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简则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道德伦理声明 |  编辑部 |  English Version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沉痛悼念主编冯增昭教授
· 致读者与作者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ipad 移动阅读平台 New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按卷期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全年目录
 · 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友 情 链 接
《石油科学》
石大期刊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学报》
《中国地质》
《China Geology》
《地球化学(英文版)》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地理学报
2010年 12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0-10-01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497 何幼斌 罗进雄
中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

中上扬子地区上二叠统长兴阶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次为碎屑岩和硅岩,还有少量煤和火
山碎屑岩;其岩相可归纳为碎屑岩型、碎屑岩—石灰岩型、石灰岩型、石灰岩—硅岩型、硅岩—碎屑岩型等5
种类型;其生物化石具4个基本生态类型,可划分为5种化石组合。以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以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为方法论,选取了厚度、海相岩含量、浅水碳酸盐岩含量、具灰泥基质的生屑含量、具亮晶
胶结的生屑含量、生物礁的分布、薄层硅岩含量和深水沉积岩含量等单因素,对中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
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编制出了单因素图件8幅,岩相古地理图1幅。研究表明,长兴期岩相古地理格局规律
明显,自西向东依次出现剥蚀区、冲积平原、碎屑岩台地、碳酸盐岩台地、斜坡与盆地,其中碳酸盐岩台地中
可以划分出低能生物滩、高能生物滩和生物礁等次一级的古地理单元;沉积环境对烃源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研究区大隆组优质烃源岩发育;长兴阶储集层以礁相储集层为主,环广元—梁平盆地的台地边缘地区
是长兴组潜伏礁型油气藏的最有利勘探区域。

2010 Vol. 12 (5): 497-514 [摘要] ( 2242 ) [HTML 1KB] [PDF 4916KB] ( 886 )
515 胡明毅 魏国齐 胡忠贵 杨 威 胡九珍 刘满仓 吴联钱 向 娟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随着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重视和大力勘探,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的滩相储集层成为盆地
内寻找新气源的有利层位之一。文中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各种
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研究区栖霞组主要发育浅水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其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及
若干亚相和微相。以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以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为主的层序界面识别,确定栖
霞组发育2个Ⅱ型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划分出TST和HST两个沉积体系域。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层序格架内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编制了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
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台缘滩和台内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尤以SQ2-HST
滩相颗粒灰岩经过白云岩化改造后更具储集意义。

2010 Vol. 12 (5): 515-526 [摘要] ( 2106 ) [HTML 1KB] [PDF 1181KB] ( 976 )
527 高振中 何幼斌 李向东
中国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研究

内波及内潮汐沉积是深水沉积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从首次发现内潮汐沉积至今仅
20年时间,中国学者在这期间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在内波及内潮汐沉积
研究方面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已发现的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沉积层序、微相类型和沉
积模式;指出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及时并尽可能地将海洋物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在内
波及内潮汐沉积研究中,进而利用地层记录中内波及内潮汐的沉积特征反演内波及内潮汐的物理特征,同时尽
可能地开展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的水槽实验研究,探索其沉积机理。

2010 Vol. 12 (5): 527-534 [摘要] ( 1715 ) [HTML 1KB] [PDF 2901KB] ( 704 )
535 张 杰 童金南
下扬子地区下三叠统蠕虫状灰岩及其成因

华南下三叠统中上部普遍发育蠕虫状灰岩,宏观上可以分为深色“蠕体” 和浅色“基质”。对于
其成因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的观点有化学凝聚说、生物扰动说和机械成因说等。笔者通过对下扬
子地区5条典型剖面进行野外详细分层描述、采样、薄片观察以及实验分析,并与中上扬子地区进行对比研究,
对蠕虫状灰岩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并将蠕虫状灰岩分为4类:连续成层蠕虫状灰岩、生物爬迹/钻孔蠕虫状灰
岩、呈似层状/杂乱条带状排列的蠕虫状灰岩和混染状蠕虫状灰岩,其在剖面上具有典型的变化规律。蠕虫状灰
岩发育的层段少见宏体化石,遗迹化石、微生物的分布与蠕虫状灰岩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早三叠世缺氧、HS和CO 含量增加、海水呈碱性、喜氧生物匮乏等为蠕虫状灰岩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灰泥在早三叠世特殊的
海洋化学条件下开始沉积分异,后经历了同沉积成岩作用和不同程度的宏体生物、微生物作用,因此形成了不
同类型的蠕虫状灰岩。蠕虫状灰岩发育时为海洋缺氧、有毒气体释放的后期,海水X(Mg)/X(Ca) 值开始降低,
碳同位素值回升,随后生物逐渐活跃起来,环境也逐渐改善。因此蠕虫状灰岩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复苏、环境改
善的标志。

2010 Vol. 12 (5): 535-548 [摘要] ( 2636 ) [HTML 1KB] [PDF 3308KB] ( 2335 )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549 梅冥相
从正常海退与强迫型海退的辨别进行层序界面对比: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一

针对类型1和类型2层序定义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概念体系的不协调,1988年以后的层序地层学发
生了较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代表了层序地层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这些变化包括: (1) 成因地层层序的提出,表
明了一个“水下不整合面”———最大海泛面也可以作为层序界面;(2) 将强迫型海退沉积的顶面作为层序界面,
是为了始终将层序界面置于海平面变化的最低点,从而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保持一致; (3) 海侵—海退层序
模式,似乎代表了层序地层学的简单化;(4)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代表了快速海侵事件的产物。这些变化的基
础是将强迫型海退与正常海退区分开,以便能更准确地将暴露不整合面(subaerialunconformity,也有学者译为
陆上不整合面) 所形成的层序界面与“可以对比的整合面” 进行对比。也就是说,层序内部地层的叠加形式是
对沉积作用速率变化与基准面变化相互作用的响应,而且每一种叠加形式还代表了独特沉积的成因类型(即
“海侵的”、“正常海退的” 以及“强迫型海退的沉积”),对这些过程的研究即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因
此,从正常海退与强迫型海退的区别去追索不整合面所构成的层序界面的水下整合部分——— “可以对比的整合
面”,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及其所代表的不同的层序地层模式,最终代表了层序地层学从1988年以来的重要进展
之一。追索这个重要进展,对于深入理解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 Vol. 12 (5): 549-564 [摘要] ( 2283 ) [HTML 1KB] [PDF 886KB] ( 997 )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565 戴昌凤
台湾地区生物礁及其生境

 台湾岛位于亚洲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是在中新世晚期经由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大陆
边缘岛屿。台湾岛形成初期,由于地形陡峭,地表的侵蚀速率高,在高沉积速率的环境中,并不利于碳酸盐沉
积物的形成,因此甚少珊瑚礁沉积,及至更新世和全新世才有比较具规模的珊瑚礁形成。台湾地区的更新世珊
瑚礁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南部高雄地区和南部恒春地区;其中,高雄地区大岗山、小岗山、半屏山和寿山等地
的珊瑚礁,可能是在逆断层前移的背斜脊高区上沉积形成,或与冷泉碳酸盐提供珊瑚礁发育的硬底质有关。台
湾岛南端恒春地区的珊瑚礁则是在更新世晚期的温暖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台湾地区大部分的生物礁于全新世
沉积形成,此时期海平面上升,沉积速率降低,浅海环境适宜,因而有利于生物礁形成;但是由于各地环境条
件的差异,礁的型态也不同;台湾岛南部恒春半岛、绿岛、兰屿、澎湖列岛南部和小琉球等地有较具规模的珊
瑚礁发育,约有造礁珊瑚200~300种;台湾岛东部及澎湖列岛北部仅有块状礁或斑礁形成,造礁珊瑚约有150种;台湾岛北部和东北部浅海则有造礁珊瑚约100种,但因侵蚀作用强烈,并不成礁,属于“非礁型珊瑚群
聚”。另外,在台湾岛西北部海岸则有以无栉珊瑚藻为主体所形成的藻礁。台湾地区各地的全新世生物礁,由于
沉积时间很短,同时受到台湾地区高上升速率与高侵蚀速率的影响,礁体的厚度不足,并广泛被抬升成为海岸
地带的上升礁,且与潮下带的现生珊瑚礁互相连续。台湾岛海域造礁珊瑚的属种特别丰富,高达近300种,约
占全球珊瑚物种的三分之一,主要系因邻近全球珊瑚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珊瑚大三角,而且黑潮流经台湾地区大
部分海域,把热带物种幼苗携带过来,因而造就了台湾岛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2010 Vol. 12 (5): 565-576 [摘要] ( 1852 ) [HTML 1KB] [PDF 15111KB] ( 612 )
577 胡 斌 周 方 宋慧波
河南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河南省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发育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岩以及海湾—潟湖、潮坪—沼泽和障壁岛
(砂质滩、坝) 相碎屑岩和煤层,其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遗迹化石,已识别出的有10个遗迹属11个遗迹种,包
Zoohycos brianes,Zoohycos villae,Teichichnus rectus,Nereies isp.,Chondries isp.,Rhizocorallium isp.,Thalassinoides suevivusOphiomorpha nodosaGordiamaina,Taenidium satanassiPlanolites isp.等。这些遗迹化石多为
全浮痕保存,少数为半浮痕表迹保存,其丰度较高。根据遗迹化石的组成与产状特征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可
识别出3种遗迹化石组合: (1) Zoohycos-Nereites遗迹组合,出现在水体相对较深、浪基面之下且沉积底层内
氧气贫乏的远岸浅海沉积环境;(2) Zoohycos-Taenidium遗迹组合,产生于水体相对较浅的浪基面之上的近岸
浅海沉积环境;(3)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发育于海岸带潮坪或海湾、湖沉积环境,遗迹化石
往往保存在泥质灰岩或钙质粉砂岩和薄层细砂岩中。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了焦作地区太原组遗
迹化石的沉积环境模式。

2010 Vol. 12 (5): 577-588 [摘要] ( 1849 ) [HTML 1KB] [PDF 8176KB] ( 489 )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589 姜在兴 刘 晖
古湖岸线的识别及其对砂体和油气的控制

古湖岸线是一定历史时期湖平面与古陆地的交线,即陆上与水下沉积的分界线。古湖岸线的识别
过程就是一个沉积环境恢复的过程,识别标志包括地貌特征、特殊岩性、古生物特征、沉积构造、地球化学指
标、地震反射特征以及沉积相变等多个方面。沉积盆地中古湖岸线对于砂体和油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1) 古湖岸线的类型控制了砂体的成因,古湖岸线的位置及迁移控制了砂体的分布和垂向叠加样
式;(2) 古湖岸线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形成与发育,一般情况下水下砂体的储集层物性优于水上砂体; (3) 古
湖岸线的频繁迁移为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提供良好的沉积条件; (4) 古湖岸线附近是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
遮挡油气藏及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并且油气藏沿古湖岸线呈现裙带状分布。

2010 Vol. 12 (5): 589-598 [摘要] ( 1960 ) [HTML 1KB] [PDF 797KB] ( 785 )
599 高志勇 张水昌 李建军 张宝民 顾乔元 卢玉红
塔里木盆地西部中上奥陶统萨尔干页岩与印干页岩的空间展布与沉积环境

中上奥陶统萨尔干页岩与印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海相烃源岩。通过对柯坪地区大湾沟剖面
中上奥陶统萨尔干页岩、印干页岩与其上下地层关系的探地雷达测量,形成反映岩—震关系的地球物理剖面,
从而将露头中的页岩准确标定于地震剖面中。以此标定成果为据,追踪阿瓦提凹陷内75条二维地震测线(总长
108×104 km) 中的烃源岩,准确地刻画出了萨尔干页岩、印干页岩的展布范围。萨尔干页岩、印干页岩在阿瓦
提凹陷内大面积展布,其西北部受控于沙井子断裂,北部超覆尖灭于胜利1井以南,东部超覆尖灭于满西2井
附近台地边缘(此为新发现台缘),南部则止于巴楚断隆,西南部受控于阿恰断裂带。由于萨尔干页岩是中晚奥
陶世形成的盆地初期沉积的烃源岩,其分布范围与厚度均小于印干页岩,但其有机质丰度却高于印干页岩。萨
尔干页岩与印干页岩沉积时属于深水陆棚—盆地相环境,沉积古水深大致在60~200 m,甚至更深些。

2010 Vol. 12 (5): 599-608 [摘要] ( 1900 ) [HTML 1KB] [PDF 13840KB] ( 719 )
609 付锁堂 石小虎 南臖祥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是该区天然气的主力储集层。应用偏光显微镜、
环境扫描电镜、恒压压汞以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恒速压汞技术,对该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储集
层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储集层岩性以粗粒、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次。由于成岩
作用强烈,残余原生粒间孔基本全部丧失。由于煤系地层提供的大量有机酸以及丰富的可溶性组分,太原组形
成了以溶孔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下石盒子组则主要以高岭石晶间微孔为主。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储集层孔隙
结构差别巨大,太原组储集层孔径大、孔喉比大,而下石盒子组储集层孔径小,孔喉比接近于1:1,属于较差的
孔喉配置。

2010 Vol. 12 (5): 609-617 [摘要] ( 1796 ) [HTML 1KB] [PDF 10336KB] ( 592 )
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618 殷 勇 张 宁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潮道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境

利用首次在江苏大丰港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获取的钻孔沉积物,通过沉积相分析和浅地层剖面解
译,结合同位素测年,对西洋长周期演变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共识别出7种沉积相,即:潮道底部滞
留相、潮间—潮下相、贝壳层、湖相、泛滥平原相、滨海湖沼相及滨海沙坝相。西洋潮流通道长周期演化显
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经历了滨海沙坝→滨海湖沼→泛滥平原→滨岸 湖→潮流沙脊→潮道充填→潮道
侵蚀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进入全新世,随着海侵的加剧,潮流作用逐渐增强并改造下伏沉积物形成潮
流沙脊。晚全新世期间,中全新世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体系面临调整,西洋潮流通道在此期间通过沙脊蚀低形
成。公元1128—1855年黄河夺淮,带来大量泥沙,充填了西洋潮流通道。随着黄河北归、沙源被切断,潮道底
部遭受强烈冲刷和侵蚀,遂成为强潮水道。

2010 Vol. 12 (5): 618-628 [摘要] ( 1875 ) [HTML 1KB] [PDF 8813KB] ( 662 )
629 蒋素雪 李月丛 许清海 李 育 梁 剑
兰州郊区空气孢粉组合及特殊天气的影响

兰州市北部林场花粉捕捉器样品记录了2006年3—12月份空气孢粉的散布情况。样品分析结果表
明,空气孢粉组合可基本反映当地植被组成,不同季节中孢粉组合主要成分与优势植物花期一致。早春空气孢
粉以乔木为主;晚春至早夏为灌木花粉高峰期;夏季及秋冬季草本植物花粉在组合中占优势,其中6月份为一
年内孢粉通量最高峰时期。蒿属和藜科花粉在全年多数时段都是空气孢粉的主要成分,应为兰州地区最主要的
致敏花粉。特殊天气对孢粉组合影响明显:尘暴天气使草本植物花粉数量升高;降雨天气使乔木花粉比例升高,
草本植物花粉比例降低,其中短期强降雨使空气孢粉数量增加,而连续降雨天气使空气孢粉数量降低。

2010 Vol. 12 (5): 629-638 [摘要] ( 1952 ) [HTML 1KB] [PDF 932KB] ( 764 )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