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2-28
基础研究
抑癌基因PRDM5在HPV16病毒致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成海燕, 马晶, 冯紫微, 黄可金, 王玉霞, 张云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483-48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1
摘要 ( 85 )   PDF (1682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RDM5表达下降是否是HPV16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机制之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RDM5蛋白及HPV16 E6/HPV18 E6蛋白的表达;HPV16 E6 shRNA质粒转染SiHa细胞后, 应用RT-PCR及 Western blot法检测PRDM5的表达。结果 HPV16/18 E6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中PRDM5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水平低;将HPV16 E6 shRNA3转染SiHa细胞干扰HPV16 E6表达后, 发现SiHa细胞中PRDM5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PRDM5可能介导HPV16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Nultin-3联合顺铂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施俊, 倪小兵, 毛敏, 彭兴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488-49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2
摘要 ( 61 )   PDF (1905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DM2抑制剂Nultin-3联合顺铂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Nultin-3组及Nultin-3联合顺铂组(联合组), 采用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各组Tca8113细胞处理48 h后的增殖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MDM2、p53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联合组处理后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33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aspase-9、Caspase-3及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顺铂组和Nultin-3组(P<0.05);此外, 联合组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顺铂组和Nultin-3组(P<0.05)。结论 Nultin-3联合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Nultin-3通过调控MDM2-p53信号通路并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9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 以达到增强顺铂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 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异体淋巴细胞和自体淋巴细胞序贯局部注射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徐兵, 黄素钦, 吴林岚, 魏建威, 杨晓梅, 赵芝萍, 陈怡, 蒋晓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493-49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3
摘要 ( 52 )   PDF (186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用异体淋巴细胞(Heterogeneic lymphocyte, HL)和自体淋巴细胞(Autogeneic lymphocyte, AL)序贯注射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CC3HF1小鼠作供鼠, 制备异体淋巴细胞(HL);用CB6F1小鼠作受鼠, 在受鼠腹股沟皮下组织内接种Hepa1-6细胞。用冻融法从小鼠血浆提取冷沉淀, 制成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 FG);用FG与HL或AL组合为FG-HL或FG-AL。实验治疗分两个阶段。前阶段(共15 d):用FG-HL注射到受鼠荷瘤组织表面(实验组);用FG-磷酸盐缓冲液(FG-PBS)同法注射受鼠作对照组。而后检测两组受鼠的脾淋巴细胞杀瘤细胞率和脾淋巴细胞、CD8+T、NK细胞数量等免疫学指标。后阶段(共10 d):从实验组、对照组中随机选出部分受鼠, 取淋巴细胞(AL)组成FG-AL分别注射到本组其余受鼠的荷瘤组织表面;治疗后剥出受鼠体内肿瘤, 比较两组的瘤体积和抑瘤率。结果 前阶段治疗后, 实验组受鼠AL的杀瘤细胞率(26.70±7.22)%明显高于对照组AL的相应值(5.70±2.68)(P<0.01);实验组受鼠脾淋巴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两阶段治疗结束后, 实验组受鼠的瘤平均体积(1.20±0.33)cm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瘤平均体积(2.05±0.37)cm3(P<0.01);实验组的抑瘤率为41.5%。结论 肿瘤局部注射FG-HL, 再注射FG-AL可明显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 有望成为一种抗肿瘤生物疗法。
UHRF1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卞秀森, 李光, 关欣宇, 张伊, 狄畅, 马璨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498-50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4
摘要 ( 60 )   PDF (163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泛素样含PHD和环指结构域1(Ubiquitin 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 UHRF1)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细胞的增殖、自噬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TCGA)检测UHRF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腺癌细胞系(PC-9、A549和H1299)以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UHRF1的表达。转染UHRF1-shRNA后, 采用CCK-8、克隆形成以及Ki-67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记检测自噬相关LC3-I/II、Beclin-1蛋白以及增殖相关蛋白CDK6、Rb和PCNA蛋白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敲除UHRF1后A549细胞中对于自噬小体的影响。结果 在肺腺癌患者组织中UHRF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而相对于正常的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H1299中UH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 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表明沉默UHRF1能够降低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生长效率。Ki-67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敲除UHRF1后A549细胞增殖能力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此外我们发现, 敲除UHRF1导致CKD6和PCNA蛋白水平相对于Control-siRNA组表达升高, 而Rb蛋白表达下调。我们同时还发现, 沉默UHRF1后能够提高LC3-II/LC3-I的比例, 诱导Beclin-1的表达上调。沉默UHRF1促进A549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结论 UHRF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 沉默UHRF1能够发挥抑制增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自噬产生的。
紫云英苷通过抑制HIF-1α诱导的糖酵解途径发挥抗卵巢肿细胞作用的研究
宋玲, 付琼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03-50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5
摘要 ( 71 )   PDF (2373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紫云英苷在2 D及3 D细胞培养条件下对人卵巢癌OVCAR-8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云英苷在2 D培养水平对OVCAR-8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采用3 D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紫云英苷在3 D培养水平对OVCAR-8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紫云英苷对OVCAR-8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采用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检测紫云英苷对OVCAR-8细胞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cell lymphoma 2)、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和cleaved-caspase-3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Glut(Glucose transporter)1、Glut3、HK2(Hexokinase 2)、PDK(Pyruvate dehydrogenase lipoamide kinase)1、PDK3以及HIF(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HK2活性。结果 4~100 μmol/L紫云英苷在2 D培养条件下对OVCAR-8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关系(P<0.05);紫云英苷可在3 D培养条件下明显抑制OVCAR-8细胞增殖(P<0.05);同时, 紫云英苷可明显抑制OVCAR-8细胞迁移能力。此外, 紫云英苷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 且紫云英苷处理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均可抑制Bcl2、Glut1、Glut3、HK2、PDK1和PDK3蛋白的表达, 增加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并抑制3 D培养诱导的HIF-1α的蛋白表达, 此外, 紫云英苷在2 D 培养条件下可抑制HK2活性, 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P<0.05)。结论 紫云英苷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对卵巢癌OVCAR-8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诱导的糖酵解通路以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
miR-219调控PRKCI表达在舌鳞状细胞癌中作用和机制
王蕾, 姜寰宇, 宋凯镔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10-51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6
摘要 ( 61 )   PDF (1840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RKCI与miR-219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对舌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验证, 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外源过表达miR-219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转染的PRKCI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在过表达miR-219的稳转细胞系中再过表达PRKCI, 利用MTT法、细胞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析PRKCI对miR-219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逆转效果。通过qRT-PCR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RKCI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PRKCI和miR-219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得到miR-219下游靶基因为PRKCI。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219能够降低野生型PRKCI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活性。此外q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也显示miR-219能够下调PRKCI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MTT结果显示过表达PRKCI能够逆转miR-219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效应, 进一步通过细胞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证明PRKCI过表达能够逆转miR-219对T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抑制效应。结论 miR-219通过直接靶向PRKCI、负调控PRKCI的表达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iR-219与PRKCI的表达呈负相关。
TRAP1在食管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于芳, 赵培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15-51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7
摘要 ( 52 )   PDF (1616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在人食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人食管癌组织中TRAP1和S100A8的表达水平。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中建立稳定下调TRAP1的细胞系, 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AP1的下游基因E-Cadherin、N-Cadherin和S100A8的表达水平。结果 TRA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5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7%), 并与S100A8具有一致性(χ2=4.141, P<0.001)。得到稳定下调TRAP1的细胞系KYSE150-TRAP1, 与对照组细胞系KYSE150-control相比, KYSE150-TRAP1细胞系中TRAP1的表达水平下调85%(P<0.05), 细胞的转移能力降低46%(P<0.05), 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变化;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19%(P<0.05), S100A8的表达水平下降39%(P<0.05)。结论 TRAP1在食管癌组织中过表达, 并通过调控S100A8的表达促进食管癌的转移。
临床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亚龙, 吕章艳, 张帆, 冯小双, 魏锣沛, 李鑫, 温艳, 高禹舜, 薛奇, 高树庚, 谭锋维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20-52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8
摘要 ( 92 )   PDF (223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文献数据库。截至2018年10月, 共检索获得123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 摘录研究基本信息、HPV检测方法、肺癌患者、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等指标。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 评价HPV感染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利用Q检验和I2统计量评价异质性, 利用Egger's和Begg's法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1篇(亚洲地区9篇, 欧洲地区和美国2篇), 纳入肺癌患者1501例。使用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 HPV感染与肺癌预后无统计学关联, 合并HR=0.90, 95% CI:0.71~1.13。针对肺癌病理亚型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提示, HPV感染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无HPV感染肺腺癌患者, 合并HR=0.65, 95% CI:0.49~0.85。通过依次剔除纳入的研究, 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无统计学变化。Egger's检验(P=0.708)和Begg's检验(P=0.784)的结果提示, 本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HPV感染与肺腺癌患者预后可能相关, 未来仍需更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HPV感染和肺腺癌的关联及其背后的机理机制。
Pim-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胡小军, 李霄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27-53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09
摘要 ( 64 )   PDF (197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Pim-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122例PHC、相应的癌旁及85例正常肝组织中Pim-1蛋白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Pim-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Pim-1表达水平对PH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Pim-1蛋白在PHC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88.5%,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3.0%)和正常肝组织(69.4%)(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 Pim-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术前肝功能较差、肿瘤数目较多、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且TNM分期较高(P<0.05)。生存分析提示与Pim-1高表达组患者相比, 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 高表达Pim-1蛋白是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Pim-1在PH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与PHC的临床进展和患者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过表达提示PHC患者的预后较差。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和Th1/Th2不均衡表达预测宫颈癌变进程的研究
付艳丽, 余杨, 卫玮, 邹晶晶, 孙翔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33-53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0
摘要 ( 67 )   PDF (190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不同宫颈局部微环境的表达差异, 探讨其预测宫颈癌变的可能性和意义。方法 将339例HR-HPV持续感染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两组, 以HPV阴性且细胞学检查为正常宫颈的40例作为对照, 采用PCR荧光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宫颈分泌物HPV-DNA以及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 以TNF-ɑ/IL-10比值作为衡量Th1/Th2免疫平衡的指标, 对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宫颈癌预测指标。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HR-HPV DNA、IL-2、IL-4、IL-6、IL-10、IFN-γ、TNF-ɑ、TNF-ɑ/IL-10在CIN和宫颈癌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变的危险因素, 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仅IL-10、IFN-γ、TNF-ɑ、TNF-ɑ/IL-10是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检验Nagelkerke R2=0.982, 对CIN的预判率为99.5%, 宫颈癌的预判率为100.0%, 总的正判率为99.7%, 提示拟合效果好, 预测准确度高。结论 CINⅠ和CINⅡ有Th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 但不影响Th1/Th2平衡, CINⅢ阶段Th1/Th2失衡, Th2优势表达促进宫颈癌发生, 基于预测宫颈癌变的回归模型, 局部免疫失衡造成的宫颈免疫抑制微环境是HR-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变的关键环节, 与HR-HPV DNA无关。
胃癌组织中miR-320a和CYLD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唐淑丽, 何匡邦, 张纯慧, 程佳楠, 张艳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38-54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1
摘要 ( 79 )   PDF (2365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miR-320a和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CYLD)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术的4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非肿瘤胃粘膜组织,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20a和CYLD mRNA表达水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YLD蛋白表达, 分析miR-320a和CYLD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7±0.09)、(0.91±0.23), 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0.15), (1.56±0.42),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非肿瘤组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78, 29.113, P<0.001);CYLD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3.48%与癌旁非肿瘤组织73.91%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4, P=0.003);miR-320a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5.859, 13.742, P<0.05);YLD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7.725, 59.323, P<0.05)。miR-320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0.36±0.56)(95% CI:19.252~21.462)与miR-320a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8.29个月95% CI:27.158~29.412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67, P<0.001);CYLD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70个月95% CI:16.599~18.796个月)与CYLD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6.74个月95% CI:25.474~27.997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87, P<0.001);miR-320a和CYLD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9.01个月95% CI:26.831~28.946个月)与非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13个月95% CI:17.214~19.568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0, P<0.001)。肿瘤组织miR-320a与CYLD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07, P<0.001);miR-320a低表达、CYLD阴性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9、2.180、1.561、1.719、1.608, 95% CI:1.141~3.295, 1.252~3.796, 1.014~2.403, 1.115~2.650, 1.097~2.357, P<0.05)。结论 miR-320a和CYLD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降低, 与疾病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是潜在的胃癌诊断及治疗新靶点。
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肖洪伟, 陈升, 王艳良, 苏学良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45-54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2
摘要 ( 58 )   PDF (1625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180例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90例作为观察组, 另9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T1期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记录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分析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局切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96, 0.358;P=0.344, 0.55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接受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距肛缘距离≤8 cm直肠癌T1期患者可获得与根治术相似的预后收益, 且有助于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局切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临床应用
超细鼻胃镜在消化道狭窄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田洋, 吴华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50-55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3
摘要 ( 59 )   PDF (1739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细鼻胃镜在消化道狭窄性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60例鼻胃镜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狭窄性病变中的通过率、狭窄下方病变检出率及内镜下治疗的情况。结果 在102例诊断性检查中, 鼻胃镜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狭窄中的通过率分别为76.92%、50.00%、88.00%;在镜身可顺利通过狭窄病变的病例中, 狭窄下方新病变检出率分别为8.89%、0、27.78%。利用鼻胃镜共完成58例消化道狭窄相关内镜下治疗, 其中46例镜身可通过狭窄病变, 通过率为79.31%。结论 在标准胃肠镜无法通过的消化道狭窄相关疾病中, 超细鼻胃镜可以显著提高内镜下诊断的完整性、准确性, 还可以用于消化道狭窄性病变的内镜下治疗。
综述
远程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及前景
迪娜·木拉力, 胡昕 综述, 加孜那·托哈依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55-55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4
摘要 ( 64 )   PDF (1357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癌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也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在肺癌的规范诊疗和管理等方面仍有不足。而远程医疗有别于传统医疗模式, 可采用现代设备及技术对医疗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 采用统一合理的标准从高危人群中筛查肺癌患者, 联合专家做出诊治方案, 并进行肺癌患者的管理及随访, 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精准治疗及综合管理, 方便于基层、个人的诊疗过程和健康管理。本文对远程医疗在肺癌的诊断、分级诊疗、移动医护服务、健康管理和随访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阚钧, 周岱翰 综述, 张恩欣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58-56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5
摘要 ( 78 )   PDF (1748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 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肿瘤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其五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寿命得到延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肿瘤本身发生发展过程会累及到其他系统,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 如化疗、放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会导致患者其他系统出现相应的病变, 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系统。再者,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 也有患者同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本文综述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共同分子机制、临床上两者合并的治疗、共同危险因素的干预等三个方面, 并提出展望。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顾琦晟 综述, 李继坤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62-56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6
摘要 ( 59 )   PDF (195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活性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作为清除线粒体基质中超氧阴离子的抗氧化酶, 对维持线粒体的氧化还原稳态、保护线粒体DNA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MnSOD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不一, 同时具有抑癌和促癌双面功能, 但其功能转换机制仍不明晰。本文拟探讨MnSOD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对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主要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结肠癌中相关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
艾廉杰 综述, 朴大勋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67-57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7
摘要 ( 58 )   PDF (1711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 且尚未完全阐明。结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预后差, 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 广泛参与人类体内的各种生物学活动, 尤其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意义显著。锌指蛋白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来锌指蛋白与结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秦文艳 综述, 卢艳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71-57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8
摘要 ( 88 )   PDF (1754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宫颈癌主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是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转移是由淋巴结微转移发展而来, 然而淋巴结微转移通常被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检测忽略, 未能发现的微转移有可能导致复发。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娟 综述, 张澍田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 32(6):  575-57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6.019
摘要 ( 54 )   PDF (161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属于CDC14s家族的一种双特异性磷酸酶, 对肿瘤的早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确定。本文通过对目前研究结果的回顾, 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侵袭迁移、CDKN3突变体及其亚细胞定位四个方面对CDKN3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为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从而促进CDKN3临床转化应用, 提高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