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20
基础研究
采用肝癌球体细胞筛选鉴定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抗
孙力超,杨婧,孙立新,张媛,杨治华,冉宇靓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193-19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1
摘要 ( 56 )   PDF (2069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肝癌球体细胞筛选鉴定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抗,为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肝癌提供候选治疗单抗。方法 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富集培养肝癌干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顺铂耐药实验、Real-time PCR、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抗肝癌干细胞单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单抗识别的抗原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质谱鉴定抗原。结果 MHCC97L细胞能在无血清悬浮培养条件下形成细胞球,并能被PKH26染料标记。流式细胞检测发现MHCC97L球体细胞中CD90表达比例较亲本细胞提高了3.4倍。无血清成球抑制实验获得6株显著抑制MHCC97L细胞在无血清成球的单抗,抑制率分别为54.67%,50.33%,45.73%,42.26%,39.11%,37.63%。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单抗28C10和CD90在MHCC97L细胞中能共定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HCC97L 28C10+细胞Sox-2和Oct-4表达显著高于MHCC97L 28C10-细胞。流式细胞检测,在MHCC97L及其sphere细胞中28C10+细胞比例分别为7.98%和10.7%,28C10+细胞比例提高了1.34倍。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的28C10+细胞的体外成球能力、侵袭能力显著高于28C10-细胞。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28C10+细胞较28C10-细胞显示出对化疗药物顺铂的耐药,IC50分别为1.96 μg/mL和1.16 μg/mL。裸鼠致瘤实验结果显示,28C10+细胞裸鼠皮下接种2×104 cells/只,2个月可形成肿瘤,成瘤率为40%。另外1只未形成肿瘤的裸鼠形成了肺部转移灶(1/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单抗28C10的靶抗原阳性率为72.0%(77/107),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谱结果显示28C10识别的抗原为HSP90α。结论 采用MHCC97L球体细胞模型成功鉴定一株特异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抗,为靶向肝癌干细胞的抗体治疗奠定基础。
基于UPLC-TOF/MS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张佳文,于雁,张薇,曹京燕,罗雯,尚利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00-20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2
摘要 ( 38 )   PDF (203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定与分期寻找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TOF/MS)建立小细胞肺癌血清代谢图谱,采用EZinfo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隐变量投影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代谢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并利用HMDB和METLIN数据库搜索差异物的精确质荷比,对一些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进行初步的成分鉴别。结果 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并鉴定出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等10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不同分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轮廓分析存在甘氨胆酸等10种差异性物质。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定以及分期寻找潜在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CXCR家族蛋白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分析
王晓雅,肖斌,廖扬,唐荣芝,孙朝晖,李林海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06-21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3
摘要 ( 34 )   PDF (1673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各亚型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获取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的CXCR家族蛋白在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数据;利用PRECOG网站获取各差异表达蛋白的预后生存分析图。结果 除CXCR1外,各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XCR2P1、CXCR3、CXCR4、CXCR5和CXCR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XCR2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XCR3、CXCR4和CXCR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 CXCR3、CXCR4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且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乳腺癌分子诊断或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伏核微量注射异丁司特对吗啡成瘾大鼠甩尾痛阈的影响
徐秋菊,张广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11-21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4
摘要 ( 32 )   PDF (145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伏核(Nucleus accumbens NAC)内微量注入异丁司特对吗啡成瘾大鼠甩尾痛阈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及吗啡成瘾大鼠伏核经玻璃微电极注入异丁司特(5 μg/2 μL)或生理盐水(2 μL)后,以甩尾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注药前后的镇痛作用。结果 正常大鼠及吗啡成瘾大鼠伏核内注入5 μg的异丁司特后,与注药前相比,其TFL延长,并且吗啡成瘾大鼠TFL延长较正常大鼠更为显著;Wistar正常大鼠及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注入2 μL生理盐水后,TFL无显著变化。结论 大鼠及吗啡成瘾大鼠伏核内微量注入异丁司特后,可使其产生镇痛作用,并且吗啡成瘾大鼠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CCDC8和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孙立春,李丹丹,李净,于凤玲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15-22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5
摘要 ( 35 )   PDF (198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CDC8和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比较TCGA数据库正常肺组织与肿瘤组织中CCDC8和TGF-β1的表达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CCDC8和TGF-β1表达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4例常规石蜡包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CCDC8、TGF-β1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分析CCDC8、TGF-β1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中正常肺组织CCDC8与TGF-β1表达较肿瘤组织中高(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CDC8表达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P<0.0001);鳞癌中CCDC8低表达患者OS长(HR=1.32,P=0.0437)。2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CDC8表达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P=0.023)。Cox单因素分析鳞癌中CCDC8表达与OS有关(P=0.013);而CCDC8和TGF-β1表达与腺癌患者生存无关(P=0.967,P=0.816)。Cox多因素分析TNM分期、CCDC8表达是肺鳞癌患者预后因子(P=0.016)。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CCDC8表达与TGF-β1表达正相关,CCDC8可能是肺鳞癌患者预后因子。
ZNF43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调控WNT/β-catenin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秦文,赵楠楠,韩永焕,徐亚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22-22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6
摘要 ( 31 )   PDF (2059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ZNF436在人胃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及ZNF436对胃癌细胞MKN-28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系,胃癌、配对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为研究对象;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ZNF436在胃癌细胞系,胃癌、配对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在线数据分析ZNF436的表达与预后关系;ZNF436-siRNA(实验组)、NC-siRNA(对照组)质粒转染人胃癌MKN028细胞,转染后48 h实时定量PCR验证ZNF436的敲降效率,Transwell实验分析敲降ZNF436后对实验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影响;裸鼠转移瘤实验验证ZNF436体内对细胞转移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ZNF436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相比,ZNF436在人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同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胃组织相比,ZNF43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在线数据发现ZNF436的表达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028);ZNF436基因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01);实验组中裸鼠转移瘤的瘤大小和体积明显低于实验组(P<0.001);低表达ZNF436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细胞因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ZNF436作为潜在癌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进程。
m白术内酯Ⅰ通过TLR4/MyD88通路调控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的研究
刘志强,褚艳杰,刘静,王彦博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28-23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7
摘要 ( 21 )   PDF (174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白术内酯Ⅰ在肺癌进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用qRT-PCR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LR4及MyD88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及MTT实验检测白术内酯Ⅰ(100 μM/L)对A549细胞侵袭、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白术内酯Ⅰ对TLR4及MyD88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q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TLR4及MyD88的mRNA和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白术内酯Ⅰ处理组A549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增殖活力显著抑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术内酯Ⅰ抑制TLR4及MyD88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白术内酯Ⅰ通过抑制TLR4/MyD88通路抑制肺癌A549细胞侵袭转移。
临床研究
外周血白细胞PDE4C基因甲基化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李烁,张楠楠,李亮亮,龙志平,尹慧慧,赵亚双,王帆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33-23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8
摘要 ( 24 )   PDF (223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中磷酸二酯酶4C(PDE4C)基因甲基化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2月纳入的402例乳腺癌病例和470例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特异性DNA甲基化修饰的定量PCR方法检测PDE4C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应用叉生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未发现PDE4C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发病有显著关联。高频次/摄入量的粗粮、蔬菜、葱属性植物、禽肉、牛奶及经常运动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高频次/摄入量的猪肉,以及月经周期不规律、心理应激指数偏高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PDE4C高甲基化与食用葱属性植物大于3次/周有显著的联合作用(OR=0.373,95% CI:0.208~0.668,P=0.001)。结论 PDE4C基因高甲基化不是乳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WEE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孟海,杜观祥,朱利玲,汤琪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39-24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09
摘要 ( 32 )   PDF (150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WEE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淋巴结(-)组与淋巴结(+)组,采用免疫组化及RT-qR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WEE1的表达,统计分析WEE1表达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WEE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3.6%,其中,低表达13例,高表达21例。淋巴结(+)组与淋巴结(-)组的WEE1的阳性率分别为53.8%(28/52)和23.1%(6/26);(2)RT-qPCR检测结果显示,淋巴结(-)组与淋巴结(+)组患者的平均WEE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32±0.21)、(3.64±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ROC曲线结果显示,WEE1 mRNA表达水平对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性84.8%,特异性79.6%,有较好的诊断效能。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WEE1表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4)78例患者,失访7例,失访率为8.9%,5年内死亡41例,其中,WEE1(-)组、WEE1低表达组、WEE1高表达组分别死亡13例、10例、18例,三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5.67,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WEE1低表达组与WEE1高表达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WEE1(-)组(P<0.05)。结论 WEE1在胃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与患者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强烈信号。
763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李嘉琪,栾瑾微,张,玉,李香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44-24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0
摘要 ( 44 )   PDF (199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因素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位置之间关系。方法 收集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资料完整的76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49岁,早期患者占84.7%,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并随淋巴结数目的增多而增加(P<0.001),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时复发、转移率最高(9.8%和13.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手术方式、放疗剂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早期病例所占比例高,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2)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与转移淋巴结数目相关,和原发灶位置无关,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原发灶位于内象限复发、转移率最高;(3)TNBC患者复发率随BMI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肥胖患者,复发率反而下降;(4)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放疗剂量均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5)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和和手术方式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凋亡基因Caspase3和Caspase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刘佳音,燕飞虎,张艳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50-25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1
摘要 ( 27 )   PDF (207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Caspase家族的SNP在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食管癌、肺癌等癌症中研究较多,而Caspase3,7的SNP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风险之间的研究较少。本实验旨在利用大样本研究Caspase3和Caspase7基因的SN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东北地区胃癌病例1 000例、对照组1 036例血液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根据NCBI的dbSNP数据库和HapMap数据库,对Caspase 3,7选择潜在的SNP位点,所选位点均位于Caspase3,Caspase7的3′UTR。对Caspase 3,7的SNP位点运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型分型。病例对照之间不同变量构成比差异采用双侧χ2检验,对每个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后,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单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疾病的关联,对每个位点分层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亚层之间基因型与疾病的关联。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吸烟、饮酒状态以及年吸烟包数(Pack-years)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选位点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将带有风险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组合后进行分析,显示出针对两个基因来说,带有两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比带有0~1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患病风险增加了69.6%,调整了协变量影响后带有3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比带有0~1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患病风险增加了27.6%,带有大于1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比带有0~1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患病风险增加了35%。两个基因组合之后的分层分析中,年龄≤60岁、男性、从不吸烟、年吸烟包数≤25、胃非贲门腺癌的亚层中风险基因型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即具有更显著的危险性。结论 本研究所选取的四个位点的SNP均与胃癌风险无关。但通过多因素分析Caspase3、Caspase7的四个位点,带有2个风险基因型比带有0~1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患病风险增加。此外,通过分层分析Caspase7的两个位点,其在年龄≤60岁,从不吸烟,年吸烟包数≤25包和非胃贲门腺癌人群中患病风险更为明显。
临床应用
CRT+ARC技术在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张彦秋,韩阿蒙,李金旺,顾涛,付占昭,毛羽,张子健,杨振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56-26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2
摘要 ( 35 )   PDF (1793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RT+ARC技术在局部晚期肺癌中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我院放疗科放疗的100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实验组制定CRT+ARC计划,对照组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CRT+IMRT)计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标准评估患者的近期疗效,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adiaton therapy ognization group,RTOG)标准明确放疗主要副反应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461)。实验组肺炎发生率为22%,对照组肺炎发生率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617)。结论 CRT+ARC技术在局部晚期肺癌临床应用中,与CRT+IMRT相比,近期疗效和主要的副反应放射性肺炎都没有统计学差异。
流行病学研究
2008—2012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张茂祥,孙惠昕,宋冰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61-26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3
摘要 ( 27 )   PDF (165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描述和分析哈尔滨市道里区2008—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及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哈尔滨市道里区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8—2012年肿瘤登记数据,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和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分析5年时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2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恶性肿瘤发病例数10 893例,其中男性5 879例,女性5 014例。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累计率和截缩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在0~25岁时处于较低水平,25~80岁快速上升,并在80岁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2008—2012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恶性肿瘤死亡例数6 801例,其中男性4 069例,女性2 732例。五年的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累计率和截缩率均高于女性。死亡率在0~30岁时处于较低水平,30~75岁快速上升,并在80岁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2008—2012年道里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为肺癌,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为肺癌,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结论 2008—2012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先上升后趋于平稳,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是哈尔滨市道里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癌种。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乙澍,曲国蕃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66-27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4
摘要 ( 32 )   PDF (201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骨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患者5年生存率及出现肺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率仍不理想,目前骨肉瘤的治疗基本处于瓶颈期。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构成非蛋白质编码的RNA分子,它们涉及多种过程,包括基因表达、染色质重塑、转录后加工和转录。长链非编码RNA在人类癌症中异常表达,并且它们参与肿瘤发展、进展和转移。本文就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意在为骨肉瘤的进一步研究及提出新的诊疗策略提供帮助。
Wnt7a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侯玉雪,李晓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71-27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5
摘要 ( 26 )   PDF (206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nt7a是Wnt信号家族成员中的一种分泌糖蛋白,位于染色体3p25上,极易缺失,主要在胎盘、肾脏、睾丸、子宫、胎肺及人脑中表达,参与人体的胚胎发育及细胞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Wnt7a在很多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或者肿瘤生长通路中重要的因子,Wnt7a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注意。
纳米载药系统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朱琳,张春霞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76-27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6
摘要 ( 32 )   PDF (1763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传统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其根本原因是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CSCs)。CSCs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多向分化、高度致瘤和多重耐药性等特征,控制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化疗耐受、复发和转移等过程。因此,清除CSCs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纳米载体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可体内降解等多项优点,常被用于靶向递送和缓释药物,为克服传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手术机械损伤和杀灭CSCs提供了可能。本文将对CSCs和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以及近年来纳米载药系统在CSCs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术中放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李珊,赵春波,乔文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80-28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7
摘要 ( 40 )   PDF (168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虽然胰腺癌手术方式和放、化疗方案有了长足发展,但胰腺癌仍然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5年总生存率仅约为4%。研究表明,胰腺癌局部复发进展是致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局部切除后失败率仍高达50%~80%。所以,如何提高胰腺癌局部控制率一直是关注的热点。由于胰腺临近的器官、组织(如骨髓、脊髓、肾脏、肝脏、肠等)较多从而限制外照射(EBRT)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减少治疗毒副反应是未来治疗的趋势。术中放疗有剂量学和直视下治疗的优势,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成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整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胰腺癌术中放疗临床研究结果,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NLR与肿瘤同步放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冯越,邢丽楠,王棹,张云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 33(3):  284-28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9.03.018
摘要 ( 45 )   PDF (222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肿瘤治疗的临床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学方法等综合治疗,然而有一些肿瘤由于起病隐匿,初次诊治已经进入中晚期,丧失手术机会,无法通过准确的手术分期评估预后。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可用于已无法手术治疗且放射治疗敏感的肿瘤。因此,探寻准确、经济的指标以评估放化疗预后已成为热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指治疗前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作为全身性的整体炎症反应指标,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其与肿瘤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为评价肿瘤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NLR与肿瘤同步放化疗预后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