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8
上一期   
专题报道
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穆慧娟, 礼彦侠, 马祥, 祝天岑, 那军, 阎涵, 邢立莹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67-27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1
摘要 ( 10 )   PDF (101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走过40年历程。本文系统回顾了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为提升工作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减少漏报、半自动化电子报卡、全部地区数据质量评价反馈。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开展至今已实现全省覆盖,建设国家级肿瘤监测点21个(涵盖47个县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今后将继续探索适合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措施,积极总结肿瘤登记工作先进经验,推动辽宁省肿瘤登记工作的更全面发展。
癌情监测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趋势分析
马东琼, 杨沧江, 朱云芳, 文洪梅, 曹继东, 戴堂艳, 雷国艳, 李冬克, 石青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72-27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2
摘要 ( 13 )   PDF (144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云南省乳腺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纳入国家登记年报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病例、死亡病例和相关人口数据,按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等统计指标;运用Joinpoint 4.8.0.1软件分析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95/10万,中标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分别为18.75/10万和17.31/10万,年龄组发病率在25岁之前维持在较低水平,25~39岁年龄组缓慢上升,40~49岁年龄组迅速升高,50~5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54.99/10万),之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呈下降趋势。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5.89/10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3.93/10万和3.80/10万,年龄组死亡率在2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25岁后随年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升高,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1.63/10万)。城市和农村肿瘤登记地区的中标发病率分别为20.76/10万和18.00/10万,中标死亡率则分别为4.76/10万和3.63/10万(P<0.001)。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世标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为-0.43%(95% CI:-3.71%~2.95%)和-0.09%(95% CI:-3.83%~1.93%),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率由2012年的10.22/10万下降至2020年的5.89/10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PC=-6.21%,95% CI:-8.45%~-3.92%,P<0.05),世标死亡率由2012年的7.37/10万下降至2020年的3.80/10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PC= -6.70%,95% CI:-9.21%~-4.13%,P<0.05)。结论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年龄组死亡率呈波动性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着城乡差异,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2012—2020年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趋势分析
代晓泽, 马玉霞, 李雨婷, 齐笑晴, 祝天岑, 穆慧娟, 刘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78-28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3
摘要 ( 9 )   PDF (16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肿瘤登记系统中城市居民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采用Joinpoint 4.8.0软件分析2014—2020年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结果 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386.02/10万,中标发病率188.18/10万,世标发病率185.56/10万,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3.17%,95% CI:1.73%~4.63%,P=0.002),中标发病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2.15%,95% CI:-4.55%~0.31%,P=0.075)。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274.40/10万,中标死亡率131.07/10万,世标死亡率128.22/10万,同期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37%,95% CI:4.64%~8.14%,P<0.001),中标死亡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0.68%,95% CI:-0.77%~2.17%,P=0.282)。2014—2020年发病率及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发病率为1 890.49/10万,死亡率为1 634.84/10万)。发病率前5位为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胃癌,死亡率前5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结论 2014—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平稳,老年人为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应作为恶性肿瘤防控干预的重点。
2013—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趋势分析
陈丽莉, 白明宇, 赵博, 礼彦侠, 马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84-28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4
摘要 ( 13 )   PDF (111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营口市城市居民2013—2021年肺癌死亡情况,了解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死亡趋势,为更好地制定肺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数据来源于2013—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人口数据来源于营口市公安部门。计算指标有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等,使用Joinpoint 4.7.0.0软件进行死亡趋势分析。结果 2013—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率为74.54/10万,中标死亡率为36.51/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96.09/10万)高于女性(53.77/10万)。2013—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AAPC=-5.01%,t=-4.290,P<0.05)。肺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AAPC=13.85%,t=13.218,P<0.05),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856.58/10万)。结论 2013—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肺癌中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需重点关注老年人群,加强早期筛查、诊断与治疗,以进一步降低肺癌死亡率,提高营口市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趋势分析
付宏晨, 成会荣, 唐娴, 文洪梅, 陈杨, 石青萍, 任思颖, 朱云芳, 伍福仙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88-29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5
摘要 ( 12 )   PDF (165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结直肠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分析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和累积率等指标,计算2012—2020年结直肠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3.19/10万(男性26.74/10万,女性19.45/10万,城市27.33/10万,农村21.87/10万),世标发病率为15.25/10万(男性18.40/10万,女性12.28/10万,城市16.23/10万,农村14.87/10万);死亡率12.55/10万(男性14.30/10万,女性10.72/10万,城市16.70/10万,农村11.23/10万),世标死亡率为7.89/10万(男性9.57/10万,女性6.36/10万,城市9.34/10万,农村7.35/10万)。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在30岁后急剧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结直肠癌年龄别死亡率在40岁后急剧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1.248%,95% CI:-2.404%~-0.079%,P=0.040;APC=-2.890%,95% CI:-4.765%~-0.977%,P=0.009)。结论 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2020年结直肠癌的世标发病率与世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性别、地区和年龄差异,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结直肠癌监测和防治工作。
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祝天岑, 礼彦侠, 任方晗, 代晓泽, 刘洋, 穆慧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294-30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6
摘要 ( 14 )   PDF (178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方法 在辽宁省肿瘤登记系统中选取诊断日期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且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20个肿瘤登记处(共45个县区)户籍居民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与死亡病例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累积率(0~74岁)等指标。结果 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443.0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17.60/10万,世标发病率为208.39/10万。城市地区中标发病率为228.27/10万,高于农村地区的中标发病率(194.82/10万)。女性中标发病率为227.56/10万,高于男性的中标发病率(210.41/10万)。恶性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80~84岁年龄组达峰值(城市地区男性1 848.69/10万,城市地区女性1 230.70/10万,农村地区男性1 769.39/10万,农村地区女性1 052.10/10万)。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癌种分别为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肝癌。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46.64/10万,中标死亡率为99.33/10万,世标死亡率为98.72/10万。农村地区中标死亡率为99.97/10万,略高于城市地区的中标死亡率(98.93/10万)。男性中标死亡率为130.38/10万,高于女性的中标死亡率(71.83/10万)。恶性肿瘤的年龄别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80~84岁年龄组达峰值(男性1 888.70/10万,女性1 059.60/10万)。2021年辽宁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的癌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结论 目前辽宁省恶性肿瘤负担较为严重,应针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的重点癌种,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健康宣教、引导居民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扩大癌症筛查人群覆盖面等,以降低全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风险。
癌症筛查
2019—2023年宁波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高宇萌, 李凯, 刘珊一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01-30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7
摘要 ( 17 )   PDF (82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宁波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为优化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3年宁波市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北仑区、镇海区、奉化区45~74岁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填写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进行便潜血检测,按照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组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对象接受结肠镜检查,分析结直肠癌高风险率、结肠镜检查依从率和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9—2023年共完成结直肠癌风险评估60 268人,评出高风险18 607人,高风险率为30.87%,男性高风险率(54.91%)高于女性(16.24%)(P<0.05)。完成结肠镜检查4 370人,依从率为23.49%,女性依从率(24.60%)高于男性(22.95%)(P<0.05)。检出结直肠癌14例、癌前病变161例及其他良性病变695例,检出率分别为0.32%、3.68%和15.90%,男性癌前病变检出率(4.24%)高于女性(2.61%)(P<0.05)。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高风险率、结直肠癌检出率、癌前病变检出率及其他良性病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肠镜检查依从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建立以男性和高龄人群为重点的“风险评估-结肠镜检查”二级筛查机制,结合移动宣教平台和诊疗绿色通道,提升结直肠癌筛查效果。
基础研究
LINC00511调节miR-150-5p/PHF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赵建刚, 刘义粉, 赵光远, 鲍双振, 刘防震, 尹长恒, 刘洪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06-31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8
摘要 ( 16 )   PDF (1043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LINC00511调节miR-150-5p/聚梳组蛋白家族指蛋白1(PHD family finger protein 1,PHF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24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培养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si-NC组、si-LINC00511组、si-LINC00511+inhibitor NC组、si-LINC00511+miR-150-5p inhibitor组。采用RT-q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SW480细胞的LINC00511、miR-150-5p和PHF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PHF1以及凋亡、EMT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LINC00511与miR-150-5p、miR-150-5p和PHF1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INC00511、PHF1 mRNA表达增高,而miR-150-5p表达降低(P<0.001)。与si-NC组SW480细胞相比,si-LINC00511组SW480细胞的LINC00511表达、细胞增殖(OD450值)、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以及Bcl-2、PHF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iR-150-5p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以及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si-LINC00511+inhibitor NC组SW480细胞相比,si-LINC00511+miR-150-5p inhibitor组的相应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01)。LINC00511靶向负调控miR-150-5p表达,miR-150-5p靶向负调控PHF1表达。结论 敲低LINC00511可能通过促进miR-150-5p的表达,进而抑制PHF1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EMT起到抑制作用,并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临床研究
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及预后的影响
罗丹利, 李福程, 贾斯媛, 窦赫, 巴玉玲, 高天, 李照廷, 肖敏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16-32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09
摘要 ( 16 )   PDF (288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对接受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14年5月—2023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47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脂指标计算基线AIP。根据基线AIP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AIP组和低AIP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按照治疗方案和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不同分层间pCR率的差异。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和DFS的影响因素,分析高、低AIP组间OS和DFS曲线的差异;构建限制性三次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模型,进一步评估基线AIP对生存预后的潜在线性影响。结果 共纳入247例患者,其中高AIP(>-0.044)组123例,低AIP(≤-0.044)组124例。与低AIP组相比,高AIP组患者BMI和保乳手术率较高(P<0.05),其余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IP和p53状态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IP、肿瘤TNM分期和p53状态是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AIP组患者的OS和DFS显著优于高AIP组(P<0.05)。高AIP组与低AIP组p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在各治疗亚组、HR阳性亚组和HR阴性亚组中,高AIP组与低AIP组间pC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CS模型分析显示,AIP与OS存在显著正向线性关联(Plinearity=0.005,Pnonlinearity=0.188);AIP与DFS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Plinearity=0.063,Pnonlinearity=0.135)。结论 基线AIP与OS存在显著正向线性关联;AIP与DFS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AIP升高提示生存预后较差。基线AIP可作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
3D VIBE动态增强和DWI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的价值研究
俞晓玲, 黄红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24-32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0
摘要 ( 14 )   PDF (235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维容积内插体部检查(three-dimensional volume interpolated body examination,3D VIBE)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进行3D VIBE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扫描,分析3D VIBE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比较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相对表现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差异,分析ADC、rADC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2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ⅠA期122例(54.46%),ⅠB期39例(17.41%),Ⅱ期27例(12.05%),ⅢA期25例(11.16%),ⅢB期11例(4.91%);3D VIBE动态增强评估ⅠA、ⅠB、Ⅱ、ⅢA、ⅢB期的灵敏度分别为92.62%、87.18%、85.19%、80.00%和81.82%,特异度分别为96.08%、93.51%、97.96%、98.49%和99.06%,准确率分别为94.20%、92.41%、96.42%、96.42%和98.21%,3D VIBE动态增强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评估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29,P<0.05);不同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ADC、r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Ⅱ、ⅢA、ⅢB期患者ADC、rADC均低于ⅠA期(P<0.05),Ⅱ、ⅢA、ⅢB期患者ADC、rADC均低于ⅠB期,ⅢB期患者ADC、rADC均低于Ⅱ期(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rADC诊断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分期(ⅠA vs. ⅠB~ⅢB、ⅠA~ⅠB vs. Ⅱ-ⅢB、ⅠA~Ⅱ vs. ⅢA~ⅢB、ⅠA~ⅢA vs. ⅢB)的AUC分别为0.878、0.935、0.942、0.974和0.935、0.962、0.954、0.955(P<0.001)。结论 3D VIBE动态增强和DWI在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子宫内膜癌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综述
硫化氢在胃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及研究进展
代风雪, 王振飞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30-33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1
摘要 ( 10 )   PDF (112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其总体疗效仍有限,且常伴随显著的副作用。近年来,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气体,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的发展与治疗中逐渐引起关注。研究表明,硫化氢不仅具有抗肿瘤的潜力,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此外,硫化氢与现有治疗手段的结合使用,可能为胃癌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旨在综述硫化氢在胃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重点探讨其抗肿瘤机制、与传统治疗手段的结合情况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为未来的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GATA4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晓桐, 苗苗, 侯锴炯, 陈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38-34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2
摘要 ( 15 )   PDF (83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ATA结合蛋白(GATA binding protein)是一类家族性转录因子,在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GATA4是GATA家族成员之一,由于GATA4具有调节多种类型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因此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GATA4 在不同类型肿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机制及甲基化修饰对GATA4表达的影响,深入探讨GATA4 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以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展现其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旨在为GATA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探索GATA4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或靶向治疗新策略的潜在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卵巢癌中紫杉醇耐药性研究进展
吴小帆, 李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43-34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3
摘要 ( 9 )   PDF (104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死亡率最高。目前针对卵巢癌的化疗药物主要以铂类和紫杉烷类药物为主。紫杉醇是一种紫杉烷类药物,是使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也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尽管紫杉醇已被广泛用于卵巢癌治疗,但耐药性的产生限制了其临床疗效。本文阐述卵巢癌中紫杉醇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包括联合用药、新靶点探索、新型载体结合等治疗方式,为解决紫杉醇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耐药问题提供依据。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辅助化疗:人群选择、方案优化与循证进展
古丽尼克尔·开赛尔, 赵化荣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48-35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4
摘要 ( 11 )   PDF (82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部位隐匿,通常在诊断时已处于局部晚期,且复发和转移风险较高,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高危患者进一步行辅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然而,患者对指南推荐治疗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且预后改善不明显。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会在根治性治疗后接受辅助化疗。本综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系统分析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辅助化疗的三大核心争议:高危人群甄别、方案优化和特殊人群管理,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旨在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肿瘤治疗电场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曹晶晶, 张弓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53-35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5
摘要 ( 10 )   PDF (82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复发性GBM仍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GBM患者在接受了包括最大安全范围切除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在内的标准治疗后,其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近年研究表明,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TTField)作为新型物理治疗手段,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本文系统阐述TTField在GBM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重点分析其与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并探讨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CDC5L基因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梁晓丹, 国昊楠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4):  358-36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4.016
摘要 ( 15 )   PDF (81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分裂周期5样(cell division cycle 5 like,CDC5L)蛋白是一种由CDC5L基因编码的核蛋白,其表达呈现细胞周期依赖性,在整个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周期过程中,CDC5L的表达及降解受到严格调控,其异常表达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导致细胞染色体的不稳定,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本文以CDC5L结构与功能为切入点,对CDC5L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