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癌情监测
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1—2016年变化趋势
朱云芳, 陈杨, 朱林芳, 石青萍, 成会荣, 任思颖, 文洪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97-10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1
摘要 ( 125 )   PDF (12596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掌握云南省2016年肝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1—2016年变化趋势,为肝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云南省2011—2016年的肿瘤登记数据和相关人口数,采用Excel 2007和IARC发布的IARCcrgTools 2.05软件审核、评估数据,利用SAS 9.4和Excel 2007计算肝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 4.8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95%可信区间(95% CI),以综合分析肝癌发病和死亡等情况。结果 2016年云南省肝癌粗发病率为21.7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21%,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粗死亡率为19.56/10万,占恶性肿瘤的15.37%,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第2位。男性肝癌发病和死亡粗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和截缩率(35~64岁)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发病和死亡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和截缩率(35~64岁)均高于城市地区。云南省2011—2016年肝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3.90%和5.60%;P<0.05);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和城市地区中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4.60%和6.50%;P<0.05);男性中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5.40%,P<0.05),城市地区男性中标死亡率上升趋势较女性大(APC=6.60%和6.20%;P<0.05)。结论 2016年云南省肝癌发病和死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2011—2016年肝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针对肝癌发病和死亡特点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基础研究
miR-182靶向调控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对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贾晓琼, 孙秋颖, 刘晓宇, 信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03-10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2
摘要 ( 153 )   PDF (13887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miR-182靶向调控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功从胶质瘤患者病灶组织中分离出GSCs并予以培养、传代及鉴定,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溶液)、miR-182 mimics组(细胞转染miR-182 mimics)及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无意义序列),细胞转染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iR-182 mimics的转染效率,检测各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及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改变,同时检测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AKT、FOXO3a)表达水平。结果 miR-182 mimics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iR-182 mimics组细胞转染后24、48及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而细胞转染后24、48及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iR-182 mimics组胶质瘤干细胞转染miR-182 mimics后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FOXO3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I3K、p-AKT、FOXO3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R-182可能通过激活活化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而起到增强GSCs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作为临床治疗胶质瘤的新靶点。
乳腺癌照顾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杨敏, 张娇燕, 段丹, 徐兵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10-11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3
摘要 ( 96 )   PDF (12502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乳腺癌照顾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乳腺癌照顾者研究的发展态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数据库,获取乳腺癌照顾者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不同作者、机构、国家及关键词出现频次制作发表柱状图,生成高产作者、高产机构、高产国家及高频关键词表格,利用VOSviewer1.6.15软件对纳入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并生成高产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和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698篇,研究数量整体呈年度上升趋势,作者共来自63个国家,1 350个机构,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最为突出,主要作者形成5个合作团体,不同团体之间合作较少。乳腺癌照顾者研究主题较为集中,其中生活质量、照顾者负担、缓和治疗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结论 乳腺癌照顾者负担逐渐被关注,但缺乏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团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需加强不同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产出高质量研究,为改善乳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生活质量提供指导。
临床研究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机制研究
尹蕾, 杨旭东, 杨悦, 牛星鉴, 周晓平, 姬宏飞, 王一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17-12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4
摘要 ( 134 )   PDF (1433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NLR)与预后关系,阐释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302例NSCLC患者做建模组,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96例患者做验证组。建模组内绘制ROC曲线评价NLR对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治疗前NLR与患者临床指征及预后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组进行验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erum amyloid A,SAA)和中性粒细胞表达;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AA浓度;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NSCLC细胞中SAA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SAA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影响,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建模组ROC曲线显示,治疗前NLR对NSCLC患者复发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679,P=0.013),NLR最佳分界值为2.53;按高、低NLR分组,发现NLR与ECOG评分、病理分期和肿瘤分级有关;低NLR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更长(P<0.01)。总生存期列线图模型对建模组患者3、5年生存率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23和0.625,对验证组3、5年生存率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49和0.705。NLR高的患者肿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度高,SAA高表达(P<0.01);患者血清中SAA浓度显著升高(P<0.01),SAA浓度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1);NSCLC细胞中SA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流式结果显示,SAA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经SAA处理后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 治疗前NLR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风险评价指标;SAA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影响NLR水平。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外阴鳞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预测价值
熊巍, 王丹, 王瑾晖, 张颖, 曹冬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25-13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5
摘要 ( 102 )   PDF (1205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外阴病变活检病理的关系,并探讨NLR能否作为鉴别外阴鳞癌与其癌前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的炎症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20年6月386例因外阴病变进行活检的患者,评估术前NLR与外阴病变的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外阴鳞癌组的平均NLR明显高于外阴上皮内瘤变组。多因素分析表明,NLR升高、年龄和肿瘤大小与外阴鳞癌密切相关,其中NLR升高病理活检为外阴鳞癌的风险最高(OR=4.84,95% CI:4.17~7.14,P<0.001)。ROC曲线提示,从外阴上皮内瘤变检测出外阴鳞癌的NLR分界值为3.01,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67.8%。结论 NLR有望作为鉴别外阴鳞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的生物学标志物,并有助于外阴病变的判断。
Luminal A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健宇, 张显玉, 庞达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31-13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6
摘要 ( 142 )   PDF (11391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从而为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提供筛选指标,最终为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3日—2019年11月1日于我院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治疗的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91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采用RECIST1.1评分评估疗效,根据临床有效情况分为CR+PR组和非CR+PR组,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91例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中临床有效147例(CR+PR组147例)、无效44例(非CR+PR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7.0%。腋窝淋巴结降级率达26.8%(45/168),年龄≤50岁、绝经前状态、雌激素受体(ER)<70%、孕激素受体(PR)<50%及肿块位于外侧象限与患者临床有效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位置及临床分期是影响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取得临床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分布于外侧象限及临床分期为Ⅲ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更易取得临床获益,因此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可进行评估筛选从而提高疗效。
临床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吴哲, 庞亚, 明智, 刘可, 王东, 晏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37-14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7
摘要 ( 97 )   PDF (894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放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软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3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首先,使用AccuContour软件勾画30例鼻咽癌患者的危及器官;然后使用瓦里安Eclipse v13.6计划系统人为手工勾画危及器官;最后将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和手工勾画的危及器官在Eclipse系统上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体积差异、位置差异、重合性差异、相似性差异等参数,评估自动勾画软件的几何精度,验证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结果 以医师手工勾画为基准,AccuContour软件勾画的危及器官与手工勾画相比,小体积的危及器官体积差异较大,达到0.8,但位置差异较小,大体积的危及器官重合性和相似性较大,基本在0.7以上。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某些CT层面与人工勾画相比会有较大差距。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放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软件在鼻咽癌危及器官勾画精度较高,经略微修改可以用于临床工作,能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焦志云, 杜芳, 何玲, 袁保锋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42-14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8
摘要 ( 198 )   PDF (13100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21枚转移性淋巴结,9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全部均行DCE-MRI检查。测量纵隔淋巴结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差异,评价各定量参数值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的Ktrans 、Ve值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Ktrans、Kep、Ve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549、0.816,可知定量参数Ktrans、Ve曲线下面积在0.7以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找出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117 min-1和0.074,Ktra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37%和66.67%,V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79%和90.48%。结论 (DCE-MRI)Ktrans、Ve定量参数可以鉴别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为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光影像与分子分型及其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刘克, 王胜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48-15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09
摘要 ( 107 )   PDF (1158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X光影像的差异,以及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因乳腺肿物住院,且均进行术前乳腺X光摄片,并最终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完整诊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X光影像及术后病理学资料,参照2019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CSCO BC指南)推荐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组间的X光影像差异并探讨病灶X光征像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联系。结果 五组分子亚型的X光影像在腺体分型、肿块类型及肿块边缘特征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三阴型的腺体分型多为散在纤维腺体型(50.0%,18/36);对比其余分子亚型,三阴型多表现为单纯肿块(83.3%,30/36)且肿块边缘光整(52.8%,19/36);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病灶的X光影像在腺体分型、肿块类型及肿块边缘特征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中高分化组,低分化组的腺体分型多为散在纤维腺体型(37.3%,19/51),X线影像多表现为单纯肿块型(52.9%,27/51)且肿块边缘多光整(31.4%,1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边缘特征是X光影像辨别低分化组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V=0.482,P<0.001),其中三阴型低分化组占比(63.9%,23/69)及Luminal A的中高分化组占比(97.2%,72/74)均显著高于其余亚组(P<0.001)。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影像可以一定程度上辨别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能够为乳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提前预测提供影像学依据。
综述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王萌萌, 连洁, 李恒震, 张艳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54-15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0
摘要 ( 95 )   PDF (1244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治疗药物有限,且疗效不佳。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GEP-NENs中进行了初步应用探索。目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GEP-NENs中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在不同GEP-NENs的原发部位中表达有所差异,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D-L1表达程度及免疫细胞浸润对GEP-NENs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能够预测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尚未确定。本文就GEP-NENs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内质网应激在肝癌中的作用
胡启辉, 杜毅超, 贺凯, 付文广, 夏先明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60-16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1
摘要 ( 84 )   PDF (1066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号反应通路。内质网应激时,首先启动生存途径即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而长时间的内质网应激将会启动细胞凋亡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癌与内质网应激密切相关,并且肝癌的肿瘤微环境可使内质网产生应激已得到证实。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的内质网双重作用,内质网应激既可以诱导转化肝癌,又可以抑制肝癌增殖、转移等,故内质网应激为肝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能。本文就以内质网应激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Notch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尹琦, 胡彦建, 崔普泽, 胡彦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65-16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2
摘要 ( 94 )   PDF (1092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otch信号通路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因其高表达相关性,表现为原癌或抑癌基因作用。当肿瘤细胞因外部刺激或细胞内信号影响Notch信号表达后,Notch信号通过与其他细胞信号通路的“串扰”,或直接调控凋亡蛋白,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促进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通过Notch信号通路在各种凋亡途径中的不同作用机制,为Notch信号通路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对直肠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秦伟, 何义富, 常娜, 钱立庭, 黄大兵, 崔亚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70-17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3
摘要 ( 92 )   PDF (897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过程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较高,该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放疗毒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证实,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中及放疗后存在的放射性直肠反应,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构成影响。影响放射性直肠炎的因素较多,主要为体外照射技术、腔内治疗方式、DICRU点剂量、剂量体积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对直肠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放射性直肠毒副反应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向。
Podoplanin-CLEC2活化血小板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铭铭, 岳晨曦, 张梦琳, 黄文娟, 王瑞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74-17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4
摘要 ( 75 )   PDF (1092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odoplanin是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唾液酸样糖蛋白,是血小板C型凝集素样受体2(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 2,CLEC2)的内源性配体。Podoplanin通过CLEC2,可诱导强大的血小板聚集,参与肿瘤进展及癌症相关血栓形成。基于这些发现,抗Podoplanin和CLEC2靶向药物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疗法。本综述将深入讨论Podoplanin-CLEC2活化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就如何开发Podoplanin-CLEC2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研究展开讨论。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明明, 陈晓品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79-18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5
摘要 ( 92 )   PDF (1066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被诊断时多为晚期,传统方案治疗后复发率约为60%、转移率约为30%。而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Recurrent/metastasis HNSCC,R/M HNSCC)患者的治疗手段有限,长期生存率有待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这些患者的总生存期,为HNSCC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及其组合疗法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PARP抑制剂治疗BRCA1/2突变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胡洋, 张清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84-18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6
摘要 ( 106 )   PDF (9299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些年PARP抑制剂成为治疗乳腺癌临床研究新热点,大量研究证实其在BRCA1/2突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获益。本文就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几种PARP抑制剂治疗BRCA1/2突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TTK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秘嘉庆, 秦倩, 马惠涵, 马梅杰, 冯勤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1, 35(2):  188-19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1.02.017
摘要 ( 126 )   PDF (11419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氨酸和酪氨酸激酶(Threonine and tyrosine kinase,TTK)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核心成分,许多研究发现TTK抑制剂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可以与放化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TTK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提示预后。本文对TTK抑制剂及其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和TTK对肿瘤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