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9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5-03-25
论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中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佟书娟;刘亚平;尹清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61-163. 
摘要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2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3例胃炎组织中的Hp;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VEGF的表达,抗CD 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 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MVD.结果 Hp、VEGF和MVD在慢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中的表达呈递增关系,每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VEGF阳性表达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Hp阳性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结论 Hp感染可增加VEGF的表达,诱导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胃癌的发生.
PTEN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李英红;陈公琰;徐春林;王彦艳;杨朝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63-166. 
摘要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PTEN和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8例肺良性组织中PTEN和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和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PTE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TEN与VEGF基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和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有助于评估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树突状细胞浸润、微血管密度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预后意义
吴敏;徐幼龙;张世统;周金良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67-169. 
摘要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微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通过使用图像分析仪检测50例进展期胃癌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微血管密度.结果 50例进展期胃癌中树突状细胞均值为(10.160±7.939)/mm2.微血管密度均值(215.240±66.124)/mm2.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P=0.015).有淋巴管侵犯的胃癌组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低于无淋巴管侵犯的胃癌组(P=0.011).微血管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34).5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中,树突状细胞高浸润组(≥10.16/mm2)明显好于树突状细胞低浸润组(<10.16/mm2)(P=0.001).低微血管密度组(<215/mm2)明显好于高微血管密度组(≥215/mm2)(P=0.016).同时具有高树突状细胞浸润,低微血管密度组预后最好.结论进展期胃癌中肿瘤内低树突状细胞浸润,高微血管密度,可以促进疾病进展,可能与较差预后相关.
VEGF-C、CD44V6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张薛榜;李文峰;吴式绣;邹长林;邹三鹏;李明众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70-172. 
摘要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livision),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CD44V6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组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EGF-C、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为85%、80%,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32.4%和54%(P<0.05).在VEGF-C和CD44V6共阳性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CD44V6、VEGF-C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子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有用指标指导临床.
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许庆勇;徐向英;胡洪涛;郭汝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73-175. 
摘要 ( 4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直肠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与单纯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150例.术后放射治疗92例,剂量范围45~50 Gy;单纯手术58例.组间对比及构成比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5年总局部复发率22.0%,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3%和31.0%,术后放疗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χ2=4.498,P<0.05);但是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4.8%和22.4%,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率.
妇科恶性肿瘤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
邹旭红;刘杰;梁天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75-175. 
摘要 ( 3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癌p53、rasp21和nm23/DNPK的免疫组化研究
杨道华;徐守余;邱承敏;张鸣;何佩锋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76-178. 
摘要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p53、rasp21和nm23/DNPK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结果胃癌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分别为68.3%、61.0%、56.1%;癌旁组织中rasp21、nm23/DNPK分别为17.1%、48.8%,p53无阳性表达;rasp21过度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过度表达,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的表达与rasp21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p53突变和ras基因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生成素及受体初步研究
丁汀;裘小萍;顾磊;王应贵;陈峪;陈兆军;蒋挺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78-180. 
摘要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及受体基因(C-mpl-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Durie-Salmon分期分成第Ⅰ期(A组),第Ⅱ期(B组),第Ⅲ期(C组),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30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化疗前后血浆TPO及C-mpl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TPO及C-mpl-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表达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TPO及C-mpl-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瘤分期成正相关(r=0.423,0.436,P<0.05);化疗后TPO及C-m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TPO及C-mpl基因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病变程度,化疗能降低TPO及C-mpl-mRNA基因表达水平.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穆林菁;楼善贤;朱寿田;徐庆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81-182.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EGFR检测.结果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50.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EGFR的表达状况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患者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细胞增殖状态、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断与治疗(附四例报告)
陈贵平;戚晓平;史时芳;李德川;范永田;曹浩明;李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83-185. 
摘要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提高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62~81岁,均有肉眼血尿或伴膀胱刺激症.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梭形或多形性细胞)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过渡.CK(+)、EMA(+)、Vim(+).结果 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化疗,1例行膀胱全切加化疗及放疗.2例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另2例至今分别无瘤存活13个月和20个月.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差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配合放疗和(或)化疗可提高疗效.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癌症21例分析
翁准;刘积良;谭淑瑜;覃天力;田耕;隋捷;朱志兵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86-189. 
摘要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灌注全身热疗(VV-PISH)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TEMET 100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灌注治疗系统,进行全身加温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追踪,初步评估疗效.结果本疗法具有升温、降温平稳、控温简单、深部组织温度均匀的优点;具有明显止痛88.2%(15/17)作用,其杀伤抑制肿瘤有效率为57.1%(PR+SD),半年及1年病灶稳定率为63.2%(15/19)、46.7%(7/15),6个月、1年、1年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9%(15/19)、66.7%(10/15)、58.3%(7/12),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消灭肿瘤的效果;虽然对重要器官组织(心、肺、肝、肾、脑)及血液有一定的副损伤,但其损伤是轻微和可逆的.结论 VV-PIS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2006肿瘤防治新进展济南论坛征文通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89-189. 
摘要 ( 4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上腺肿瘤的CT临床鉴别诊断
曹强;曹晓轩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90-192. 
摘要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CT资料.结果 27例肾上腺肿瘤中腺瘤15例,嗜铬细胞瘤4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瘤3例,神经纤维瘤、节神经瘤及髓性脂肪瘤各1例.结论 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在定性诊断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项丞;刘伟松;贾深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93-195. 
摘要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株喉癌细胞株,40例喉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120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显示喉癌细胞株和67.5%(27例)的喉癌组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组织内无1例阳性表达.SP法显示在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6.7%,其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与喉癌的自然的发展过程有关,同时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喉癌新的诊断标志及基因治疗的靶点.
晚期胃癌化疗后实现根治切除1例报告
王俊;周晓东;王舒宝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95-195. 
摘要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导入MDR1的脐血有核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体外研究
赵福广;陈军;陶文沂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96-198. 
摘要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一种抵抗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方法.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使多药耐药(Multidrup Resistance,MDR1)基因转染入脐血有核细胞(Cord Blood Nucleate Cells,CBNC),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结果转染MDR1基因的CBNC对化疗药物有明显的抵抗性(P<0.01,与未转染的CBNC相比).结论通过腺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染CBNC能有效的抵抗化疗药物对其的损伤,从而有望对临床肿瘤的大剂量化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防护细胞损伤的方法,提高化疗效果.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苗英;何向蕾;甘永利;丁华新;王飞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198-201. 
摘要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对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研究.结果本组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6.9岁,发病部位:左耳后皮下1例,左眼眶内1例,前纵隔1例,右侧腰部皮下1例,胸膜2例;4例患者为局部无痛性肿块,2例肿物巨大有局部压迫症状,术前诊断不明确.病理形态特征:肿瘤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卵圆形细胞组成,可见束状、交错排列,局部有血管外皮瘤样形态,神经纤维瘤样形态,间质胶原化,细胞无异形,核分裂少或无(<4/10HPF);可见组织学不典型区域,表现细胞异形,核分裂>4个/10HPF,伴出血坏死.免疫组化:Vimentin、CD34、bcl-2、CD99强阳性,CK阴性,随访5例1个月~28个月无复发.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肿瘤,可发生在胸膜及身体其它部位,有较独特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Vimentin、CD34、bcl-2阳性,CK阴性,有助于诊断,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随访.
术前与术中协同活检意义初探
陈茂科;莫蛮;彭幼;张新宪;段滇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01-203. 
摘要 ( 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降低术前病理活检风险,提高基层医院术中快速活检的准确性.方法搜集有术后病理组织学对比的资料完整病例966例,其中638例有术前病理诊断,328例有术前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加术中快速活检.按病理学诊断类型分组对比.结果术前病检加术中快速活检组诊断敏感性为93.5%.单纯术前活检组为84%.诊断类型对比中,协同活检组诊断Ⅰ类为86.5%,Ⅱ类为13.5%;术前病检组Ⅰ类诊断为50.4%,Ⅱ类以下诊断为49.6%.结论协同活检可以提高Ⅰ类诊断率,降低Ⅱ类以下诊断率;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胡兴龙;杨晓;袁孝兵;汪秀年;程莹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03-204. 
摘要 ( 4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方法应用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32例.结果 HIFU治疗后有效率81.3%;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0.6%和59.4%.结论 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徐熙善;朱寿田;洪中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05-206. 
摘要 ( 5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1.6∶1,平均年龄53.6岁,50岁以上发病占62%),部位以胃最为多见.内窥镜检查阳性率80%,消化道造影74%,CT阳性率为94%.病理表现:肿瘤多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CD 34阳性(70%)、CD 117阳性(75%).结论 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常规内窥镜、消化道造影、B超等检查仍有相当病人漏诊,CT在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GIST的确认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 34和CD 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
放疗同步威猛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张旭红;杨桂芹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07-208.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肠道间质瘤19例临床分析
董静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08-209. 
摘要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分析1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疗效.结果 17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带瘤生存,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3%.结论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且疗效佳.
MSCT双期扫描在肾癌术前CT诊断及分期上的应用价值
于韬;罗娅红;邱岩;李森;迟达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0-211. 
摘要 ( 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在肾癌的术前定性诊断和临床分期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的MSCT双期扫描影像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像征象;总结肾癌MSCT双期扫描的影像分期符合率.结果 MSCT平扫等、低、高密度者分别为30例、26例、9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匀、不均匀强化者分别为12例、53例;明显强化者50例.MSCT判定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正确率分别为18.46%、9.23%;判定周围淋巴结转移正确率24.62%.MSCT双期扫描影像分期正确率分别为:Ⅰ期93.3%;Ⅱ期85%;Ⅲa期75%;Ⅲb期87.5%;Ⅲc期90%;Ⅳa期75%;Ⅳb期100%.结论 MSCT双期扫描可以对肾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其分期对于指导肾癌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观察
张中华;陈衍智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1-213. 
摘要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及中药配合组(中药+TAE)组,后者在介入治疗前一周开始服用中药,观察治疗前后近期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中药配合组近期有效率(PR+PC)32.5%,TAE组30.6%(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栓塞综合症、严重肝功能损害、肿瘤破裂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中药配合组12/80(15%),TAE组22/76(28.94%)(P<0.05).结论中药+TAE组能明显降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后并发症的发生.
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细胞学评价
陈莉;邹本义;李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3-214. 
摘要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针吸细胞学在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提高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CT引导下,对经皮肺及纵隔穿刺标本行细胞学检查,常规制片,HE染色,光镜下诊断,并与相应活检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肺穿刺141例,细胞学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24例,细胞学确诊率75.89%(107/141).原发纵隔肿物穿刺10例,仅一例确诊.结论 CT引导下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假阴性诊断.
顺铂联合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张霞;吕秀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5-216. 
摘要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28例晚期胃癌病人用DCF方案治疗:顺铂(DDP)40 mg静脉点滴,第1~3天;5-醛氢叶酸钙(CF)100 mg~300 mg静脉点滴,第1~3天;5-氟尿嘧啶(5-FU)500 mg~750 mg静脉点滴,第1~3天;3周为1疗程.结果总缓解率为46.4%(13/28),完全缓解率为3.6%(1/28),部分缓解率为42.8%(12/2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Ⅰ~Ⅱ度发生率为46.4%(13/28),Ⅲ~Ⅳ度发生率17.9%(5/28);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2.8%(12/28),均为Ⅰ~Ⅱ度.其它毒副反应少见.
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
翟立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6-216.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观察
孙德宇;何文贵;陈琦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7-218. 
摘要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病理诊断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其中,鳞癌38例,腺癌12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4例,4 Gy/lf,3次/周,总剂量48 Gy~60 Gy.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剂量66 Gy~70 Gy/7周.结果 60例近期疗效中,13例完全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NC),4例进展.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68.3%(41/60).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恶性蝾螈瘤1例
苏丽丽;吴春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8-218. 
摘要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心理状况及皮质功能变化
陈泽;高彩琴;王桂荣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19-220. 
摘要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体部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47例临床报告
于湧;周助明;常冬姝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0-221. 
摘要 ( 5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评价体部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采用体部伽马刀治疗,治疗时靶区勾画PTV在GTV外扩1 cm.治疗计划根据病灶大小采用单靶点或多靶点照射,50%剂量线覆盖95%以上的PTV范围.治疗单次剂量、总剂量及时间分割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全身状况、周围组织放射敏感性等决定,肿瘤平均直径≤5 cm,50%剂量线覆盖靶区,4 Gy~5 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共照射10次,40 Gy~50 Gy.肿瘤平均直径≥5 cm,50%剂量线覆盖靶区,3 Gy~5 Gy/次,每日1次或隔日1次,共照射10~15次,30 Gy~50 Gy.结果完全缓解CR 6例(12.7%),部分缓解PR 29例(63.2%),总有效率CR+PR为75.9%;AFP均见不同程度的下降,AFP≤2 μg/ml有37例.肝区疼痛33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21例,减轻5例;门脉癌栓5例患者中,有3例消失.结论体部伽马刀可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又避免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副作用少而轻微,因而伽马刀不失为姑息治疗肝癌的一种选择.
吗啡、曲马多硬膜外注入用于乳癌根治术后止痛的观察
刘书一;杨舜;常洪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2-223. 
摘要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小剂量吗啡、曲马多注入硬膜外腔行乳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乳癌根治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M组)20例,曲马多组(T组)20例,观察疼痛缓解程度、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对呼吸功能影响、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持续时间M组优于T组(P<0.05),两组间注药后SBP、MAP、HR变化无明显差异,呼吸功能指标变化M组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吗啡、曲马多硬膜外腔单次注入用于乳癌根治术后镇痛,其效果满意,但吗啡小剂量应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还需谨慎.
残胃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75例报道)
陈夏;曾毅;林庆中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3-225. 
摘要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四顾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表现特征及经治疗后的生存率,为提供今后临床工作参数.方法对我院收治残胃癌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以临床症状特点、手术方式、复发时间及部位、再治疗后存活率等分析.结果本组75例残胃癌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现症状后就诊时,多属于晚期,Ⅲ和Ⅳ期患者占89.3%,复发时间以5~43年之间,平均19.3年,原手术方式,毕Ⅱ式比毕Ⅰ式发生率高,经再治疗后,其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1.3%、13.3%和8%.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根治性手术患者的3年以上存活率明显比姑息切除术高.结论对预防残胃癌发生的措施,要在胃癌手术5年后加强随访或胃镜检查,对残胃癌再治疗根治性手术方法,预防残胃癌还要注意早期发现.通过分析,对临床工作具有意义.
胃肠吻合术治疗胃癌晚期梗阻12例报告
周晓东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5-225. 
摘要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支气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刘长浩;朱佳;孟庆显;姜学东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6-227. 
摘要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肺、支气管平滑肌瘤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6例不同部位肺、支气管平滑肌瘤患者,5例行不同术式手术切除、1例行气管镜下切除.结果 6例患者均完全切除肿瘤,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对于不同部位的肺、支气管平滑肌瘤应采取不同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头颈部晚期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徐成钧;裴云龙;姜力;夏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7-228. 
摘要 ( 4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彻底切除颈部晚期转移癌侵及颈内静脉及颈部皮肤,应用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和胸大肌皮瓣一期重建恢复功能.方法应用颈外静脉21例,颈前静脉11例,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颈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取其皮瓣8 cm×6 cm,19例,7 cm×6 cm,13例.结果吻合的静脉成功30例,失败2例,胸大肌皮瓣一期愈合27例,皮瓣皮缘部分坏死2例,3例皮下感染.结论应用显微镜外科及胸大肌皮瓣技术,重建恢复功能效果可靠.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曲红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29-231. 
摘要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病人的临终护理
高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31-232. 
摘要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临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1998年~2005年肿瘤晚期病人42例,所有病人均实施临终护理.结果实施临终护理的病人均平静安详的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结论临终护理有利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护患关系,体现人的尊严.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王轶慧;王锡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33-237.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鸦胆子油乳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
徐颖扉;陈培丰;朱国猛;林胜友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5, 19(03):  238-240. 
摘要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