘤DNA和外周血肿瘤突变负荷已成为多种晚期肿瘤预后和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有望在以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本文就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