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简则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道德伦理声明 |  编辑部 |  English Version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沉痛悼念主编冯增昭教授
· 致读者与作者
更多>>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ipad 移动阅读平台 New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按卷期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全年目录
 · 高级检索
 · Email Alert
 ·
 
友 情 链 接
《石油科学》
石大期刊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学报》
《中国地质》
《China Geology》
《地球化学(英文版)》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地理学报
2024年 26卷 2期
刊出日期 2024-04-01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第四纪及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综述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255 时志强, 彭深远, 赵子腾
上奥陶统五峰组海底麻坑沉积的首次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尽管海底麻坑普遍发育在现代海洋的多种环境,但关于深时、特别是古生代麻坑沉积的研究却极为罕见,研究者对其特征、成因、鉴别标志所知甚少。本次研究在重庆石柱地区柑子坪及歇步头剖面识别了发育在上奥陶统五峰组暗色细粒岩中的海底麻坑沉积,在野外观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显微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微观特征,并测试了麻坑与围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麻坑沉积总体呈楔状或顶平底凹的透镜状,麻坑内岩层紊乱并发育上拱的岩层,被硅质脉分割的角砾普遍发育,麻坑沉积中常见重晶石、沥青及赤铁矿,主量及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显示麻坑的形成可能与热液及冷泉无关,推测五峰组自生的低熟油气是麻坑形成的基础。总结认为深时麻坑的识别标志有: 地震剖面的负地形形态、碳同位素负偏明显的不规则形态的碳酸盐岩岩体、楔状或透镜状宏观形态、麻坑内杂乱的沉积填充、局部地层的上拱形态及古生物化石显示的沉积间断或时序混乱等。五峰组海底麻坑沉积具岩石学、地层学、古环境及油气地质学意义。
2024 Vol. 26 (2): 255-268 [摘要] ( 244 ) [HTML 1KB] [PDF 55546KB] ( 39 )
269 李元昊, 史立川, 雷秀洁, 淡卫东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负载构造类型及特征*
负载构造是一种重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具有重力(密度差)作用是主要驱动力、变形发生在密度倒置的岩性界面等特征。根据变形构造与母体是否分离把负载构造分为3类: 一是未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重荷(模)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水滴状构造及底辟(挤入)构造; 二是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砂球(假结核)、砂球层、泥球; 三是复合型负载构造。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岩心及露头中发现了大量的负载构造,通过对不同类型负载构造的特征描述、形成条件及触发机制分析,认为负载构造是地震和重力作用双重机制作用的结果,除了重力作用外,地震扰动是形成多种变形构造的主要原因,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强的特征。
2024 Vol. 26 (2): 269-278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1638KB] ( 36 )
279 刘国庆, 苏中堂, 郝志磊, 魏柳斌, 任军锋, 廖慧鸿, 吴浩文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微相与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是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形成的岩石共生组合,对其进行微相分析和沉积模式构建,有利于揭示蒸发环境下的沉积学信息,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大量钻井、岩心资料,开展岩石宏观、微观观察,识别沉积微相,分析沉积序列,构建沉积模式。结果表明: 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可划分出10类微相(MFT1-MFT10): 盐岩、膏岩、含膏云岩、纹层状微粉晶云岩、颗粒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微生物云岩、生物扰动(灰)云岩、纹层状微晶灰岩、微晶颗粒灰岩; 共生体系发育4类微相组合: (1)潮间上带—潮上带白云岩-含膏云岩-泥云岩组合; (2)潮间下带膏岩-藻云岩-白云岩组合; (3)潮下带纹层状灰岩-搅动灰岩-扰动灰岩组合;(4)潟湖内层状膏岩-团块状膏岩-盐岩组合。马家沟组为浅盆蒸发成盐,低海平面蒸发成盐,高海平面发育碳酸盐岩,海平面反复波动形成巨厚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组合。
2024 Vol. 26 (2): 279-295 [摘要] ( 86 ) [HTML 1KB] [PDF 6725KB] ( 30 )
296 向绪洪, 张丽丽, 鲁毅, 乔培军, 陈淑慧, 吴梦霜, 马琼, 邵磊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沉积物源演变及古地理意义*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纪经历了由陆到海的环境转换过程,沉积物源也随时间发生明显改变。由于水深的限制,目前对深水区的沉积物来源及古地理背景存在争议。通过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源汇对比方法,对南海北部珠二坳陷古近系沉积物来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在早中始新世,珠二坳陷沉积物以近源输入为特征,沉积物主要来自坳陷周缘的局部隆起区; 晚始新世,源自坳陷西侧的昆莺琼古河为盆地提供大量沉积物,坳陷北侧的珠江沉积物对珠二坳陷影响较小; 渐新世,珠江沉积物从北向南越过番禺低隆起进入珠二坳陷,与昆莺琼古河沉积物在白云凹陷北部和中西部混合沉积,形成大型河流三角洲体系。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物源演变过程明显受中生代末区域构造古地理控制,查明该时期物源演变对恢复区域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4 Vol. 26 (2): 296-307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6597KB] ( 16 )
308 孙晓晗, 屈红军, 黄苏卫, 武龙发, 杨博, 姚天星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北部湾盆地重点层系选段中的应用*
北部湾盆地是南海北部五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潜力大、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是北部湾盆地三级构造单元海中凹陷古近系涠洲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地层厚度大,严重制约了海中凹陷的油气勘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低勘探程度区域是一种有效的地层划分手段。依托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在地震剖面二、三级层序界面和测井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变换分析、岩心分析方法,对海中凹陷涠洲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识别与划分,研究表明最大熵谱分析对于三、四级层序界面具有较高的分辨性, 小波变换可以进行四—六级及更高级别旋回分析, 而岩心资料可以进行短期、超短期旋回分析。综合三维地震、测井、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变换技术和岩心资料将涠洲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包括6个三级层序、13个四级层序,并且根据13个四级层序含砂率对比,涠三段SQ6-LST四级层序含砂率最高,涠三段SQ6-HST四级层序次之,勘探潜力较大。本研究对低勘探程度凹陷重点层系选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4 Vol. 26 (2): 308-325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15677KB] ( 17 )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
326 牛永斌, 程怡高, 邵威猛, 荆楚涵, 程梦园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地层厚度巨大,遗迹化石非常发育。在对7口取心井岩心详细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薄片分析、成像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共识别出遗迹化石14属,根据遗迹化石的类型、产状、丰度和分异度、扰动程度、生物潜穴之间的共生关系等,可划分出5种遗迹组构, 其中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上部沉积环境中, Palaeophyc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中部沉积环境中, Planolite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下部沉积环境中, Phycosiphon-Planolit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浅海上部沉积环境中, Phycosiphon-Chondrit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浅海下部沉积环境中;(2)根据遗迹组构和测井相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沉积环境为滨-浅海, 三亚组一段的沉积环境为由滨岸向浅海过渡,而三亚组二段的沉积环境为浅海;(3)综合岩相、生物化石、遗迹组构、测井相和沉积微相分析结果,建立了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的沉积模式。本项研究对指导南海北部新近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 Vol. 26 (2): 326-340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12213KB] ( 24 )
341 马琼, 乔培军, 于强, 邵磊
植物生态学方法在沉积环境恢复中的应用: 以南海北部白云凹陷为例*
新生代早期是南海北部古地理发生巨变的时期,沉积环境经历了从陆到海的转变,通过植物生态学方法准确揭示这一过程发生的时间及过程,对本地区古地理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代表性钻井样品,通过孢粉藻类分析,揭示古近纪海侵过程。研究表明: 早中始新世文昌组沉积时期,白云凹陷为未受海侵影响的河湖相环境; 晚始新世恩平组沉积时期,凹陷东部和东南部为浅海相环境,海相沟鞭藻大量出现,凹陷南部隆起带早期为河湖相环境,晚期变为海陆过渡相环境,凹陷西北部为大型河流三角洲相环境; 渐新世珠海组沉积时期,凹陷东部和东南部以陆坡深水环境为主,凹陷西北部及南部为海陆过渡相,西北部发育大型河流三角洲; 早中新世,由于全球海平面上升及南海扩张轴发生转向,整个白云凹陷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坡深海环境。综上,海侵最早发生在白云凹陷的东部和东南部,呈由东向西的推进,西部海侵发生时间最晚,这一过程与南海洋壳从东向西逐步打开完全一致。
2024 Vol. 26 (2): 341-353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6338KB] ( 19 )
354 曲天泉, 李素萍, 刘惟庆, 陈璐琦
基于孢粉数据的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解读*

晚中生代一系列的构造运动使中国东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关于白垩纪中国东部是否存在高原或山脉仍存在争议,故对高原或山脉的演化过程、古高程以及其延伸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收集了白垩纪中国各地的双气囊花粉和喜干植物花粉的孢粉数据,通过它们百分含量的变化来分析中国东部的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变,为白垩纪中国东部地形地貌的解读提供证据。孢粉分析表明,白垩纪中国大致分为3个气候区: 东北地区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区; 北方地区为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过渡区; 南方和西藏、新疆地区为炎热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古气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孢粉数据对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进行解读,结果显示: 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北地区存在1个高海拔地貌区; 早白垩世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1个较高海拔的山脉,范围大致在闽浙地区; 晚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海岸山脉范围达到最大; 晚白垩世最晚期至古新世最早期,中国东部山脉逐步垮塌。推测至古新世早期,中国东部山脉基本已经消失。

2024 Vol. 26 (2): 354-372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1469KB] ( 20 )
373 郭豹, 杜怡星, 时志强, 金鑫
云南保山红岩剖面诺利期牙形石Mockina slovakensis的发现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Mockina slovakensis是晚三叠世诺利期一个重要的牙形石属种,除了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作用之外,它还能够指示特殊的沉积环境。本次研究在云南保山红岩剖面上三叠统大水塘组下段灰岩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M. slovakensis,其在地层中占据统治地位,据此将研究层位的时代限定为晚三叠世诺利期Alaunian晚期。有记录表明,当M. slovakensis在地层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往往指示出一种较为局限的沉积环境。综合此次研究在保山红岩剖面发现的大量占统治地位的M. slovakensis牙形石以及前人对保山地块大水塘组沉积环境研究的结果,推测在诺利期Alaunian晚期,保山地区应为拉张背景下形成的较为局限的沉积盆地。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晚三叠世特提斯东部的沉积环境演化。
2024 Vol. 26 (2): 373-386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13280KB] ( 22 )
387 黄烈斌, 刘一龙, 纵瑞文, 高丹霞, 申岑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软舌螺的发现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来自中国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地层中的软舌螺化石,共计33种,分别为: 王氏富蕴螺Fuyunotheca wangi gen. et sp. nov.,施氏纵肋螺Costulatotheca schleigeri Earp,2019和奥氏螺未定种Ottomarites sp.。其中,王氏富蕴螺作为首次发现的新属种,典型特征为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至亚三角形,背部膨胀,具有1条贯穿壳体的背中脊,腹部较平至微微凸起,壳体前1/3处具有横向成组的肋,整个壳体装饰着横向比纵向明显的细线。古生态学分析表明,王氏富蕴螺是一类生活在具有一定水动力的、富氧的正常浅海环境中的软舌螺。另外,笔者总结了包括新属种在内的目前所有报道过的整个泥盆纪产出的软舌螺的有效属种(不包括未定种和未定属),共计来自11个国家12个地区的1466种,依据其古地理分布特征,认为泥盆纪的软舌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劳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附近,其他地区仅零星出现。此次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软舌螺化石的发现, 不仅扩大了早泥盆世软舌螺类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同时为洲际间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更多依据。

2024 Vol. 26 (2): 387-400 [摘要] ( 90 ) [HTML 1KB] [PDF 9435KB] ( 21 )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401 孟庆涛, 张训, 杨亮, 高家俊, 刘招君, 胡菲, 邢济麟, 张成铭, 康嘉楠, 崔博, 董秦玮, 张恩威
陆相拗陷湖盆细粒沉积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 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松辽盆地作为白垩纪形成的大型陆相拗陷含油气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细粒沉积,近年来在非常规油气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其中青山口组是松辽盆地页岩油的重点攻关层系,细粒沉积有机质富集机制对于非常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分别选取位于不同沉积区的3口井,针对其青一段水进体系域的细粒沉积岩,借助岩心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技术手段,讨论在不同沉积环境和水进过程中,有机质来源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的变化,分析有机质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并建立相关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表明: 研究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型干酪根为主,整体呈现有机质丰度南低北高、下低上高的特征; 饱和烃中正构烷烃主要表现为单峰、前峰型,具有微弱奇数碳优势; 萜类化合物中以三环萜烷和五环三萜烷为主; 甾类化合物中C27-29规则甾烷以C27规则甾烷丰度最高; 芳香烃中三芴系列化合物以二苯并噻吩为主。研究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来源以湖泊内源菌藻类为主,含有一定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古水体整体为弱还原的半咸水环境。其中,有机质来源和古盐度是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关键因素。在平面上,半深湖—深湖沉积区相较三角洲外前缘沉积区,受河流影响较弱,陆源输入较弱,水体盐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有机质更加富集。在垂向上,随着水体加深,河流影响减弱,水体盐度呈升高的趋势,有机质类型变好,有机质富集。
2024 Vol. 26 (2): 401-415 [摘要] ( 164 ) [HTML 1KB] [PDF 2926KB] ( 23 )
416 康世龙, 吕玉民, 王存武, 王波, 李卓伦, 张月
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 以沁水盆地寿阳地区太原组15#煤为例*
煤层性质的差异是影响煤层气富集及高产的重要因素。沉积环境控制了煤层厚度及展布、煤岩煤质特征、有效盖层厚度和岩性组合等,对煤层气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本研究根据钻井岩心、录井、测井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北部寿阳地区太原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及层序地层综合分析,并对15#煤顶、底板系统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精细刻画,总结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划分有利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寿阳地区太原组下部主要发育浅海陆棚—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上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太原组沉积时期为1个三级层序尺度的海侵—海退过程,并进一步可划分为6个四级层序(S1S6)。四级层序S1发育潮坪—潟湖—障壁岛沉积体系,各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由好到差依次为潟湖、潮坪、障壁岛; S2发育障壁岛—潟湖—潮坪—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各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由好到差依次为潟湖(灰岩厚)、泥质陆棚、碳酸盐岩陆棚、潟湖、潮坪、障壁岛。根据S1S2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将15#煤划分为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是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 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是煤层气勘探较有利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及西部; 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煤层气勘探前景较差,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及中部。
2024 Vol. 26 (2): 416-430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11677KB] ( 21 )
第四纪及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431 刘梦佳, 黄湘通, 连尔刚, 胡忠亚, 岳伟, 王中波, 杨守业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悬浮重矿物组成与颗粒特征*
沉积物重矿物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对揭示沉积物源和水动力分选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受研究手段的制约,对于长江细粒沉积的重矿物组成和物源、水动力分选之间关系的探究还尚属空白。本研究利用自动定量矿物分析系统(TIMA)对长江口—东海内陆架不同水层悬浮物的重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对细粒级重矿物自动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长江口悬浮物中特征重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铁质金属矿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特征重矿物组合一致。长江口悬浮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具有极好的相关性,指示其来源与长江有关。而长江口外悬浮物中赤/磁铁矿相对富集,可能是强潮作用导致的中等密度重矿物再搬运和扩散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在舟山群岛附近站位悬浮物样品中发现了铬铁矿的异常富集,推测与海区人类生产活动有关。长江口悬浮重矿物颗粒绝大部分为粗粉砂—极细砂,富集在悬浮物中的较粗粒级(Ф<D0.5)中,主要由径流携带搬运。不同水层悬浮物中不同类型重矿物的粒径无明显差异,受沉降差异的影响小。
2024 Vol. 26 (2): 431-445 [摘要] ( 157 ) [HTML 1KB] [PDF 2867KB] ( 15 )
446 杨雨锟, 毕硕本, 邱湘开, 李士毫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
延长器测时代之前的台风序列,可为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历史文献,分区域重建了13681911年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共1447次,借助小波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降水、干湿等序列对重建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1)明清时期华北、华东、华南入境台风总数分别为157596853次,影响华北沿海的台风大多也会影响华东沿海,而同次台风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情况则较少。(2)重建台风与现代造成8级及以上风的热带气旋的阴历月际分布特征大致相似,华北沿海台风高发期为67月份,华东为68月份、华南为59月份。(3)在15701590年、1660年代、1850年代、1890年代沿海各地区的台风活动均十分频繁,而在1460年代、1560年代、1700年代、1760年代、1780年代则相对平静。(4)128 a周期尺度下的小波分析显示,明清时期华北沿海台风活动的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123 yr86 yr10 yr,华东沿海为122 yr85 yr42 yr,华南沿海为73 yr116 yr40 yr,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沿海地区为122 yr75 yr42 yr。(5)明清时期台风灾害集中分布于临海的平原地带,且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临海地区向内陆显著减弱的趋势,华北沿海台风灾害主要分布于胶东、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除临海地区外海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台风灾害也相对明显。(6)明清时期沿海各区域台风序列与其相对应区域的降水序列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2024 Vol. 26 (2): 446-459 [摘要] ( 87 ) [HTML 1KB] [PDF 2922KB] ( 19 )
综述
460 白洁, 郑栋宇, 侯明才, 陈安清, 马超
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研究进展*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系统调研了5个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以及各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且以最新的Celine模型所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参考标准,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现有模型估计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69~169 Tg/yr,其中各模型的主要参数包括气候(温度、径流)与岩性,次要参数包括构造隆升、火山与植物作用等。在未来探索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所消耗二氧化碳的定量计算中,应考虑更多控制作用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这些定量模型推广应用于深时地球古气候重建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2024 Vol. 26 (2): 460-474 [摘要] ( 159 ) [HTML 1KB] [PDF 944KB] ( 22 )
475 许红, 张莉, 陈舒, 付和平, 韩超, 马亚增, 苏大鹏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白云岩研究最新成果: 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成果综述*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 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 深层、万米超深层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形成、表征和保存机制; 生物岩和碳酸盐岩形成过程的定量评价等。值得推荐10000 m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坚持提出万米超深层白云岩勘探建议,成为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指导生产实践的代表性成果,是2022年国际沉积学大会及近年国际白云岩成因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薄弱环节补充; 有关四川盆地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来自不同院校项目成果的总结。提出了深层白云岩成因成储、万米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评价与勘探理论; 尤其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地质时期白云化作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定性定量分析; 生物岩的讨论颇具特色; 这些内容分别代表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矿物岩石学—新技术和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成果,总体创新深度、研究手段、系统理论和在油气勘探部署中的应用特征显著,是本次学术会议亮点。不足之处: 仅见1篇海洋岛礁白云岩论文出现在展板中,预期18届克拉玛依会议将进一步深化上述领域的研究,海洋岛屿白云岩研究专题将备受重视。

2024 Vol. 26 (2): 475-486 [摘要] ( 85 ) [HTML 1KB] [PDF 1093KB] ( 29 )
487 梅俊芳, 梁超, 操应长, 韩豫
页岩中的石英类型、成因及意义*

石英作为页岩中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成因机制对重建页岩成岩过程及页岩油气储集层形成至关重要。页岩中石英成因复杂,利用普通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等手段,可以识别出页岩中石英主要类型包括陆源碎屑石英、生物成因石英和成岩自生石英,其中成岩自生石英硅质来源主要有黏土矿物转化、长英质溶蚀和生物硅溶解、火山—热液活动。陆源碎屑石英多呈粉砂级,阴极发光下强发光,光谱一般为2个峰值,微米级生物成因石英不发光,黏土矿物成因石英多在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周围或嵌入其中。不同类型石英除形貌及赋存特征外,地球化学元素也存在差异。受热液活动影响的石英多富集FeMn元素;陆源碎屑石英多富TiAl元素,SiO2Zr呈正相关;生物成因石英常与TOC含量呈正相关,Fe/Ti值介于0.4~20之间。成岩自生石英为多阶段形成,与页岩埋藏成岩过程有着密切关联,影响着页岩储集层性质,主要形成于早、中成岩阶段。陆源碎屑石英与生物成因石英有利于抑制压实作用,保护原生孔隙,黏土矿物转化、长英质溶蚀等成岩自生石英过程发育溶蚀孔、有机孔等孔隙,石英充填部分孔隙降低孔隙度。明确页岩中石英成因,对于页岩沉积环境分析及有利储集层的分布预测都有重要意义。

2024 Vol. 26 (2): 487-501 [摘要] ( 87 ) [HTML 1KB] [PDF 7452KB] ( 41 )
502 李新坡, 郑秀娟, 朱筱敏, 鲍志东, 王媛, 鲜本忠
“古地理学术论坛”第1—17期评述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英文版编辑部为主,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举办的“古地理学术论坛”,是促进古地理学创新发展、倡导开展公益学术讲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229月论坛开始至20241月共举办了17期,共计邀请21位专家学者(包括外国专家4位)在论坛作报告。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科技前沿,既有高屋建瓴的沉积古地理学综述,也有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源汇系统、层序地层学、深水沉积研究,以及与深时古环境重建有关的事件沉积、遗迹化石、古野火、碳酸盐沉积、构造古地理学研究,还包括铝土矿成因等矿产沉积学研究。总体看来,系列报告理论联系实践,既立足基础又关注前沿,受到学者们较高的关注。
2024 Vol. 26 (2): 502-508 [摘要] ( 82 ) [HTML 1KB] [PDF 574KB] ( 19 )

版权所有 © 2008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0943号-15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96246 Email:Jpalaeo1999@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