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现有资料和作者获得的实际材料的分析研究,编制了华南早、中、晚泥 盆世生物礁分布图。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最早出现在埃姆斯晚期,分布层位由西南向北东逐渐上升。华南泥盆纪 生物礁分布和演化具有 3方面的特征:(1)不同类型生物礁演化差异很大:浅水礁变化最大,台缘礁变化次之, 深水礁几乎没有变化;(2)主要造礁生物随时间演替明显:床板珊瑚 ( 埃姆斯期)→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层 孔虫 ( 艾菲尔期)→层孔虫和四射珊瑚 ( 吉维特期)→层孔虫 ( 弗拉期)→菌藻类 ( 法门期) ;(3)生物礁数 量和规模在吉维特期出现峰值。研究表明: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的发育受区域和全球性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温 度、大气中 CO2 分压 ( PCO2)和植被—森林生态系等全球性因素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有重要影响。
河北平泉高于庄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大量不同形态类型的微生物岩,主要包括柱状叠层石、 层纹状叠层石、核形石、纹理石以及凝块石,它们各自不同的宏体和微观构造特征代表了不同的水体深度和环 境水动力条件。文中通过野外实测观察、室内偏光显微镜下 254块岩石薄片的微相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的分 析测定,研究了整个高于庄期菌藻类生物的演化过程。在综合考虑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碎屑的含量、颗粒的保 存状态以及微生物岩的宏体和微观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整个高于庄组划分为 18个生境型,沉积相带演化从 潮上带至内陆架的上部。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地层序列中菌藻类生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碳同位素的迁移规 律清楚地记录了高于庄期大规模的海进—海退的旋回沉积过程以及短期内频繁的海平面升降变化。通过分析生 境型在地层剖面的分布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今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以及 更有效地进行烃源岩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在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 ( 嘉一段)河口湾沉积中,共鉴定出动物遗迹化 石 9个属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 .,Diplocraterion isp.,Skolithos isp.,Psilonichnus upsilon, Palaeophycus tubularis,Cochlichnus anguineus, Helminthopsis isp., Protovirgularia obliterata 和逃逸迹。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和梯阶分布 识别出 2个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和Palaeophycus tubularis 遗迹组构,分别代表潮间砂、泥坪沉积环境。 这 2个组构都是软底控制的遗迹化石。
用不同地球化学替代指标(Al,Ba,Cu,Zn)对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生产力进 行估算表明:广西扶绥东攀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生产力(0.31gc/m2d)与美国二叠纪含磷组黑色页岩 的古生产力 (1.40gc/m2d)、华南巢湖大隆组古生产力 (1.48gc/m2d)相比总体偏低,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可以分为 4个演化阶段:波动期、衰退期、繁盛期和爆发期。生产力的演化与火山物质的注入有很好的相关性, 火山作用可以促使初级生产力的繁盛。通过不同指标对比发现:生物成因 Al 受岩性影响比较大,陆源物质含量 超过 63%时不能用来指示古生产力的变化;Ba用作古生产力指标时受岩性影响不大,但在还原条件下易于流失 而导致生物成因Ba(Baxs)值失真。Cu和Zn是相对稳定的古生产力估算替代指标。
通过比对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栖霞组碳同位素变化,探讨了该区烃源岩发育的古生态环境。 由于二叠纪高CO2 浓度背景使得古海洋海水中相对富集13C ,因此二叠纪海相沉积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碳 酸盐岩碳同位素均为正值。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底部向上碳酸盐岩碳同位素逐渐正偏,显示从栖霞组底部沉积 时期开始海平面逐渐上升,向相对缺氧沉积环境过渡。栖霞组中部古海洋生产力增高,使得总有机碳同位素正 偏。受总有机碳同位素波动的影响,碳同位素分馏值 ( ∈TOC)在整个栖霞组波动频繁。根据平衡状态下碳循环 有机碳埋藏分数模型,计算了整个栖霞组有机碳埋藏分数,结果显示有机碳埋藏分数 (forg)在整个栖霞组都较 高,符合二叠纪的碳埋藏在整个显生宙处于最高阶段的地质背景。栖霞组中部高 TOC含量层位对应 forg逐渐增 高,反映forg 与有机碳沉积的保存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利用古海洋生产力和 forg 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原始 碳埋藏量的变化。
东谷坨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部边缘,是该地区发掘次数和出土遗物最多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 遗址之一。对遗址湖滨相沉积物易溶盐类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此剖面代表的泥河湾古湖易溶盐为Na+-CO2-3--SO2-4-HCO-3 型,属于淡水湖—半咸水湖,处于半干旱区湖泊演化早期的碳酸盐湖泊阶段。K+、Na+、Ca2+、Mg2+、Hco-3 和Cl -等 6类离子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且它们与含盐量的变化大体一致。CaCO3含量及含盐量的变化与沉积物中细颗粒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细颗粒含量较高时期对应 CaCO3 含量和含盐量相 对较高时期。根据含盐量和各主要离子比值并结合CaCO3 含量变化,将湖泊演化划分为 4个阶段,古人类在该 遗址活动时期对应于湖泊演化的前 3个阶段。该项研究对探讨东谷坨遗址利用者的生存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上海郊区不同地貌单元的 12个土壤—沉积物剖面进行铀、钍含量调查的结果显示,各剖面铀、 钍的含量均处于中国土壤背景值范围之内,且表土和下部沉积物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尚未遭受到人为污 染。铀、钍含量的分布与地貌环境 ( 包括物质来源、物质颗粒组成、有机碳含量以及 pH值等)密切相关:贝 壳砂堤和火成岩残丘附近剖面的铀、钍最为富集,而新形成的潮滩剖面中铀、钍含量最低。在砂质沉积物占主 导且 pH值较大的河口沙岛和新滨海平原环境中,铀、钍含量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上升,而在泥质沉积物占主导 且 pH值偏低的淡水湖沼区,铀、钍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相反关系。
中国具备良好的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前景,如何正确识别并合理评价海相烃源岩是中国海相盆地油 气勘探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者尝试利用多个微量元素分别作为古生产力和古氧相的综合替代指标, 来进行有效烃源岩评价。研究中利用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中Mo,U ,V,Cu,Ni,Zn6个微量元素测试结 果,计算得到对应两组元素过剩值:Mo xS ,UXS ,vxs 和Cuxs,Nixs,Znxs;对这两组元素过剩值分别进行主成分分 析,得到两个系数— — —古生产力替代指标综合系数 ( 简称古生产力系数)和古氧相替代指标综合系数 ( 简称古 氧相系数) ,用以恢复海相烃源岩的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条件;将该系数与上寺剖面残余有机碳测试结果 ( THC含 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此确定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条件的定量等级划分。最终,根据该划分标准来判断上寺剖 面烃源岩的品质。利用古生产力和古氧相的综合替代指标方法可为海相烃源岩评价工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围绕川东北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资源潜力等问题,基于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及地球化学 资料,重点探讨了川东北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品质、规模及生烃潜力。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的 发育显示出强烈的非均质性,表现为多元的有机质类型和不稳定的时空展布。在吴家坪期,川东北巴中—达州 一带沉积了富含Ⅰ- Ⅱ型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泥灰岩等,发育了一套海相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高,倾油型,是 川东北地区内一个重要的生烃中心,可为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的油气藏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宁东 2,3井区延8油层滚动勘探开发现状和需要,以层序地层 学、沉积学、油气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从沉积微相特征分析和储集层特征等基 础地质研究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和露头等资料,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了三维储集 层地质模型。建模结果分析表明,麻黄山西区块延8油层组三维储集层模型与实际砂体展布和物性特征吻合较 好,实现了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定量化和可视化。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经基本建立,重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过程, 是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发展背景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前提。现有的考古学和古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 7000-6000年前后,山东西南部的汶泗流域生长着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扬子鳄;距今5000-4000年前后,山 东东南部的日照一带生长着刚竹,而现代的刚竹自然生长区域是在江淮之间;辽东半岛和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 物中的孢粉等古气候指标,记录了全新世早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和全新世中期气候逐渐冷干的变化过程。这些研 究成果说明,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海岱地区的气候都比现在温暖湿润,相当于现代的江淮地区。目前关于该地区 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取得的认识远少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研究成果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 (2)年代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3)海岸线变迁问题有待深入;(4)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问题关注不够。
1823年 ( 清道光三年)中国南岭以北普遍发生水灾,其中太湖以东地区受灾尤其严重。通过清代 至民国时期的方志、档案等资料对该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形成的环境因素进行重建和分析,认为此次大涝是雨 带异常和吴淞江淤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823年 2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 3个降雨集中期,降雨总量较常年显著 增加,春雨、秋雨持续时间较常年明显延长。2月份开始该区受雨带影响,3月中旬至3月上旬雨带长期滞留, 与梅雨带重叠造成连续强降雨;8月上旬至中旬台风活动导致 “ 伏旱”缺失;8月下旬至 10月下旬南退雨带长 期在本区滞留,该年可能为拉尼娜年。同时,河流系统排涝功能严重萎缩,吴淞江感潮河段的井亭渡—曹家渡 河段容积仅有正常情况的1/5左右。此次大涝是降雨带异常与河流排涝功能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 GIS和3D技术的不断成熟,古地理重建已从传统的二维古地理图的绘制,逐渐向含地形地貌 特征的三维可视化方向发展。对此,作者提出一种基于GIS 技术建立数字古高程模型的方法:首先以不同年代 的岩相古地理图为基础,结合解释的古高程和古水深范围,进行古地形地貌的复原;然后利用相关数学算法及 GIS方法对等值线图进行空间插值渲染及3D表达。以晚侏罗世拉萨地体为例,对该方法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 绍。结果表明按照文中设计的方法,对古环境进行近似的3D渲染复原是可行的,生成的数字古高程模型能够正 确且直观地反应古地理图上沉积相所指示的地形地貌特征。该研究将计算机和 GIS技术应用于古地理重建工作, 为中国古地理重建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