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8
基础研究
鸟苷酸交换因子ARHGEF 10功能鉴定及其与肿瘤恶性表型间的关系研究
唐秋琳,毕锋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481-48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1
摘要 ( 141 )   PDF (2606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Dbl家族鸟苷交换因子(GEFs)是Rho家族蛋白发生恶性转化的主要调控单位,它通过使Rho蛋白从无活性的GDP形式转换为GTP形式的Rho蛋白而发挥作用。本研究对一个GEF分子-ARHGEF 10进行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初步探究,对该分子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讨论。方法 Realtime PCR对ARHGEF 10在人体42种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测定;GST-pulldown技术对ARHGEF 10的体内GEF活性进行了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对下游小分子进行转录因子活性检测;应用免疫荧光双染标记法完成了高表达ARHGEF 10对正常细胞骨架形态的影响;在细胞表型实验中分别使用CCK8法、Transwell法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了高表达ARHGEF 10对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体外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RHGEF10分子量为156kD,具有典型的Dbl家族分子结构域,在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能够促使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应力纤维(Stress fiber)增多,同时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及克隆形成,体外转录因子活性检测发现该基因可能与JAK/STAT通路有关。结论 ARHGEF 10是一个典型的鸟苷交换因子家族分子,能激活Rho家族分子RhoA,具有明显的癌基因特征。
Ki-67及PTEN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佳娜, 沈建军, 张艳红, 王佳天, 李文秀, 潘军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489-49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2
摘要 ( 137 )   PDF (1248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口腔腺样囊性癌(OACC)中Ki-67和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实验室证实的40例口腔腺样囊性癌。另选口腔腺样囊性癌患者标本癌旁正常腺体15例做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腺样囊性癌中Ki-67蛋白及PTEN的表达。结果 Ki-67蛋白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率为70%(28/40),明显高于对照组13%(2/15)(P<0.05)。PTEN蛋白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率为63%(25/40),明显高于对照组20%(3/15)(P<0.05)。Ki-67、PTEN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神经节浸润均显著相关,并且Ki-67和PTEN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Ki-67和PTEN在口腔腺样囊性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i-67和PTEN蛋白可能作为口腔腺样囊性癌的诊断标志物。

Aurora-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雷蕾, 叶庆华, 王国增, 黄贤莉, 吴乾渝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494-49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3
摘要 ( 100 )   PDF (190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正常宫颈、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Aurora-A的表达差异,观察其异常表达对宫颈癌变过程的影响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Aroura-A在CIN与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已进行宫颈管分泌物高危型HPV检测的宫颈活检或手术标本存档蜡块100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CIN1级组织20例、CIN 2级组织20例、CIN 3级组织20例,宫颈癌全部选取的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urora-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urora-A表达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urora-A在CIN以及宫颈癌中存在高表达(P<0.05),且其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增强,两者呈正相关性(r=0.475,P<0.001);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组织中,Aurora-A表达与HPV感染间存在正相关(V=0.591,P<0.05)。结论 Aurora-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Aurora-A可能作为早期诊断CIN或宫颈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同时也可能是宫颈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原苏木素A对胃癌SGC-7901细胞系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刘国慧, 谷安鑫, 殷洪涛, 曹阳, 贺云龙, 王春波, 鄂明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00-50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4
摘要 ( 139 )   PDF (173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将原苏木素A、苏木醇提物、顺铂分别与放疗联合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系,研究原苏木素A是否增加胃癌SGC-7901细胞系放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开创更新的领域。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系,以苏木醇提物、顺铂为对照,MTT法检测原苏木素A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以及其与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关系;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以单纯放疗组为对比,计算放射增比(SER),分析原苏木素A的增敏效果。结果 原苏木素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生长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细胞毒性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同作用时间及作用浓度下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原苏木素A显著增加了SGC-790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单纯放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苏木素A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放射增敏作用,两者可能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番茄红素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孟永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06-51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5
摘要 ( 145 )   PDF (1727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LP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g/mL)和顺铂(40μg/mL)组;给药干预48h,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bcl-2 mRNA表达并计算Bax/bcl-2值,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人骨肉瘤MG-63细胞呈贴壁生长,增殖迅速,而LP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数明显减少,呈现回缩、脱落现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现经LP干预48h能够显著提高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延长细胞周期G0/G1期并缩短S期、G2/M期,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index,AI),上调Bax mRNA表达并下调bcl-2 mRNA表达,显著提高Bax/bcl-2比值,显著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LP具有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影响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沉默UHRF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陈琢, 孔艺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12-51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6
摘要 ( 134 )   PDF (1993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UHRF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以及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沉默UHRF1基因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UHRF1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存活的影响;吖啶橙-溴乙锭(AO/EB)检测沉默UHRF1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沉默UHRF1后乳腺癌细胞Casapse-3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ad、p-Bad、XIAP、p53、p21Cip1/Waf1和p16INK4a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研究沉默UHRF1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ound Healing实验研究沉默UHRF1后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沉默UHRF1使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降低;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沉默UHRF1后MDA-MB-231细胞存活能力降低,AO/EB染色显示沉默UHRF1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同时Caspase-3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沉默UHRF1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Caspase-3的活性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沉默UHRF1后,能够使凋亡蛋白Bad、XIAP和Bax的表达上调,同时抗凋亡蛋白p-Bad,Bcl-2的表达下调,也使p53,p21Cip1/Waf1,p16INK4a蛋白表达升高;Transwell以及Wound Healing实验证明沉默UHRF1能够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结论 沉默UHRF1能够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和存活,并抑制乳腺癌MDA-MB-231的侵袭和迁移。沉默UHRF1通过调控p53,p21Cip1/Waf1,p16INK4a信号发挥作用。
临床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18F-FDG PET/CT显像葡萄糖代谢与BRAF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王治国, 武晓丹, 战莹, 张彤, 张国旭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19-52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7
摘要 ( 111 )   PDF (1617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BRA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甲状腺切除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和活检的患者51例(平均年龄为49.3±12.9岁),病理诊断为PTC 48例,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3例。采用基因检测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状态,半定量分析法测定甲状腺结节灶的SUVmax,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甲状腺球蛋白浓度与SUVmax之间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BRAF V600E突变组和未突变组,分析比较两组间SUVmax值的差异。结果 在PTC患者中,33例患者肿瘤发生BRAF V600E突变,15例患者肿瘤未发生突变,BRAF V600E突变组的SUVmax显著高于未突变组(5.5±3.9 vs. 2.2±1.2,P=0.002);肿瘤直径≥1cm的患者的SUVmax明显高于肿瘤<1cm(P<0.05);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升高患者的SUVmax高于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患者(P<0.05);FTC组中未观察到BRAF V600E突变。结论 PTC患者携带BRAF V600E突变基因相对于未携带者具有更高的SUVmax值,不同肿瘤大小、血清甲状腺球蛋浓度的PTC患者SUVmax值存在统计学差异。
临床应用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精确诊断中的研究
王巍, 孙鹏, 刘妍姝, 李露露, 刘志兰, 张原理, 张毓婧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24-52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8
摘要 ( 110 )   PDF (1464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多种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胶质瘤进行评估,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较精准的诊断。方法 收集35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功能MRI检查,对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中快速扩散系数(D*)、慢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分布扩散系数(DDC)的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病灶侧IVIM的D、D*、DDC值较对侧正常脑白质增高(D:0.71±0.05×10-3mm2/s vs.0.14±0.03×10-3mm2/s;D*:0.06±0.04mm2/s vs.0.03±0.02mm2/s;DDC:1.29±0.33×10-3mm2/s vs.0.43±0.14×10-3mm2/s)、f值较对侧正常脑白质降低(f:0.41±0.11 vs.0.5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磁共振功能成像序列协同分析胶质瘤,可以避免肿瘤的异质性,显著提高了磁共振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实性部分的识别能力及精确性。
综 述
热休克蛋白70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赵凌云, 齐鲁楠, 游雪梅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28-53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09
摘要 ( 123 )   PDF (1891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高度保守的多肽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稳态、细胞凋亡、侵袭、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HSP7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密切联系,其在正常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肝细胞癌起病隐匿,相关研究报道HSP70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早期肝细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同时影响着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肿瘤干细胞及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黄倩倩, 马建加, 吴强, 刘彬彬, 沐晓芹, 刘树林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33-53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0
摘要 ( 128 )   PDF (1942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发现引起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根源是肿瘤中一少部分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肿瘤干细胞,其在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自我更新,使肿瘤快速增殖且侵袭、转移能力增加,药物敏感性减弱,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深入了解肿瘤干细胞进而寻找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方法对临床靶向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肿瘤干细胞的发现过程、生物学特性、鉴别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根据其特点总结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的方法,并重点综述抗生素治疗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低剂量化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梁语丝, 谭永刚, 邹华伟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38-54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1
摘要 ( 115 )   PDF (1870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年来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低剂量化疗(Low-dose chemotherapy)利用其化疗药物的作用点,采取合理的给药方式和计划,且相对于最大耐受剂量化疗具有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明显提高、疗效更佳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中常用的治疗策略。本文就低剂量化疗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14-3-3ζ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韩雪娇, 李艳春, 孙立春, 鲁海玲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43-54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2
摘要 ( 126 )   PDF (1936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3-3蛋白家族是一个高度保守的酸性多肽家族,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转运、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研究证明,14-3-3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本文介绍了14-3-3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与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肝癌、胶质细胞瘤、头颈肿瘤等)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为14-3-3ζ与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路。
钙黏素和整合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刘心, 徐颖娟, 杨畅, 娄阁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48-55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3
摘要 ( 79 )   PDF (250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卵巢上皮性癌(EOC)是妇科癌症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30年间,虽然诊断和治疗水平取得了进展,但是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保持不变。卵巢上皮性癌腹膜转移癌晚期发病于附着的小簇癌细胞,这些癌细胞从初始部位脱落并经由腹水携带附着于腹部腹膜或网膜。这种行为表明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黏附机制调节卵巢上皮性癌的生长和增殖。复杂的下游信号可能受黏附分子和共表达激活的信号蛋白之间的功能性串扰所影响,导致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迁移/侵袭。本文旨在阐述细胞与细胞机制的影响,该过程由钙黏素和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由整合素对膜受体和细胞质蛋白质介导的信号级联放大,这些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进展
韩倩, 林连君, 刘新民 校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54-55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4
摘要 ( 102 )   PDF (1905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是一类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转移性,但经多种临床诊疗手段无法明确原发灶的肿瘤。明确肿瘤原发部位是CUP诊断的第一步,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ET/CT都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手段。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诊断原发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实现CUP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RCAN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江莹, 刘宝刚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59-56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5
摘要 ( 125 )   PDF (179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钙调神经磷酸酶调节蛋白(Regulator of calcineurin 1,RCAN1)作为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发生相互作用的内源性蛋白,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如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肝癌、恶性胶质细胞瘤、子宫内膜腺癌等。近年来研究显示,当RCAN1呈高表达状态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从而抑制肿瘤的进展。这些研究结果对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干预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PET/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赵永瑞, 徐建堃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64-56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6
摘要 ( 100 )   PDF (1941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生长迅速,常呈浸润性生长,且治疗后易复发,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手术切除仍是高级别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放射治疗则是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多以MRI图像指导靶区的勾画,但MRI在肿瘤显像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随着多种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及应用,PET能够通过肿瘤组织的代谢变化来反映肿瘤的浸润范围,还有助于鉴别放射性坏死与肿瘤复发。PET/MRI的联合应用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LMR与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研究进展
唐蒙蒙, 刘天伯, 王晶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69-57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7
摘要 ( 135 )   PDF (1547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量医学研究已证实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近年来的医学临床研究中,也逐渐证实并阐述了肿瘤相关性炎症反应在肿瘤的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肿瘤相关性炎症反应可通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多种外周血象指标反映出来,同时,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即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很多研究中,已将LMR在消化、血液等多个系统发生的恶性肿瘤预后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阐述,而其在妇科生殖系统的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国内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就LMR对妇科常见恶性肿瘤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张姗姗, 吴华星 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6):  573-57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7.06.018
摘要 ( 121 )   PDF (1621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代谢组学能有效地补充传统检查手段的不足。代谢组学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组织、血液及尿液中的代谢物,寻找差异代谢物从而发现新的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存在着多个异常代谢通路。找出其代谢变化,为深入探讨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对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