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简则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道德伦理声明 |  编辑部 |  English Version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沉痛悼念主编冯增昭教授
· 致读者与作者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ipad 移动阅读平台 New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按卷期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全年目录
 · 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友 情 链 接
《石油科学》
石大期刊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学报》
《中国地质》
《China Geology》
《地球化学(英文版)》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地理学报
2011年 13卷 4期
刊出日期 2011-08-01

综述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古今地理环境及人类文明
综述
363 梅冥相
关于 “超微细菌” 的争论:灰岩成因研究的重要驱动力*
在高倍(>500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显微镜(AFM)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那些在岩石和矿物中所见到的纳米级别的物体常常吸引了地质学家们的注意。这些物体大小在25~300 nm之间,多呈球状、棒状或卵圆状;对这些物体的成因,存在不同的看法而导致了剧烈的争论。因为这些物体与真菌中的球菌和杆菌总体相似,而且它们总是以链状或束状的形式产出,所以被解释为细菌的“侏儒形式”或“超微细菌”,或者是它们的化石对等物即“超微化石”。对于超微细菌的存在,来自于地质学角度的反对聚焦在这个级别的特征物可能存在多重成因,如微矿物包裹体或结晶学的边缘效应;从生物学角度看,对于独立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构成来讲,直径小于140 nm的球状体实在是太小了。因此,产生于世纪之交的这场争论,迄今还在持续着。尽管这场争论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但是,它却成为研究灰岩成因的重要驱动力。
2011 Vol. 13 (4): 363-374 [摘要] ( 2542 ) [HTML 0KB] [PDF 1094KB] ( 730 )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375 操应长, 王健, 高永进, 刘惠民, 唐东,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红层—膏盐层沉积特征及模式*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Ek1-Es4x)沉积时期发育了规模巨大的红层—膏盐层沉积。通过对红层—膏盐层沉积构造、碎屑颗粒粒度和沉积物垂向叠加样式等分析,表明红层沉积具有水上沉积作用和水下沉积作用共存、重力流沉积作用与牵引流沉积作用并存的特征。红层—膏盐层在盆地的不同位置具有明显不同的垂向叠加样式。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泥岩颜色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表明,红层—膏盐层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以干旱为主,呈现干湿频繁交替的特征。气候相对潮湿时期,湖盆盐度较低,以沉积砂泥岩为主;气候干旱时期,湖盆盐度高,以沉积膏盐岩为主。红层—膏盐层沉积早中期为低水位振荡性湖泊,沉积晚期为高水位振荡性湖泊,两者沉积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
2011 Vol. 13 (4): 375-386 [摘要] ( 2789 ) [HTML 0KB] [PDF 4042KB] ( 778 )
387 熊国庆 江新胜 伍皓
藏南地区晚白垩世岩相古地理初步研究*
通过对藏南地区上白垩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地恢复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岩相古地理。该地区自南向北沉积水体逐步变深,沉积相带展布依次为滨海相、浅海陆棚相(外陆棚和内陆棚亚相)、大陆斜坡相及深海盆地相,局部地区浅海陆棚相之上发育碳酸盐岩礁滩相和孤立台地相等。盆地性质总体上仍然为被动大陆边缘海盆,但已具备周缘前陆盆地雏形。
2011 Vol. 13 (4): 387-396 [摘要] ( 2036 ) [HTML 0KB] [PDF 1821KB] ( 558 )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397 张立军1,, 龚一鸣, 马会珍
华南泥盆纪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通过对华南泥盆系6条剖面(四川北川甘溪、广西横县六景、广西桂林杨堤、贵州独山大河口—白虎坡、贵州贵阳乌当、四川广元后高坪)的遗迹沉积学系统研究,鉴定和描述遗迹化石15属24种,包括Arenicolites carbonaria,Arenicolites isp.,Chondrites cf.intricatus,Chondrites fenxiangensis,Chondrites filifalx, Chondrites isp., Chondrites maqianensis,Circulichnis isp., Dushanichnus dahekouensis, Diplocraterion parallelum, Rusophycus lungmenshanensis,?Helminthopsis isp., Palaeophycus tubularis,Palaeophycus curvatus,Phycodes palmatus, Planolites beverleyensis, Planolites isp., Planolites kwangsiensis, Rosselia socialis, Rhizocorallium jenense, Rhizocorallium isp.,Skolithos linearis, Thalassinoides isp.,Zoophycos isp.。根据遗迹化石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实体化石特征和其他相标志,识别出4种遗迹相: Skolithos,Rhizocorallium,CruzianaZoophycos遗迹相。Skolithos遗迹相主要发育于浪控型海岸体系、潮控型海岸体系和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的高能沉积区;Rhizocorallium遗迹相主要发育于潮控型海岸体系和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的低能沉积区;Cruziana遗迹相发育在浅海陆棚、具有丰富的生物及食物的砂泥岩和灰岩为主的低能沉积区;Zoophycos遗迹相沿泥岩和泥灰岩发育的滨外沉积区分布。华南泥盆纪遗迹相从早泥盆世到晚泥盆世的演替规律是从Skolithos遗迹相→Rhizocorallium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Zoophycos遗迹相→Rhizocorallium遗迹相。早泥盆世晚期以后华南泥盆纪同时期的遗迹相自西南向东北的空间变化规律则表现为Zoophycos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Rhizocorallium遗迹相→Skolithos遗迹相。
2011 Vol. 13 (4): 397-418 [摘要] ( 2267 ) [HTML 0KB] [PDF 4433KB] ( 623 )
419 董明星, 张祥信, 牛树银, 庞其清, 边鸿浩, 张倩,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及其古气候*
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地下7~24m的古滹沱河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大型哺乳类化石: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原始牛(Bos primigenius)、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鹿(Cervus sp.)、四不像鹿(Elaphurus sp.)等,其中以诺氏古菱齿象和杨氏水牛数量最为丰富。在该化石层之上约30cm处的针叶树茎杆保存完整,直径可达20~50cm,年轮均匀清晰,14C年龄为8150±120 \{a BP\}。冲积层及其中的古哺乳类化石记录了晚更新世最晚期向全新世过渡期间石家庄地区由冷湿向干热转变的过程。
2011 Vol. 13 (4): 419-425 [摘要] ( 1926 ) [HTML 0KB] [PDF 11581KB] ( 651 )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426 秦军, 陈玉明, 刘文辉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层预测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层分布受控于开江—梁平盆地的展布,但对于该区盆地的延伸范围一直存在多种观点。作者通过深入研究礁滩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主要利用钻井资料并结合正演模型,发现研究区内茅口组四段顶部灰岩厚度与TP2地震反射层形态有关。由于在茅口组末期研究区内存在东吴抬升运动,古地形高地遭受强烈剥蚀,茅口组四段顶部灰岩残余厚度小,对应的地震剖面出现“双强”反射特征;反之,古地形低处遭受剥蚀少,茅口组四段顶部灰岩残余厚度大,对应的地震剖面出现“三强”反射特征。利用此特点建立古地形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茅口组沉积末期研究区内呈现出西低东高的构造格局。由于长兴初期开始受构造运动影响,开江—梁平盆地逐步拉张,到长二末期形成了新的古地貌。利用地层切片技术、野外露头资料、薄片及钻井资料分析,认为盆地从中间穿过研究区。结合构造运动及现有资料证据,综合物探和地质资料提出了一种盆地分布范围的新观点,并确定了适合生物礁滩发育的有利区带。
2011 Vol. 13 (4): 426-433 [摘要] ( 2188 ) [HTML 0KB] [PDF 3509KB] ( 640 )
434 杨波 徐长贵 牛成民
墙角型陡坡带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以渤海湾盆地石南陡坡带中段BZ3区古近系东营组为例
BZ3区西部陡坡带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中段,构造上处于石臼坨凸起与凸起倾没端相交的夹角地带,石南一号断裂和石南二号断裂在此处相交,形成由多个复杂断阶所组成的复式墙角型陡坡坡折带。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认为,BZ3区东营组东二下亚段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每个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的下部和下降半旋回均控制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发育。根据墙角型断裂坡折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其古构造背景有利,在东二下亚段沉积时期为该区水系汇聚区,以石臼坨凸起为物源,沿边界断层下降盘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并综合地震相、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手段刻画了砂体边界。研究表明,第1、2个基准面旋回砂体发育,且呈扇形向西南方向尖灭,形成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且每期旋回形成的岩性圈闭面积较大、叠合性好。该圈闭依附于边界断层,面向渤中西次洼,背靠石臼坨凸起,烃源岩、运移和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价值,是渤中凹陷岩性圈闭勘探比较现实的目标区之一。
2011 Vol. 13 (4): 434-442 [摘要] ( 2125 ) [HTML 0KB] [PDF 5517KB] ( 729 )
443 邓秀芹, 付金华, 姚泾利, 庞锦莲, 孙勃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的中西部,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盆地本部面积25万km2。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在盆地内广为展布,厚逾千米,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等沉积相,是该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根据盆地腹地100多口井的钻井资料及盆地周边地区的露头资料,以及长庆油田长时期对延长组的油气勘探经验,编制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各油层组的沉积相图7幅,详细阐述了各油层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尤其是三角洲相、湖泊相以及其中的暗色泥岩和页岩、各种滩坝砂体及重力流砂体的展布及演化。在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理论的指导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油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陕北、西峰、姬塬、华庆等亿吨级大油田。
2011 Vol. 13 (4): 443-455 [摘要] ( 3043 ) [HTML 0KB] [PDF 2953KB] ( 973 )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456 伊海生
测井曲线旋回分析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在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层序的研究中,通过旋回计数和厚度测量,采用费希尔图解法解析高频米级旋回或副层序的叠置形式和空间结构,进而标定三级沉积层序的界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但是,这一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而在地下油气勘探区受到极大的限制。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可以根据测井资料求取任一地层段沉积旋回的个数和厚度。根据数值模拟,详细讨论了海平面变化周期和幅度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的相关关系,提出高频沉积旋回的分布模式和叠加样式可以指示低频海平面变化的轨迹,这为划分三级沉积层序、标定层序界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以川西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为例,说明了应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步骤,以及根据旋回厚度累积偏差曲线标定层序界面的位置、识别旋回谱系标志。
2011 Vol. 13 (4): 456-466 [摘要] ( 2304 ) [HTML 0KB] [PDF 1296KB] ( 814 )
古今地理环境及人类文明
467 刘德成, 高星, 王旭龙, 张淑芹, 裴树文, 陈福友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晚更新世晚期孢粉记录的古环境*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剖面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有Chenopodiaceae、 Artemisia、Zygophyllum、Ranunculaceae和少量的Euonymus、EphedraNitraria等,木本植物花粉次之,有Pinus、Picea、Abies、BetulaUlmus等,蕨类植物孢子较少,有Lycopodium、SelaginellaAdiantum等。根据孢粉含量的变化,可划分出4个孢粉带:Ⅰ带(72—38 ka\{ BP\})孢粉浓度较高,反映区域植被属于生长有少量灌木的以Chenopodiaceae和Artemisia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局部地区生长有比较茂盛的水生或湿生植物,为湿地环境;Ⅱ带(38—29 ka BP)孢粉浓度较低,草本植物花粉占有绝对优势,反映生长有少量阔叶树的以Compositae为主的温带草原环境,较多水生及湿生植物的出现说明附近有湿地分布;Ⅲ带(29—20 ka BP)孢粉浓度极低,表明该地区总体特征为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附近生长有水生或湿生植物,周边山地上生长有少量PiceaAbies;Ⅳ带(20—18 ka BP),孢粉浓度极低,反映区域植被面貌属于生长有零星Betula、Ulmus的温带荒漠草原环境,山地上生长有较多的PiceaAbies
2011 Vol. 13 (4): 467-472 [摘要] ( 1838 ) [HTML 0KB] [PDF 949KB] ( 726 )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