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简则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道德伦理声明 |  编辑部 |  English Version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沉痛悼念主编冯增昭教授
· 致读者与作者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ipad 移动阅读平台 New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按卷期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全年目录
 · 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友 情 链 接
《石油科学》
石大期刊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学报》
《中国地质》
《China Geology》
《地球化学(英文版)》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地理学报
2011年 13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1-06-01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253 旷红伟, 柳永清, 彭楠, 刘燕学, 李家华
再论臼齿碳酸盐岩成因*
臼齿(Molar Tooth,简称MT)碳酸盐岩是产于元古代、并具有特殊全球性意义的碳酸盐岩类型之一。MT特有的微亮晶结构、严格的时空分布范围以及百余年来众多的成因解释,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其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作者近10余年成果积累及新近对MT微观组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若干新认识。MT是由原始晶核及同沉积期增生、加大而形成的微晶集合体;元古代时期属于还原或弱氧化环境,具有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浅海海底碳酸盐灰泥固结缓慢;这些灰泥中丰富的有机质不断分解产生气体,封闭体系中的气体浓度持续增高、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灰泥中裂隙形成;裂隙形成或可借助其他外力作用,并不断扩大或变形、甚至被破坏;在有机质的催化作用下,裂隙内隙间水中迅速析出CaCO3,形成初始晶核;晶核进一步增生加大并组合成微晶集合体(MT),发生石化作用,充填于原始裂隙中;元古代古海洋的物理、化学条件是MT形成的背景,也提供着沉积物的来源和动力条件,控制着MT的时空发育与分布。
2011 Vol. 13 (3): 253-261 [摘要] ( 2723 ) [HTML 0KB] [PDF 3743KB] ( 882 )
262 李先平, 于兴河, 李胜利, 张锐锋, 田建章, 邹敏, 李瑞军, 刘 玮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沉积相特征*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时期处于填平补齐阶段,地层厚度变化大,在200~1200 m之间, 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勘探工作。为此,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测井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盆地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共识别出3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采用岩性、电性、地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再现了沙一段4个沉积亚段的沉积相展布规律:辫状河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深泽—刘村低凸起、深南背斜以及宁晋凸起东北部,具有早期“大前缘小平原”、晚期“大平原小前缘”的沉积特征;衡水断层下降盘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白宋庄洼漕和榆科背斜一带分布滩坝。
2011 Vol. 13 (3): 262-270 [摘要] ( 2278 ) [HTML 0KB] [PDF 6658KB] ( 889 )
279 申银民, 贾进华, 齐英敏, 孙雄伟, 周波, 马德波, 高力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沉积相与哈得逊油田的发现*
哈得逊油田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整装油田之一,储量规模超过亿吨。在其发现过程中,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及其相变规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侵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砂(砾)岩,主体为滨岸海滩相砂体,在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从古地貌低部位向高部位持续超覆变薄,以陆源碎屑滨岸—浅海相沉积为主。在靠近古海岸线附近,以滨岸海滩相的临滨—前滨夹后滨沉积为主,向盆地方向逐渐过渡为远滨的泥岩和台地碳酸盐岩。砂体发育主要受古地貌、海平面变化、物源等共同控制,沉积厚度在缓坡处减薄,在陡坡处增厚,遇孤岛或隆起减薄或尖灭。在海侵早期,东河砂岩分布在轮南隆起以西,砂体分布广、厚度大,南北向展布;在海侵早中期,砂体沿古海岸线近东西向呈带状展布。在海侵中期至晚期,古高地被分割为多个岛屿,向海方向为碳酸盐岩台地。东河砂岩这种纵横向的沉积相变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
2011 Vol. 13 (3): 279-286 [摘要] ( 4726 ) [HTML 0KB] [PDF 1039KB] ( 547 )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271 余烨, 张昌民, 张尚锋, 施和生, 杜家元, 朱 锐
应用岩性统计方法判别沉积相*——以珠江口盆地三角洲沉积为例
传统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对于相同的沉积构造、曲线形态及地震反射特征,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岩性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并且能通过精密的仪器准确获得,因此,利用岩性数据进行沉积相判别,可以避免沉积相分析过程中人为认识相标志不同造成的差异。作者以珠江口盆地三角洲沉积的岩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能够反映沉积速率、沉积物供给量及沉积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岩性地层的厚度和层数的统计,选取单层厚度、地层厚度比、出现频率及层数比等统计参数,以交汇图、岩性百分含量三角图及箱线图为依托,最终建立各沉积亚相的定量判别标准。通过检验,其准确率在75%左右,可见该方法基本可行,为沉积相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2011 Vol. 13 (3): 271-277 [摘要] ( 1873 ) [HTML 0KB] [PDF 982KB] ( 491 )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287 周园军, 王张华, 李晓, 谢建磊, 何中发, 赵宝成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晚新生代特征孢粉分布及其对沉积地貌演变的意义*
在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5个钻遇基岩的晚新生代钻孔的地层、岩性、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岩心剖面中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和外来植物桫椤孢子化石的分布特征,阐述该区新近纪晚期以来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过程,从而为长江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显示,新近纪沉积物为粗细混杂的洪积扇相,缺乏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反映了此时研究区古地势东西高差显著,沉积物具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早更新世古地势高差明显减小,沉降中心西移,但沉积物仍然粗细混杂,湿生、水生植物花粉少见,反映该区具山间盆地较封闭的区域性小流域特征;中更新世沉积物粒度普遍较细,蕨类孢子含量增多,湿生、水生植物花粉普遍出现,并零星出现桫椤孢子,反映研究区具开放、平坦的冲积平原特征;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中湿生、水生植物花粉丰富,蕨类孢子含量显著增多,桫椤孢子普遍出现,表明研究区古海拔高度进一步下降,已演变为滨海—河口沉积环境。上述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过程显示,研究区新近纪和早更新世古地势较高,沉积物物源以本地为主,直到中更新世以来才成为能够接受外来物源的低地,这是利用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物源分析和长江演化研究时必需要注意的。
2011 Vol. 13 (3): 287-297 [摘要] ( 1928 ) [HTML 0KB] [PDF 1202KB] ( 709 )
299 纵瑞文, 刘琦, 龚一鸣
湖北武汉下志留统坟头组化石组合及沉积环境*
文中报道了在武汉市铁箕山新发现的下志留统坟头组剖面。该剖面所在位置交通方便,出露较好,化石丰富,发现有三叶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喙壳类、海百合、锥石、海星、鱼类及遗迹化石等,初步鉴定出13属17种。根据该剖面中的化石组合面貌及与邻区的对比认为,武汉地区坟头组的时代应为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通过对该剖面化石组合特征、遗迹化石及其他相标志的分析,确定其下部为高能前滨环境,中上部为近滨和远滨环境。本剖面和相关化石材料及相标志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武汉地区下志留统的生物面貌,并且为跨区域之间的地层和古环境对比提供了新资料。最后,作者建议取消武汉地区锅顶山组这一地层单位。
2011 Vol. 13 (3): 299-308 [摘要] ( 2711 ) [HTML 0KB] [PDF 12599KB] ( 869 )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309 鲜本忠, 吴采西, 佘源琦
山东东营车镇凹陷古近系流体异常高压及其对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的影响*
受流体异常高压影响而发育的异常孔隙(砂)砾岩储集层成为深层油气储集层和油气勘探研究的热点之一。测井、钻井及试油结果揭示,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广泛存在流体异常高压,且与(砂)砾岩储集层含油性及产能具有密切关系。在试油地层压力实测数据标定下,利用测井资料等效深度法对古近系沙河街组分层系、分地区进行了地层压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x3)地层压力异常程度最大,剩余地层压力达15~30 MPa。重点钻井中(砂)砾岩储集层孔隙度与对应层段剩余地层压力统计分析表明,地层压力在5 MPa以上时开始对孔隙度产生影响,每增加5 MPa孔隙度大约增大2%,据此推测Esx3由于异常高压的存在,(砂)砾岩储集层孔隙度可增加4%~10%。结合微观储集层特征和测井资料的孔隙度解释结果,分析导致该区深层储集层储集性能得以改善的原因包括:(1)异常高压有利于原生孔隙及早期次生孔隙的保存;(2)超压环境有利于酸性地层水进入储集层形成溶蚀孔隙;(3)流体异常高压有利于微裂缝的产生,增强孔隙间连通性和渗流能力。
2011 Vol. 13 (3): 309-316 [摘要] ( 2275 ) [HTML 0KB] [PDF 5287KB] ( 708 )
317 徐晓燕, 邵龙义, 张发德, 黄曼, 鞠琪, 文怀军, 王文龙, 鲁静
青海木里煤田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利用钻孔岩心数据,对青海北部木里煤田外力哈达矿区侏罗纪湖盆相陆源碎屑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聚煤作用的研究。研究区侏罗系共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在每个层序中,低位体系域由河道相或分流河道相灰白色粗砂岩、细砂岩组成,湖侵体系域由泛滥盆地相或分流间湾相砂质泥岩组成,高位体系域由湖泊相或分流间湾沼泽相泥岩和碳质泥岩组成。厚煤层主要形成于层序S1的湖侵体系域中期,高位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基本没有煤层发育。这主要是在湖侵体系域中期,由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因此,在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环境易形成较厚的煤层。
2011 Vol. 13 (3): 317-324 [摘要] ( 1968 ) [HTML 0KB] [PDF 774KB] ( 550 )
325 李少华 卢文涛
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以河流相储集层为例*
介绍了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基本原理及方法。与传统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相比,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有效地将与沉积过程有关的地质信息以及一些先验的地质知识整合到模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储集层构型要素(如河道砂体、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如改道、侧向迁移)。在井数据的条件化方面,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条件化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同时保留了沉积体的复杂几何形态和相互联系。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研究,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能够更精确地表征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最后,分析了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河道中线的生成问题、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刻画问题以及井数据条件化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1 Vol. 13 (3): 325-333 [摘要] ( 2196 ) [HTML 0KB] [PDF 676KB] ( 616 )
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
334 郭建卿, 成鑫荣, 陈荣华
北极冰盖形成对东西太平洋及边缘海古海洋学演化的影响*
上新世最重要的古气候事件就是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张(3.2—2.5Ma)。根据北极冰盖的形成过程,文中将上新世—早更新世(4.5—1.6Ma)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DP807A孔2个浮游有孔虫属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δ18O(氧同位素)、δ13C(碳同位素)记录数据细分为3个阶段:形成前(4.5—3.2Ma)、形成中(3.2—2.5Ma)和形成后(2.5—1.6Ma)。研究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形成以来,G.ruber和P.obliquiloculata的 δ18O值均呈增大趋势;北极冰盖形成中,G.ruber 的δ18O值基本不变,P.obliquiloculata的 δ18O值略增大,反映出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水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更甚;Δδ18OP-GG.ruberP.obliquiloculataδ18O 的差值)反映出温跃层无明显变化,受北极冰盖形成影响微弱。根据用Ma/Ca值得到的ODP806站SST值(Wara et al.,2005)以及用UK′37得到的东太平洋ODP847站SST值数据(Herbert and Laura,2010),对北极冰盖形成以来东西太平洋古海洋学演化进行比较发现:冰盖形成以来东西赤道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均有所下降,且东太平洋降温幅度更大;对比同时期的西太平洋ODP807A孔Δδ18OP-G与东太平洋ODP847站Δδ18OT-S的变化趋势,发现东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表明受北极冰盖形成和扩张的影响,东西太平洋温跃层深度梯度增大。对比ODP807A孔与南海南部1143站、南海北部1148站G.ruber的 δ18O 和δ13C记录,揭示西太平洋边缘海如南海北部和南部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北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水平受冰盖形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2011 Vol. 13 (3): 334-346 [摘要] ( 2014 ) [HTML 0KB] [PDF 996KB] ( 653 )
347 李牛 胡超涌 马仲武 颜佳新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初探*
对四川广元上寺上二叠统剖面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Al/Ti值评估古生产力,而利用Mo、U、V、Cr、V/Cr和V/(V+Ni)来评估沉积环境,进而探讨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积累与海洋初级生产力、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大隆组中部,TOC、过剩铝、Cu、Ni和Cd出现高值(TOC平均值为5.82%),具备优质烃源岩特征。对该段地层的生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U、V、Cr丰度高,V/Cr>4.25和V/(V+Ni)>0.7指示长期的厌氧沉积环境;而此时Al/Ti则指示只有中等的古生产力。低的沉积速率可能是有机质浓缩的主要原因。与上地壳平均页岩相比,大隆组中部明显富集Cd、P、Mo、U、Cu、Ni、V和Zn,亏损Co和Mn,显示出与现代上升流发育区近似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烃源岩层发育于上升流盛行的地区。
2011 Vol. 13 (3): 347-354 [摘要] ( 2144 ) [HTML 0KB] [PDF 773KB] ( 629 )
355 李玲, 郑洪波, 赵良, 周斌, 贾军涛, 何梦颖
中新世以来长江下游和黄土高原地区黏土矿物的时空变化及古气候意义*
为了认识中新世以来长江、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时空变化及古气候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了中新世以来长江下游河湖相沉积物、黄土高原红黏土和黄土-古土壤的黏土矿物组成。结果表明:中新世以来长江下游、黄土高原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成都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各地质时期长江下游和黄土高原不同剖面沉积物由不同的黏土矿物组成;各连续沉积剖面黏土矿物均存在伊利石含量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反映中新世以来这两个地区气候逐渐变冷。研究表明,伊利石/高岭石值、 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值可作为反映气候暖湿—干冷演化的矿物学标志。
2011 Vol. 13 (3): 355-362 [摘要] ( 2685 ) [HTML 0KB] [PDF 662KB] ( 727 )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