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简则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道德伦理声明 |  编辑部 |  English Version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沉痛悼念主编冯增昭教授
· 致读者与作者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ipad 移动阅读平台 New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按卷期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全年目录
 · 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友 情 链 接
《石油科学》
石大期刊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学报》
《中国地质》
《China Geology》
《地球化学(英文版)》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地理学报
2011年 13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1-12-01

古地震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构造古地理学及古构造
古气候学
古地震
581 杜远生
中国地震事件沉积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地震事件沉积已经成为当今沉积地质学的一个热点领域。文中通过回顾国内震积岩的研究历史,总结了中国震积岩研究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地震引起的软沉积物变形、地震事件沉积的时序、地震事件沉积的空间分布和地震事件沉积序列等。按照地震对沉积物改造的时间,将软沉积物变形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后生变形3类,并对地震同生断裂、准同生期液化沙体沿地震裂缝侵入的液化岩脉和后期断裂充填岩脉,地震形成的微褶皱、液化卷曲变形层理和后期褶皱,地震震动变形和液化变形构造,枕状构造和枕状层之间的区别分别进行了讨论。
2011 Vol. 13 (6): 581-590 [摘要] ( 2309 ) [HTML 0KB] [PDF 575KB] ( 844 )
591 苏德辰, 孙爱萍
北京永定河谷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软沉积物变形与古地震发生频率
北京地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太古界至中生界中出露面积最广、沉积厚度最大的地层单元,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硅化白云岩。雾迷山组层序稳定,形成于相对广阔、持续且稳定沉降的浅水沉积环境。在永定河流域自庄户洼村溯河而上直至珍珠湖景区,在不同层位的雾迷山组露头中集中发现了多个期次、不同规模、由古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变形(液化混插、底辟、液化脉及液化卷曲层理等)、挤压变形(紧密褶皱、板刺状角砾和丘—槽构造等)、拉伸变形(环状层、拉伸布丁)以及脆性变形(地裂缝、层间断层和震裂岩)。文中对这些软沉积物变形的分布和表面特征做了系统描述,对典型的液化变形、挤压变形及拉伸变形的形成机制从形态学上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合该区的构造背景和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该区雾迷山组沉积期古地震系沿中元古代燕辽裂陷槽轴部的断裂活动触发的;根据软沉积物变形的出现频率,对古地震发生频率(地震周期)进行了初步估算,约为3.2至2万年。
2011 Vol. 13 (6): 591-614 [摘要] ( 2184 ) [HTML 0KB] [PDF 30569KB] ( 1835 )
615 何碧竹, 乔秀夫, 田洪水, 陈树清, 张艳霞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古地震事件与恐龙化石埋藏*
在山东诸城库沟、龙骨涧、西见屯集群恐龙化石埋藏层——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与红土崖组中,发现存在脆性、塑性及液化等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挤入构造(火焰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脉状构造、混插沉积构造及地震断裂等典型的粗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古地震记录。多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未变形沉积层间互出现,反映晚白垩世诸城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具有多期性、间歇性及活动能量强—弱转换的脉动性。泥石流、洪泛平原沉积层中埋藏了大规模、顺层分布的恐龙(鸭嘴龙)骨骼化石,其中砂砾岩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缘下白垩统的莱阳组和青山组。多层的古地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之间夹持着恐龙化石埋藏层,可能与盆地南缘诱发泥石流、埋藏大规模恐龙骨骼的突发性、强能量地震事件有关。
2011 Vol. 13 (6): 615-626 [摘要] ( 2545 ) [HTML 0KB] [PDF 8043KB] ( 751 )
627 贾志海 宁霄峰 洪天求 郑文武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臼齿碳酸盐岩脉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脉体。根据这些脉体的产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1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下部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和倪园组中,多形成于沉积期,脉体杂乱分布且与叠层石透镜体、砾屑、滑塌构造、冲刷沟槽、透镜状交错层理等共生。类型2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中、上部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和望山组中,多形成于成岩早期,脉体分布具有规律性,产出地层有明显的粒序层理,与上下岩层间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并形成规模不一的韵律层。臼齿脉体形成的原动力可能与超级大陆Rodinia的裂解导致的地壳运动有关。类型1形成于瞬间动荡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的序幕,类型2形成于稳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过程中地应力的周期性释放过程。
2011 Vol. 13 (6): 627-634 [摘要] ( 2106 ) [HTML 0KB] [PDF 7331KB] ( 480 )
635 杨文涛 汪校锋 杨江海 杜远生
豫西义马地区中—晚三叠世古地震引起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豫西义马地区中—上三叠统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柱状构造、枕状构造、负载构造和卷曲层理构造,它们大多保存在河流沉积的上部及湖泊三角洲沉积中。通过形态学、遗迹学及镜下薄片分析表明,这些软沉积物变形与沉积物液化有关,其中河—湖相快速沉积为沉积物液化创造了条件,古地震活动是它们形成的主要触发因素。对比该地区中三叠统油房庄组与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软沉积物变形组合特征,认为秦岭造山带初始造山时间应在中三叠世油房庄组沉积时期,更强烈的造山活动发生在晚三叠世。
2011 Vol. 13 (6): 635-644 [摘要] ( 2033 ) [HTML 0KB] [PDF 5855KB] ( 668 )
645 田洪水, 张邦花, 祝介旺, 张增奇, 李洪奎
早寒武世初期沂沭断裂带地震效应*
早寒武世初期,随着从古沂沭海峡向西海侵的发展,鲁西地区沉积了厚度不等的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滨海、潟湖及浅海相沉积,其层位属下寒武统底部的李官组和朱砂洞组。在它们沉积过程中,沂沭断裂带正发生着伴有频繁海底地震的构造裂陷活动,使海底沉积物在自沂沭断裂带向西200km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的地震效应,形成了各种地震成因的同沉积变形构造。发育在朱砂洞组中的地震效应记录除有少量半固结沉积物的脆性变形外,主要是液化底劈、碳酸盐灰泥火山、液化脉、液化角砾岩、震褶曲、粒序断层和硅质脉等软沉积物变形;李官组中既有含滑塌褶曲、负载构造、球—枕构造等震滑塌堆积,也有震浊积岩。由海底地震效应记录所反映的震级为5~8.9级。这些证据表明沂沭断裂带在早寒武世初期发生了强构造活动。从海底工程地质的角度来分析,上述地震效应是地震对海底沉积层的破坏形式,这为认识海底工程地基岩土层的地震破坏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2011 Vol. 13 (6): 645-656 [摘要] ( 1950 ) [HTML 0KB] [PDF 5846KB] ( 753 )
657 朱萌 李德威 刘德民 朱云海 罗文行 秦雅东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湖相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具有震积岩特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内发育有液化砂(泥)岩脉、液化角砾岩、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球—枕状构造、液化卷曲变形层等一系列软沉积物变形标志,此外剖面内还发育了大型同震断层、震裂缝、同震褶皱等一系列同震构造变形标志。该区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更新世以来昆仑山北缘及柴达木盆地地区仍处于频繁而强烈的活动状态,通过震积岩层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柴达木盆地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状况,这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盆山耦合、古地震活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 Vol. 13 (6): 657-664 [摘要] ( 2278 ) [HTML 0KB] [PDF 3605KB] ( 666 )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665 辛仁臣, 贾进华, 杨波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理*
利用110余口钻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原理和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层序地层格架。自下而上,塔里木盆地上泥盆—下石炭统发育东河层序(SQd)、巴楚1层序(SQb1)、巴楚2层序(SQb2)、卡拉沙依1层序(SQk1) 共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查明了各层序的地层分布和古地理格局,自下而上,各层序的地层分布范围逐层扩展超覆,古地理格局由SQd发育时期的浅海海湾—半岛演化为SQb1和SQb2发育时期的浅海—孤岛,到SQk1发育时期,塔北地区全部沉没于水下,形成广阔的浅海。SQd、SQb1、SQb2地层向“半岛”和“孤岛”超覆,“半岛”和“孤岛”的周缘是有利的地层圈闭发育区带。
2011 Vol. 13 (6): 665-676 [摘要] ( 2564 ) [HTML 0KB] [PDF 1287KB] ( 694 )
构造古地理学及古构造
677 贺小元 刘池阳 王建强 赵红格 王飞飞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古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基底继承了奥陶纪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及西陡东缓的古构造面貌。利用大量钻井分层数据,绘制了晚古生代各个时期残存地层厚度图,其空间变化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特征。结合东西向及南北向地层厚度对比、演化剖面的研究,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在本溪期—太原期主要受中央古隆起的控制,地层空间展布东西分带明显;山西期中央古隆起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不是很明显,地层从东西分异逐渐过渡到南北分异,这种沉积格局的转变与古地理演化具有一致性,从而说明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2011 Vol. 13 (6): 677-686 [摘要] ( 2299 ) [HTML 0KB] [PDF 1024KB] ( 598 )
古气候学
687 张健, 满志敏, 张俊辉,
1819年黄河中游极端降水:史实、特征及气候背景*
据清宫档案与方志记载,复原了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黄河中、下游大范围房屋倒塌、民田冲没、人口伤亡、黄河多处决溢等雨涝灾情图景及时空分异特征,这是在明清小冰期大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研究指出,该年黄河中游夏秋季雨期长(连阴雨)、且多大到暴雨,二级流域(汾河、渭河)6—9月份降水县区雨日高达40日以上,与该年6—9月份黄河万锦滩报汛志桩的相对水位变化基本一致,可见该年下游洪涝灾害主要受中游极端降水所致,并利用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对志桩水位实测值进行分析,其最大水位乃百年一遇。主要有3个降水中心:(1)黄河中游干流北部河曲县至葭州段;(2)泾、渭流域上游区;(3)汾河流域中下游与黄、渭、洛三角区。认为该年降水异常不是非厄尔尼诺年大范围降水偏多的一般性特征的表现,与南极涛动指数(AAO)变化也不能对应,与太阳活动周期的较小值年、坦博拉火山活动持续影响等因子亦有较大关系。
2011 Vol. 13 (6): 687-698 [摘要] ( 2009 ) [HTML 0KB] [PDF 4107KB] ( 613 )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