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专家库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趋势分析
陈茂森, 文洪梅, 石青萍, 邵英, 唐娴, 任思颖, 陈杨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355-360.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1
摘要
(
87
)
PDF
(1806KB)(
3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云南省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统计分析2020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简称世标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死亡率)等指标。2012—2020年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使用年度变化百分比(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进行评价,采用GM(1,1)模型对2021—2025年宫颈癌粗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进行预测。
结果
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2 426例,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5位,粗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分别为15.83/10万、11.16/10万;宫颈癌死亡例数831例,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6位,粗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5.42/10万、3.52/10万。农村地区世标发病率(11.86/10万)高于城市地区世标发病率(9.11/10万),城市地区世标死亡率(3.63/10万)略高于农村地区世标死亡率(3.48/10万)。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在20岁后迅速上升,55~59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宫颈癌年龄别死亡率在35岁后快速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世标发病率随年度变化呈下降趋势(APC=-7.54%,95%
CI
:-13.19%~-1.53%),趋势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GM(1,1)模型预测显示,2021—2025年云南省宫颈癌粗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将持续下降。
结论
宫颈癌在云南省发病和死亡水平较低,但仍是云南省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云南省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农村女性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文小焱, 陈俐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1
): 1-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1
摘要
(
72
)
PDF
(771KB)(
3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收集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和总人口数据,分年龄段、性别和主要类型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来评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结果
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59.26/10万,较2010年增长了34.33%;标化死亡率为187.08/10万,较2010年增长了7.52%。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DALY率为21.11/1 000,其中YLL率占97.82%,YLD率占2.18%,YLL率高于YLD率(
P
<0.001),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
P
<0.001)。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较2010年增长了14.58%,其中30~44岁、60~69岁年龄段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30.96%和25.74%。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其中肺癌、结直肠癌较2010年分别增长33.45%和46.56%,胃癌下降22.81%,食管癌中女性下降18.51%,男性变化不明显;肝癌中女性下降8.15%,男性增长3.45%。2020年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标化DALY率较2010年分别增长37.14%和94.52%。
结论
截至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早死是其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重点防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TRIM24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庞琬莹, 安静, 刘兆良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402-409.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8
摘要
(
71
)
PDF
(4232KB)(
3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TRIM24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TRIM24表达与预后的关系。使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或T47D后,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4的表达。在TAM敏感细胞MCF7/S0.5和耐药细胞MCF7/TAMR-1中敲除TRIM24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在MCF7细胞中敲除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或使用选择性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拮抗剂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 acetate,UPA)处理后,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4的表达情况。在MCF7中过表达PR后,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4的表达变化。过表达TRIM24后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
结果
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TRIM24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更短(
P
=0.027)。TAM处理能够诱导TRIM24表达升高(
P
<0.001)。敲除TRIM24可以显著抑制耐药细胞MCF7/TAMR-1的增殖(
P
<0.001),而对敏感细胞MCF7/S0.5没有影响。敲除ER或使用PR拮抗剂处理后能够上调TRIM24的表达(
P
<0.01),而过表达PR后能够下调TRIM24的表达。TRIM24可以激活HER2表达(
P
<0.05)。
结论
PR负调控TRIM24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全身炎症免疫营养评分判断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价值分析
马铭, 王婉莹, 阮玉莉, 刘超, 张艳桥, 马志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1
): 39-48.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6
摘要
(
70
)
PDF
(8502KB)(
3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全身-炎症-免疫-营养评分(systemic-inflammatory-immune-nutrition-score,SIINS)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的20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有预后价值的指标,构建SIINS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SIINS指标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SIINS组和低SIIN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
共筛选淋巴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4个指标用于构建SIINS指标,高SIINS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低于低SIINS组(
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SIINS、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线数(
P
<0.05)可作为晚期胃癌免疫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SIINS可以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PD-1抑制剂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RNA甲基化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陈星燕, 李雪, 付强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421-42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11
摘要
(
69
)
PDF
(863KB)(
28
)
可视化
收藏
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虽然对肺癌的风险、发展、免疫控制和治疗选择的理解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人们对肺癌致病机制认知有限,致其靶向治疗策略尚显不足。近年来,R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调控RNA甲基化的相关蛋白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RNA甲基化与肺癌中癌基因表达、糖酵解和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之间的关系,但尚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将从RNA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入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RNA甲基化与肺癌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并讨论其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李群, 石汉平, 杨柳青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417-420.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10
摘要
(
67
)
PDF
(991KB)(
28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利用异常、消耗增加以及需求升高是导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会导致抗肿瘤治疗耐受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结局。因此,规范的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应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并贯穿肿瘤患者生命全周期。本文就营养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与时程、治疗目标、五阶梯治疗方法、肿瘤患者的能量与蛋白质需求、肿瘤特异性营养配方特点以及营养治疗有效性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云南省2020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趋势分析
王梅仙, 郑克勤, 余秋丽, 文洪梅, 杨沧江, 任思颖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361-36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2
摘要
(
64
)
PDF
(1557KB)(
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20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变化趋势,为云南省食管癌的防治策略提供数据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2020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分析,按性别、年龄别计算2020年云南省食管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云南省2012—2020年食管癌年度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结果
云南省2020年食管癌粗发病率5.84/10万,其中男性10.19/10万,女性1.28/10万,中标发病率3.85/10万,世标发病率3.88/10万,食管癌发病率在4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快速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食管癌粗死亡率5.08/10万,其中男性9.02/10万,女性0.95/10万,中标死亡率3.31/10万,世标死亡率3.35/10万,食管癌死亡率在5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50岁之后死亡率迅速增长,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所有年龄段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12—2020年食管癌粗发病率(APC=8.14%,
P
<0.05)、世标发病率(APC=7.65%,
P
<0.05)、粗死亡率(APC=8.99%,
P
<0.05)、世标死亡率(APC=9.20%,
P
<0.05)均呈上升趋势。
结论
云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是影响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将男性和老年人作为云南省食管癌日常干预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1990—2021年中国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疾病负担分析
王心雨, 蔡思雨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2
): 73-79.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2.001
摘要
(
63
)
PDF
(6071KB)(
2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990—2021年中国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的疾病负担趋势,为该群体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分析中国(不含中国台湾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的疾病负担,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DALY由早死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两部分组成。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综合评价1990—2021年中国儿童白血病疾病负担各指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21年中国0~19岁人群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7.33/10万、51.46/10万、1.72/10万和142.14/10万;其中,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高于女性;0-岁群体的各项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高于其他白血病分型。1990—2021年,0~19岁人群的白血病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未呈现明显增长或下降趋势(AAPC=-0.32%,95%
CI
:-0.66%~0.02%);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AAPC=3.05%,95%
CI
:2.68%~3.42%);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呈下降趋势(AAPC=-4.27%,95%
CI
:-4.53%~-4.01%;AAPC=-4.30%,95%
CI
:-4.56%~-4.05%)。
结论
1990—2021年,中国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的患病负担在增加,死亡负担在减少,总的DALY负担在下降。该群体的白血病负担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分型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特征及2016—2020年趋势分析
李吉, 张茂镕, 杨昭, 文洪梅, 伍福仙, 李云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3
): 169-17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3.001
摘要
(
62
)
PDF
(3468KB)(
4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6—2020年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20年昆明市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恶性肿瘤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和地区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应用Joinpoint 5.3.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评价2016—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
结果
2020年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分别是234.27/10万和141.68/10万,中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46.94/10万
vs.
137.33/10万,
Z
=3.459,
P
<0.001),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146.37/10万
vs.
134.09/10万,
Z
=-4.462,
P
<0.001)。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分别是135.67/10万和73.18/10万,中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91.65/10万
vs.
55.43/10万,
Z
=19.260,
P
<0.001),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76.27/10万
vs.
70.00/10万,
Z
=-3.359,
P
<0.001)。恶性肿瘤81.39%的新发病例、90.36%的死亡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昆明市肿瘤登记地区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2016—2020年,昆明市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APC=-3.05%,95%
CI
:-5.91%~-0.10%,
P
=0.046)和中标死亡率(APC=-5.47%,95%
CI
:-8.52%~-2.32%,
P
=0.012)均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2016—2020年昆明市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在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农村地区是昆明市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地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是防治的重点癌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circ_0008043通过miR-198/SLC2A1轴促进肝癌糖酵解及肝癌发展
张康军, 方泰石, 岑福兰, 闫旭, 陈琦军, 马楠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388-401.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7
摘要
(
61
)
PDF
(30998KB)(
2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circ_0008043调控肝癌细胞糖酵解的机制。
方法
采用qPCR检测临床样本和肝癌细胞系中circ_0008043、miR-198和SLC2A1的表达,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0008043与miR-198及miR-198与SLC2A1的靶向结合;通过向肝癌细胞系转染sh-circ_0008043/sh-NC、miR-198 inhibitor/miR-198 inhibitor-NC、miR-198 mimic/mimic NC或pcDNA3.1-SLC2A1/pcDNA3.1-NC检测circ_0008043、miR-198和SLC2A1对肝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circ_0008043对肝癌肿瘤生长的影响。
结果
circ_0008043在肝癌组织与细胞系中均高表达(
P
<0.01),沉默circ_0008043可抑制肝癌细胞糖酵解;miR-198在肝癌组织与细胞系中表达降低(
P
<0.001)且与circ_0008043表达呈负相关(
r
=-0.550,
P
<0.001),沉默circ_0008043对糖酵解造成的抑制可通过抑制miR-198的表达被部分恢复;SLC2A1在肝癌组织与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高(
P
<0.001),过表达SLC2A1可逆转由过表达miR-198对肝癌细胞糖酵解产生的抑制作用。裸鼠移植瘤实验表明,沉默circ_0008043可抑制肝癌肿瘤的生长(
P
<0.001)。
结论
circ_0008043通过miR-198/SLC2A1轴促进肝癌细胞糖酵解及肝癌的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BTg-3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小斌, 王军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410-41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9
摘要
(
60
)
PDF
(6942KB)(
1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B细胞转位基因3(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 3,BTg-3)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Western blot测定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和HepG2以及正常肝细胞LO2细胞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空载体组(V组)、BTg-3过表达组(BTg-3组)和BTg-3过表达+LICL组(BTg-3+LICL组),N组HepG2细胞不转染,V组HepG2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BTg-3组HepG2细胞转染过表达BTg-3载体pcDNA3.1-BTg-3,BTg-3过表达+LICL组转染过表达BTg-3载体pcDNA3.1-BTg-3同时给予10 nmol/L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处理。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存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Akt、磷酸化Akt(p-Akt)、p-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神经型钙粘蛋白(N-cadherin)和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人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HepG2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肝细胞LO2(
P
<0.001)。与N组和V组比较,BTg-3组和BTg-3+LICL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率降低(
P
<0.05),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降低(
P
<0.05),p-Akt、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P
<0.05),BTg-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P
<0.05);与BTg-3组比较,BTg-3+LICL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率升高(
P
<0.05),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升高(
P
<0.05),p-Akt、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P
<0.05),BTg-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P
<0.05);N组和V组HepG2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BTg-3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BTg-3可能通过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趋势分析
柴莉莉, 李伟伟, 董建梅, 秦绪成, 张伟伟, 相璐, 仲玮, 王威, 马昭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2
): 80-85.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2.002
摘要
(
60
)
PDF
(2503KB)(
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2008—2019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
方法
将连云港市所有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数据汇总整理并质控达标,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0~74岁累计率、35~64岁截缩率和顺位等指标。使用Joinpoint 4.7.0.0软件分析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
结果
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率为25.9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95/10万,世标发病率为17.91/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第3位。死亡率为20.55/10万,中标死亡率为13.86/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71/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谱第3位。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相同,呈下降趋势,中标发病率的AAPC为-6.19%(95%
CI
:-7.08%~-5.30%,
P
<0.001),中标死亡率的AAPC为-4.03%(95%
CI
:-5.81%~-2.22%,
P
<0.001),分性别、城乡食管癌的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P
<0.05),其中城市女性食管癌的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平均每年分别下降-7.99%(95%
CI
:-10.86%~-5.03%,
P
<0.001)和-9.19%(95%
CI
:-12.35%~-5.93%,
P
<0.001)。
结论
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地区和男性群体是食管癌的重点防控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寇帅, 王榆平, 孙小霞, 任娟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1
): 7-12.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2
摘要
(
59
)
PDF
(2511KB)(
2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对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和死亡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分析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应用Joinpoint 4.8.0.1软件分析1992—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卵巢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变化的影响。
结果
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率(3.67/10万)和死亡率(2.18/10万)比1992年分别升高了61.85%和66.06%。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下降,AAPC分别为-0.10%(95%
CI
:-0.40%~0.12%,
P
>0.05)和-0.60%(95%
CI
:-0.80%~-0.30%,
P
<0.05)。分年份看,2014—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升高1.58%和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年龄效应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按年龄分布的发病率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5~54岁呈快速升高趋势,55~69岁呈波动性趋势,70岁以后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在15~74岁呈升高趋势,然后75岁以后呈降低趋势。时期效应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发病风险的时期变化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总体呈下降趋势,以2002—2006年为参考组(
RR
=1.00),1997—2001年发病风险最高(
RR
=1.09,95%
CI
:1.04~1.15);卵巢癌的死亡风险的时期变化
RR
值呈下降趋势,以2002—2006年为参考组(
RR
=1.00),1992—1996年死亡风险最高(
RR
=1.15,95%
CI
:1.09~1.20)。队列效应结果显示,出生越晚的人,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越低。
结论
1992—2021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趋势和标化死亡率趋势虽然下降,但2014—2021年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有升高趋势。时期效应显示,1997—2001年发病风险最高,1992—1996年间的死亡风险较高。队列效应表明,出生较晚的群体面临较低的卵巢癌发病和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IL-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杨闽叶, 鲜童丞, 刘景建, 别俊, 王杰, 罗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5
): 323-329.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5.007
摘要
(
59
)
PDF
(5455KB)(
1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两组组织中IL-23蛋白及mRNA表达,比较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L-2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IL-2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IL-23蛋白主要在乳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中表达。乳腺癌组织中IL-2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
P
<0.001),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分期、临床分期及Ki-67均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
P
<0.05),与乳腺癌神经脉管浸润、年龄、HER-2表达无关(
P
>0.05)。
结论
IL-23可能参与乳腺癌的进展过程,其表达和ER、PR、Ki-67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提示其表达可能和预后有关,但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纳米粒子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王帅, 黎其庆, 李瑞, 许铁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2
): 151-15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2.011
摘要
(
58
)
PDF
(797KB)(
9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综述了纳米粒子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涵盖了乳腺癌成像、药物递送、基因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多个方面,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Mi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张倍宁, 王江业, 马克文, 孙国良, 颜克松, 郑宁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1
): 61-6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9
摘要
(
55
)
PDF
(767KB)(
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短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miRNA通过靶向特定的mRNA序列,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miRNA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之间关联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趋势分析
孔虹倩, 董娟, 文洪梅, 邵英, 成会荣, 余秋丽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6
): 372-376.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6.004
摘要
(
54
)
PDF
(1463KB)(
1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20年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2—2020年其变化趋势,为云南省胃癌防治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2—2020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胃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数据经过质控,2020年共纳入全省89个监测点。使用Excel 2016和SPSS 18.0软件计算2020年云南省胃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截缩率、0~74累积率等指标;使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2012—2020年胃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95%
CI
,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结果
2020年云南省胃癌粗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分别为11.59/10万和7.60/10万,男性(14.90/10万和10.25/10万)均高于女性(8.10/10万和5.04/10万);2020年全省胃癌粗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9.06/10万和5.82/10万,男性(11.51/10万和7.89/10万)均高于女性(6.48/10万和3.82/10万)。全省胃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顶峰(64.12/10万和72.67/10万)。2012—2020年全省胃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的APC分别为-0.35%和0.22%,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2020年云南省胃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2012—2020年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变化趋势平缓,在云南省男性及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是胃癌防控的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纳米医学介导的铜死亡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王锐, 马得原, 贾王强, 关泉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2
): 144-150.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2.010
摘要
(
54
)
PDF
(821KB)(
19
)
可视化
收藏
近10年来,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特征,容易对综合治疗方案产生耐药性。铜死亡作为一种由铜介导的新发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纳米医学的进步,以铜为代表的金属药物可通过纳米材料的特异性递送系统定向输送铜离子至肿瘤部位。这些金属药物通过诱导过量铜负荷、调节肿瘤微环境以及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因此,在乳腺癌治疗中,铜基纳米药物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本文对铜死亡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纳米医学介导的铜死亡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2020年云南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陈茂森, 陈杨, 石青萍, 邵英, 唐娴, 任思颖, 文洪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4, 38 (
5
): 283-288.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4.05.001
摘要
(
53
)
PDF
(1531KB)(
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年云南省恶性肿瘤流行现状,为云南省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云南省129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经审核,最终有89个县(市、区)的数据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并纳入本次分析。其中城市地区16个,覆盖人口7 593 622人(占24.16%),农村地区73个,覆盖人口23 838 542人(占75.84%),统计分析恶性肿瘤发病例数、死亡例数、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率、0~74岁累积死亡率、发病和死亡顺位等指标。
结果
2020年云南省89个肿瘤登记地区报告恶性肿瘤新发66 719例,粗发病率为212.2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0.33/10万;报告恶性肿瘤死亡例数为39 251例,粗死亡率为124.88/10万,中标死亡率为82.45/10万。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的特征。按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排序,粗发病率最高的前5位癌症分别是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甲状腺癌,粗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
结论
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仍是云南省防控的重点癌症,甲状腺癌发病水平升高,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均存在明显的城乡和性别差异,应针对云南省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开展相应防癌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CXCL8对宫颈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华, 努尔比亚·依比布拉, 路鹏霏, 贾春丽, 裴轩萱, 包永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 39 (
1
): 13-20. doi:
10.11904/j.issn.1002-3070.2025.01.003
摘要
(
53
)
PDF
(4256KB)(
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敲低CXCL8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宫颈癌Hela细胞系,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特异性地抑制CXCL8基因的表达。以HitransG P、复感染指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0为最佳转染条件,CCK-8实验筛选嘌呤霉素最佳干预浓度为1.5 μg/mL;按最佳转染条件将LV-CXCL8-RNAi(3靶点)和阴性对照慢病毒转染至Hela细胞中,并设置空白对照组,qRT-PCR实验选定sh-CXCL8-13组慢病毒为后续实验的干预序列及病毒。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h-CXCL8组、紫杉醇组以及sh-CXCL8+紫杉醇组。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评估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CL8、Bcl2、Bax及β-actin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其余四组相比,sh-CXCL8+紫杉醇组Hela细胞活性及侵袭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qRT-PCR结果显示,sh-CXCL8+紫杉醇组中CXCL8、Bcl2、PIK3CB以及Akt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Bax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h-CXCL8+紫杉醇组中CXCL8、PIK3CB和p-Akt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
P
<0.05)。
结论
敲低CXCL8可以降低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来影响Hela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双月刊,1987年创刊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辑:《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主编:邰升
常务副主编:郑桐森
编辑部主任:宋冰冰
出版:《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发行:
国内:哈尔滨市邮局总发行
邮发代号:14-159
国外:中国 图书贸易总公司
邮发代号 BM5578
广告:《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2301030000061
ISSN 1002-3070
CN 23-121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