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2-28
基础研究
Notch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
罗干, 易超,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 徐林, 尹继炜, 丁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1-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1
摘要 ( 77 )   PDF (2307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Notch信号通路成员在胰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10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存在差异表达的成员,并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加以验证;利用携锯齿2(Jagged 2,JAG2)基因siRNA片段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胰腺癌原代细胞构建JAG2基因阻遏表达胰腺癌细胞株,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侵袭小室实验法观察与分析该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共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51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41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93个;Notch信号通路中存在差异表达的为JAG2(上调表达8.20倍)、NOTCH1(上调表达3.74倍)、HES1(上调表达3.27倍)、NOTCH2(上调表达3.16倍);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与对照组相比,JAG2基因阻遏表达胰腺癌细胞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经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细胞周期示JAG2基因阻遏表达胰腺癌细胞株的凋亡与S期阻滞明显增强;侵袭小室侵实验结果示JAG2基因阻遏表达胰腺癌细胞株袭转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部分成员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且阻遏该成员表达可影响胰腺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
胃癌患者FHIT、hMLH1、p16、RAR-beta、Reprimo和TIMP3基因的甲基化研究
白玉贤, 马仲娟, 苏颖玲, 慕安国, 谢蕊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8-1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2
摘要 ( 52 )   PDF (217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人mut1同源物(hMLH1)基因、p16基因、维甲酸受体(RAR)-beta(RAR-beta)基因、Reprimo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在胃癌及相应的癌旁对照组织中甲基化状态。方法 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42例临床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及42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FHIT基因、hMLH1基因、p16基因、RAR-beta基因、Reprimo基因和TIMP3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之间各基因的平均甲基化率分别为:FHIT基因(1.50%,1.36%)、hMLH1基因(4.77%,0.48%)、p16基因(9.63%,10.36%)、RAR-beta基因(4.75%,4.17%)、Reprimo基因(9.71%,3.76%)与TIMP3基因(18.34%,14.06%)。癌旁对照组织与胃癌组织的Reprimo基因的平均甲基化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患者Reprim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癌中Reprimo基因启动子区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岛中存在甲基化现象。Reprimo基因的高甲基化率可以作为胃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以便早期发现胃癌。
抑癌基因DKK2抑制儿童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袁桂霞, 李岩, 冯婉琪, 夏小娟, 李旭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14-2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3
摘要 ( 55 )   PDF (2394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调控因子DKK2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儿童肾母细胞瘤细胞SK-NEP-1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RT-PCR、q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分析DKK2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将DKK2过表达的SK-NEP-1细胞设定为实验组(DKK2组),空白对照质粒组设定为对照组(Vector组),分别转染pcDNA3.1(+)-Flag-DKK2质粒(实验组)和pcDNA3.1(+)-Flag-Vector质粒(对照组)至SK-NEP-1细胞系,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DKK2的过表达;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实验分析DKK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验证DKK2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裸鼠成瘤实验验证DKK2体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qRT-PCR、WB及免疫组化分析DKK2对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肾上皮组织相比,DKK2 mRNA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细胞和组织中的中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100%),转染后24、48、72h实验组细胞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同时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明显受到抑制(31.11±2.14)%(P<0.05);流式细胞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P<0.001),实验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KK2后裸鼠肿瘤和体积大小明显降低(P<0.001);过表达DKK2后,active-β-catenin及下游的基因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 DKK2在人皮肤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拮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肾母细胞瘤的机制。
miR-129通过靶向SEPHS1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陈冲, 王建, 杨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21-2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4
摘要 ( 68 )   PDF (1920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129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骨肉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检测miR-129 miRNA和SEPHS1的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EPHS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体外培养的MG-6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miR-129,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miR-129对MG-6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Western blot和Hoechest染色检测MG-63的凋亡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miR-12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通过建立miR-129过表达或敲低的体外模型,确定miR-129模拟物和抑制物浓度为50nM和200nM时过表达和敲低的效果最佳。通过软件预测miR-129和SEPHS1具有结合的可能,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进一步确定了miR-129和SEPHS1的结合关系。通过Western blot和Hoechest试验,发现敲低miR-129可以显著抑制MG-63的活性,加速MG-63的凋亡。结论 miR-129可能通过与SEPHS1结合,在调节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进程中起关键作用。
临床研究
肝癌伴抑郁患者血清CRP、hs-CRP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赵凤娟, 王琪, 任贇虹, 韦珏伶, 黎乐群, 赵新华, 唐娟, 游雪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27-3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5
摘要 ( 53 )   PDF (2158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郁对肝癌肝切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251例,术前3天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亚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D)、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9-item patients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对患者进行抑郁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95)和无抑郁组(n=15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hs-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抑郁组患者的血清CRP、hs-CRP、ALT、AST水平均高于无抑郁组(P<0.05)。随访3.5年结果显示,164例(抑郁组65例,无抑郁组99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47例(抑郁组22例,无抑郁组25例)死亡,抑郁组患者DFS、OS均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BCLC分期、抑郁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CRP、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DFS、OS与血清CRP、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可能介导血清CRP、hs-CRP水平升高,维持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导致肝功能损伤加重,ALT、AST水平升高,进而对肝癌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意义
张凤春, 江莺, 刘照南, 闫宁宁, 崔洪全, 徐迎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34-3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6
摘要 ( 58 )   PDF (2254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不同系统性炎症性评分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的短期及长期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LR、PL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差异显著性,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结果 高NLR和高PLR组患者年龄大、GPS高、肿瘤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多、TNM分期晚(P<0.05)。高NLR组切缘阳性比例高(P<0.05)。高NLR和高PLR组患者术中需要输血比例明显高于低NLR和低PLR组(P<0.05),高NLR组具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PS、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浸润、NLR和PLR均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相关(P<0.05);高NLR组和高PLR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低NLR和低PLR组(P=0.018和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PS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和P=0.002)。结论 术前系统性炎症性评分指标NLR、PLR是影响胃癌围手术期临床转归的预后因素,建议可与临床常规应用的其他预后指标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
PD-L1蛋白与CD8+TILs联合检测在可切除肺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马健力, 张明辉, 姬宏飞, 徐向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40-4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7
摘要 ( 57 )   PDF (2168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PD-L1表达在可手术切除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DC)中的预后作用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PD-L1联合CD8+TILs表达对可切除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104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灶标本PD-L1、CD8+TILs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细胞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38.5%(40/104),CD8high TILs的阳性率为44.2%(46/104)。CD8high TILs与早期可切除ADC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2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和CD8high TILs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关,可作为判断可切除AD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术后标本PD-L1表达及CD8high TILs浸润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该研究对于可手术切除ADC患者中针对PD-1/PD-L1途径的免疫疗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孕激素及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HER-2受体与钼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马质莹, 尚乃舰, 蔡妙田, 沈阳, 姜智允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47-5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8
摘要 ( 49 )   PDF (171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钼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征象与HER-2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收治入院的111例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钼靶检查,术后病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分别统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影像学相关特征。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影像学相关征象与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 111名患者中HER-2阳性患者34名,淋巴结转移情况、肿块是否伴钙化、肿块边缘情况、钙化的有无、钙化形态、血管是否增粗与HER-2过表达相关(P<0.05)。三阳性乳腺癌患者钼靶更容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肿块伴钙化或单纯钙化、边缘出现毛刺、颗粒样钙化、血管增粗的形式。结论 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钼靶中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是否伴钙化、肿瘤边缘、钙化有无、钙化形态及周围血管增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ER-2表达情况,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的影像学表现推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特征,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方向。
COL5A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杨洪波, 石洁, 叶勇, 李文成, 邓兆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52-5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09
摘要 ( 40 )   PDF (1368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OL5A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洪湖市人民医院膀胱癌患者144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COL5A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COL5A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0.05);膀胱癌组COL5A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0.05);COL5A2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TMN分期、病理学分级、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复发有关(P<0.05),且TMN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肿瘤最大径≥5cm、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有复发,COL5A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COL5A2阴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COL5A2阳性组(P<0.05)。结论 COL5A2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增加,其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COL5A2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临床应用
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疼痛的影响
刘仲阳, 袁欣, 周文, 李晓亮, 樊立茂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57-6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0
摘要 ( 41 )   PDF (1779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微创小切口手术组各80例,常规手术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治疗,微创小切口手术组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对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FEV1)检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酶联免疫法检测应激激素如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皮质醇(Cortisol,Cor)、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微创小切口手术组VC、FEV1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GH、Cor水平、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IL-8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2015—2017年哈尔滨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征分析
李诚, 兰莉, 杨超, 张婷婷, 王蕊, 林琳, 田文静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62-6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1
摘要 ( 62 )   PDF (1535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描述2015—2017年哈尔滨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现状,为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系统”收集哈尔滨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对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布进行描述。结果 2015—2017年间哈尔滨市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7379例,死亡病例49450例。哈尔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43.5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1.76/10万,死亡率为155.62/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9/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肝癌,死亡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结论 哈尔滨市恶性肿瘤负担较重,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
综述
植物化学物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常晓霞 综述, 宋冰冰, 刘家仁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67-7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2
摘要 ( 64 )   PDF (245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肿瘤治疗的三种主要方法中,化学药物治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这些药物大多数都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天然植物化学物作为化疗增敏剂已被应用到癌症治疗中。这些天然植物化学物不仅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还可以降低其耐药性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本文对天然植物化学物在化学药物疗法中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Wnt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丁界先, 张津, 陈永刚, 王兴文 综述, 王栓科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73-7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3
摘要 ( 53 )   PDF (1945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介导组织癌变的关键通路。因此,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求有效诊治手段提供有力帮助。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研究进展
张宝 综述, 郑志超 校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78-8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4
摘要 ( 62 )   PDF (1718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标准胃癌D2根治术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对于特定患者选择性地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D2+)手术可能提高其生存期。D2联合No.8p﹑No.10﹑No.12b﹑No.13﹑No.14v﹑No.16a2/b1组淋巴结清扫,可能会导致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建议,特定患者可以适当进行D2+根治术,但应该在有足够临床经验的医学治疗中心进行。
脂肪肉瘤潜在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邢志超 综述, 麦威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82-8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5
摘要 ( 50 )   PDF (2215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是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 sarcoma,STS)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放、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远处转移、不可切除性脂肪肉瘤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LPS分子靶向治疗的广泛深入研究,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新出现的LPS作用靶点包括受体类如酪氨酸激酶受体AXL、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核输出受体XPO1(Exportin-1)、蛋白/酶类如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双特异性酪氨酸(Y)磷酸化调节激酶1B(Dual-specificity tyrosine(Y)phosphorylation-regulated kinase1B,DYRK1B),信号通路类如SRC/FAK/RHO/ROCK等,它们的抑制在临床前研究中都展现出了良好的抗LPS前景,现将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SNP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智慧 综述, 张静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87-9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6
摘要 ( 50 )   PDF (207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放射治疗是肺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在对部分患者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影响了疗效。因此识别可能发生RILI的高风险患者从而采取措施干预或监测非常重要。尽管这种个体差异经常由临床和剂量学解释,但遗传因素也影响RILI的发生。目前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RILI的相关研究已有相关报道,这些特定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或可成为RILI重要预测因素,进而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攀, 张迪 综述, 戴晓波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1):  92-9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1.017
摘要 ( 95 )   PDF (206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和(或)区域复发是鼻咽癌初次根治性放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也是临床上现存的治疗难题。再程放疗是复发鼻咽癌挽救治疗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复发鼻咽癌体外放射治疗(包括常规二维、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近距离放疗、质子和重离子放疗的相关文献,归纳了不同放疗方法的优缺点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