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2-28
癌情监测
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析
文洪梅, 陈杨, 石青萍, 任思颖, 高娇, 秦明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485-49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1
摘要 ( 146 )   PDF (12259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云南省2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计算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和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并按地区(城市/农村)、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212.97/10万,中标率为153.45/10万,世标率为149.38/10万,累积率(0~74岁)为16.97%。男性发病率(227.23/10万)高于女性(198.27/10万),城市发病率(224.56/10万)高于农村(202.01/10万)。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宫颈癌。恶性肿瘤死亡粗率为127.26/10万,中标率为86.67/10万,世标率为85.64/10万,累积率(0~74岁)为9.85%。男性死亡率(157.09/10万)高于女性(96.41/10万),农村标化死亡率(中标率86.01/10万,世标率84.94/10万)与城市差别不大(中标率87.55/10万,世标率86.63/10万)。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论 云南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处于较低水平,全面推进和进一步规范全省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扩大重点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将是云南省癌症防控重点。
福建省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相智声, 马晶昱, 钟文玲, 陈铁晖, 林永添, 江惠娟, 周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491-49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2
摘要 ( 112 )   PDF (8703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福建省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理与评估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登记数据。将符合标准的数据根据性别、年龄和部位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6年福建省户籍人口,估计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结果 据估计,2016年福建省新发恶性肿瘤107 498例,死亡61 872例。全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6.72/10万,中标率210.24/10万。全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5.03/10万,中标率113.90/10万。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是福建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福建省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结论 目前福建省癌症负担较重,应加强对肺癌、胃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江苏省盐城市2008—2018年消化道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孙晓凯, 刘付东, 梁季, 郑春早, 周金意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495-49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3
摘要 ( 108 )   PDF (1034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江苏省盐城市消化道肿瘤流行特征,评价近年来消化道肿瘤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消化道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盐城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及人口资料,应用WHO推荐方法计算消化道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等指标。结果 2008—2018年盐城市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分别为19.00/10万、18.10/10万和4.22/10万,占癌症总死亡的41.32%。食管癌粗死亡率、标化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49%、-4.97%和-6.39%,P<0.01);胃癌粗死亡率、标化率和早死概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47%、-5.64%、-6.11%,P<0.01);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有上升趋势(APC=6.18%,P<0.01),男性标化率和早死概率有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08%、5.02%,P<0.01),女性标化率和早死概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8—2018年盐城市消化道肿瘤死亡率较高,胃癌、食管癌死亡呈下降趋势,男性结直肠癌有明显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早诊早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肝癌死因分析
白明宇, 陈丽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00-50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4
摘要 ( 88 )   PDF (832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肝癌死亡情况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营口市肝癌的防控规划提供最基本信息和依据。方法 计算肝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减寿率等有关指标。计算和编制去死因简略寿命表,并分析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因肝癌死亡人数为566人,年均粗死亡率为25.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24/10万,位列死因顺位第2位。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80,P<0.001)。在2015—2019年各年份男性的肝癌死亡率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肝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地区居民因肝癌死亡所产生的PYLL和AYLL分别为6 134人年和10.84年。其中男性PYLL和AYLL明显高于女性。去肝癌可增加期望寿命均为正值,显示肝癌对于营口市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有一定影响。结论 肝癌对营口市城市居民健康的威胁很大,且出现低龄化趋势,亟需采取科学防癌措施,降低肝癌死亡率。
基础研究
丹参酚酸B调控ROS抑制大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郭飘婷, 闵丽, 陈建军, 汪鑫, 倪思忆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04-51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5
摘要 ( 107 )   PDF (1390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验证丹参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抑制人大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一步通过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HCF-116,分成HCT-116组、HCT-116+H2O2组、HCT-116+SalB组、HCT-116+SalB+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分组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SalB对HCT-1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1);SalB、H2O2促进HCT-116细胞内ROS生成(P<0.01),ROS清除剂NAC预处理可清除由SalB产生的ROS(P<0.01);SalB抑制HCT-116细胞增殖(P<0.01)并促进其凋亡(P<0.01),该作用可被NAC部分逆转(P<0.05);SalB引起HCT-116细胞G0/G1周期阻滞(P<0.01),NAC预处理完全逆转SalB导致的周期阻滞(P<0.05)。结论 SalB可通过增加HCT-116细胞内ROS水平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甲基化修饰抑癌基因MSX1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王灿, 罗茜, 罗焱, 刘素桃, 余音, 刁庆春, 黎智, 李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11-51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6
摘要 ( 110 )   PDF (14527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SX1在黑色素瘤细胞系和组织中表达和甲基化及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迁移/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MSX1在黑色素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PCR分析MSX1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甲基化;分别转染pcDNA3.1(+)-Flag-MSX1质粒(实验组)和pcDNA3.1(+)-Flag-Vector质粒(对照组)至A375细胞;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SX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RT-PCR验证MSX1对上皮间质转化及下游相关标志物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MSX1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色素痣组织和细胞相比,MSX1 mRNA和蛋白在黑色素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1);MSX1甲基化水平表达上调,其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色素痣组织。过表达MSX1后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P<0.001),而上皮间质转化及下游相关标志物表达受到抑制。过表达MSX1能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 MSX1在黑色素瘤组织中表达下调,能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黑色素瘤的进展。
促进乳腺癌增殖转移和肿瘤干细胞特征的研究
牛明, 于歌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18-52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7
摘要 ( 101 )   PDF (1191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Gankyrin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研究Ganky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在BT549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过表达和敲减Gankyrin基因后,利用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转移和肿瘤干细胞的比例。结果 通过数据库分析显示Gankyrin在乳腺癌组织表达较高(P<0.01),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1)。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ankyr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低(P<0.01)。通过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和敲减Gankyrin基因后,表明Gankyrin具有促进乳腺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能力,可以维持乳腺癌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征(P<0.01)。结论 Gankyrin在乳腺癌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可能作为乳腺癌肿瘤标记物。
综述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白怡冰, 杨佳妮, 方琳, 张艳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24-52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8
摘要 ( 124 )   PDF (12702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约10%的GIST患者分子检测无KIT/PDGFRA基因突变,称为野生型GIST。根据是否有琥珀酸脱氢酶B(SDHB)表达缺失,野生型GIST可分为SDH缺陷型和非SDH缺陷型,SDH缺陷型包括无综合征相关性、Carney三联征相关性及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相关性GIST;非SDH缺陷型包括BRAF突变、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K/N-RAS突变及四重野生型GIST等。野生型GIST的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原则均与KIT或PDGFRA突变的GIST有较大差异。本文就野生型GIST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处理态度和诊疗现状
李云雪, 王刚, 孙备, 左倩, 武林枫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30-53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09
摘要 ( 139 )   PDF (11300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虽以惰性居多,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并不少见,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也意味着死亡率增加和复发风险的提高,甲状腺手术前应使用彩超充分评估颈部淋巴结的状态,对直径较大的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抽吸(Echo-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the lymph node,LN-FNA)或联合测定洗脱液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怀疑远处转移或肿瘤浸润性生长时可联合CT、PET-CT或磁共振检查。建议临床医生在有技术保证的前提下对术中冰冻为阴性的cN0患者行单侧的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CND),对术中冰冻为阳性的cN0患者行双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降低患者复发率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按照指南评估患者术后是否需行放射性碘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治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影像学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研究进展
刘红, 鲁海玲, 蔡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35-53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0
摘要 ( 98 )   PDF (1158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可以降低乳腺癌分期、缩小肿瘤,甚至使病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各有差异,所以及时准确评估NAC疗效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重点。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乳腺钼靶、超声、PET-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广泛用于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估,且每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就常规影像学检查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NA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恶性肿瘤社区随访模式的研究进展
李建昕, 沈彬杰, 王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40-54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1
摘要 ( 89 )   PDF (921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恶性肿瘤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社区恶性肿瘤随访工作对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日益重要。本文对国内外社区恶性肿瘤随访模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社区恶性肿瘤随访模式的研究现状、特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国内社区恶性肿瘤随访模式研究的思考,以及对实践的启示。
湖南省口腔癌早诊早治项目设计概要
肖海帆, 颜仕鹏, 曹世钰, 李娜, 许可葵, 邹艳花, 邓红玉, 杨雯娟, 石朝晖, 廖先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44-54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2
摘要 ( 88 )   PDF (964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癌为湖南省的特色癌种,其男性发病率位居湖南省第八位,且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鉴于此,湖南省于2019年正式开展口腔癌早诊早治项目,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牵头,湖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为技术管理单位,借助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向街道或居委会全面铺开实施。本项目以长沙市五辖区(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和岳麓区)、湘潭市两区(雨湖区和岳塘区)和岳阳市岳阳楼区为具体实施地点,以40~69岁的本地居民为筛查对象,首先对社区健康人群进行高危风险评估,评估为高危后接受临床筛查,临床筛查目标例数为10 000例。临床筛查主要以视诊结合触诊进行,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并给予治疗建议和跟踪随访。湖南省对高发区县开展口腔癌早诊早治项目,通过项目影响力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干预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通过临床筛查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对降低口腔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iTRAQ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敏, 刘莉萍, 张玲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49-55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3
摘要 ( 97 )   PDF (11456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尤其在肿瘤相关领域备受关注,其突出优势为测定蛋白范围广泛、分析结果可靠、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等。大量文献也表明,iTRAQ技术在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标志物筛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以及肿瘤治疗预后探索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大规模定量生物学时代,iTRAQ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消化道肿瘤的相关机制研究中越来越不可或缺。因此本文对iTRAQ技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左蕊, 金路, 刘丽, 刘小嘉, 赵鹏宇, 向小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54-55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4
摘要 ( 110 )   PDF (1379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上调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miR-409-3p属于microRNA家族的一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409-3p,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和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其可能作为新的循环标志物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原发性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石琳娜, 隋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60-56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5
摘要 ( 115 )   PDF (11903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发性肝细胞癌常常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疾病发现时常常已经丧失手术机会,全身治疗效果相对不理想。直到2015年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临床研究陆续公布结果,为肝癌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Nivolumab及Pembrolizumab相继获批用于肝癌二线治疗,免疫联合治疗在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免疫治疗过程中也出现超进展、免疫耐受等棘手问题,本文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种类及免疫联合治疗等角度介绍了原发性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原发性肝细胞癌免疫疗法在免疫治疗的超进展、冷热肿瘤转换以及效果预测等方面的潜在挑战。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荣迪, 李学东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65-57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6
摘要 ( 100 )   PDF (13420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膀胱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虽然手术结合化疗和放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而且,膀胱癌的确切机制和关键调节因子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表达失调,对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非编码RNA可作为膀胱癌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综述旨在总结近期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表明了包括miRNA、lncRNA、circRNA在内的三类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调控机制,以及它们作为临床诊断或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
外泌体与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宋家羽, 冯越, 王棹, 张云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71-57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7
摘要 ( 98 )   PDF (11569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妇科恶性肿瘤是影响女性健康、降低女性生活质量的恶性疾病,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大多数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很多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与患者初次诊断时间呈正相关,所以其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积极参与了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此外泌体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就外泌体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标志物及其对临床治疗中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进行综述。
乳腺癌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袁瑶, 周显礼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 34(6):  576-58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20.06.018
摘要 ( 112 )   PDF (11711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腋窝淋巴结状态影响着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因此腋窝淋巴结的术前评估尤为重要。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特征能够间接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可用于术前早期评估,避免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本文就乳腺癌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