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8
论著
抑癌基因ING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
崔滨滨, 刘彦龙, 陈洪生, 周飞, 于雪峰, 徐海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481-48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1
摘要 ( 142 )   PDF (1546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ING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82例大肠癌临床手术标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癌旁正常黏膜中与癌组织中ING3的表达水平,分析ING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1%的大肠癌患者中,ING3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ING3的表达与临床T分期、M分期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出T、N、M分期、TNM分期及ING3的表达均与患者术后总无病生存率相关(P<0.05)。ING3低表达组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较中高表达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 ING3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分子靶点。

角化棘皮瘤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刘冰梅, 杨晶, 张翰文, 邢荣贵, 李丽丽, 赵丽萍, 乔适, 尤海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485-49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2
摘要 ( 237 )   PDF (3727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Ki-67和细胞凋亡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Well-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WD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末端特异性DNA标记技术检测44例角化棘皮瘤、20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标本中p53、bcl-2、Ki-67和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 KA增生期、成熟期和消退期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3%、26.18%和6.52%,低于WDSCC 41.82%。KA各期分别与WDSC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67的表达强度和模式同p53相似,p53表达率与Ki-67表达率呈正相关(r=0.986,P<0.001);KA中仅1例基底层见bcl-2弱阳性表达,WDSCC中2例表达呈弱阳性;KA的平均凋亡率(21.72%)明显高于WDSCC(9.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率与增殖率(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824,P<0.001)。结论 增生和凋亡同时存在于KA中,早期增生占优势,而消退期凋亡占优势,最终导致KA的自然消退。p53、Ki-67以及细胞凋亡的表达对临床鉴别KA与WDSCC有一定参考价值。

C2-神经酰胺对人间皮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张天华, 李永春, 李宪伟, 迟德财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492-49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3
摘要 ( 162 )   PDF (305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2-神经酰胺对体外培养的人间皮瘤细胞的凋亡及其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C2-神经酰胺作用于间皮瘤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Diff Quik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上的凋亡改变。用Fluorescent Assay法检测间皮瘤细胞的Caspase-3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 C2-神经酰胺对间皮瘤细胞的抑制呈现剂量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Diff Quik染色观察到凋亡小体。C2-神经酰胺能增加间皮瘤细胞Caspase-3的活性。C2-神经酰胺可使间皮瘤细胞Bax蛋白、磷酸化JNK蛋白增加、磷酸化ERK1/2蛋白下降。结论 C2-神经酰胺可在体外诱导人间皮瘤细胞凋亡,并对其凋亡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有影响,发挥了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Caveolin-1的表达与EGFR突变在NSCLC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徐睿瑞, 温荔媛, 孙国强, 孟庆威, 孙立春, 蔡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498-50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4
摘要 ( 125 )   PDF (2294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aveo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0例NSCLC组织中Caveolin-1表达,同时应用ARMS-qPCR方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aveolin-1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NSCLC组织中Caveolin-1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同时与EGFR突变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表达与EGFR突变在NSCLC中呈负相关,与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诊断和判定NSCLC临床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抑制MTA1对雌二醇调控ER阳性乳腺癌细胞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王晶, 于航, 王鹏, 谢长英, 倪秀芹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03-50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5
摘要 ( 129 )   PDF (2104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 associated protein 1,MTA1)在雌激素调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ER)阳性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protease-1,TIMP-1)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慢病毒转染MTA1-shRNA的方法建立特异性抑制MTA1表达的MCF-7模式细胞株。采用10nM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细胞48h,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MP-9、TIMP-1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MTA1-shRNA最大抑制效率为84.9%,提示成功建立了抑制MTA1表达的MCF-7模式细胞株(MCF-7MTA1-shRNA)。MCF-7野生株(MCF-7WT)在E2处理后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上升了46%(P<0.05)和37%(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32.3%(P<0.05)和18.2%(P<0.05);相对MCF-7WT,MCF-7MTA1-shRNA 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42.9%(P<0.05)和36.7%(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采用E2处理MCF-7MTA1-shRNA后,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25.4%(P<0.05)和32.2%(P<0.05)。结论 MTA1在雌激素上调ER阳性乳腺癌细胞MMP-9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未参与雌激素调控ER阳性乳腺癌细胞TIMP-1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

单通道双国产胆道支架在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杨光, 何东风, 杨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08-51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6
摘要 ( 107 )   PDF (2729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单侧穿刺单通道双胆道国产支架引流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24例肝门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接受双国产胆道支架治疗。其中采用单通道双支架治疗9例(试验组),采用双侧通道双支架1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穿刺肝管次数、辐射曝露剂量、操作时间、引流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肝管平均1.44±0.53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73±0.7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透视下操作时间、辐射曝露剂量平均为(1152.22±335.61)s、(653.22±207.02)mGy,略低于对照组(1236.93±463.43)s、(727.00±348.52)m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复查肝功,试验组与对照组引流有效率分别为88.9%(8/9)、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试验组有1例胆汁渗出,对照组有2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通道双国产胆道支架减黄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可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肝门区梗阻性黄疸患者。

RNA干扰技术下调CEACAM1基因表达对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许刚柱, 李文, 张鹏, 王辉, 盛旭东, 王茂德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14-51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7
摘要 ( 90 )   PDF (239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胶质瘤细胞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胶质瘤细胞CEACAM1表达变化后其培养上清液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血管生成的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针对CEACAM1的3对siRNA,脂质体法瞬时转染SHG44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分别采用RT-PCR检测RNA干扰后细胞中CEA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MTT比色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共培养刺激后HUVE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变化,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CEACAM1-siRNA后胶质瘤细胞中CEACAM1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以CEACAM1-siRNA3组最为显著。RNA干扰后SHG44细胞VEGF mRNA及上清液中的VEGF蛋白含量均减少,HUVEC的增殖受到抑制,迁移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下降。结论 CEACAM1-siRNA能够下调SHG44细胞中CEACAM1 mRNA的表达,并通过减少VEGF分泌,从而影响HUVEC的增殖、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朱宏, 朱莉, 韩世愈, 方芳, 于洋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19-523.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8
摘要 ( 158 )   PDF (2180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32例,分析术后病理、治疗前及化疗后常规 MRI 及 DWI 检查结果,用Kaplan-Meier和Cox风险比例回归对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及MRI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期分析。ROC曲线用于寻找独立预后因素预测疾病进展的临界值。结果 32例患者中10例在随访期出现疾病进展。平均随访时间31.6±6.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肿瘤最大径线、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前后ADC值变化(ADC chang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ΔADC)值与疾病进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与ΔADC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获得的临界值分别为2.00和0.3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敏感度90.0%,特异度68.2%)和0.864(敏感度80.0%,特异度81.8%)。结论 在新辅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FIGO分期和ΔADC值对无进展生期有一定预测作用。

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周大明, 鲁庆峰, 陈光宇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24-52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09
摘要 ( 112 )   PDF (2573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蛋白在1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ERCC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留取这160例术中标本进行原代培养,检测其对DDP的药物敏感性及与ERCC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RCC1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呈现棕黄色颗粒。肺癌组织ERCC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显著相关。ERCC1高表达患者预后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MTT结果显示在DDP敏感组中ERCC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DP耐药组中ERCC1阳性表达率。结论 ERCC1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同时又是提示DDP耐药的一个重要指标。

肺癌患者体内组织瞬间平移和旋转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的影响
上官志毅, 胡洪涛, 陈林, 董文雷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30-53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0
摘要 ( 113 )   PDF (1979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利用锥形束CT(CBCT)比较软组织匹配及骨解剖匹配的精度,评估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瞬间平移在肺癌病人肿瘤中心位置的旋转误差,实现在线校正。方法 选用美国瓦里安公司的具有机载影像系统(On-borad-imager,OBI)的clinac-ix直线加速器治疗机治疗的肺癌患者8例。通过CBCT对SBRT每位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价体内组织瞬间的平移和旋转导致患者体位和肿瘤中心位置数值的变化。结果 骨解剖匹配和软组织匹配的区别在于体位变化是3.0mm(0~8.3mm),病人的肿瘤位置变化是1.4mm(0~12.2mm)和2.2mm(0~13.2mm)。这个中心偏移中位数是2.2mm(0~4.7mm),其余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约1°。结论 在肺癌的立体SBRT的转换改进治疗过程中,肿瘤中心位置的改变主要是受机体内部组织瞬间平移和旋转所影响。

纵膈引流管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
唐小军, 刘高华, 王小勇, 詹福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35-53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1
摘要 ( 108 )   PDF (1978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的中、下段食管手术患者134例为观察组,以同一医疗组以往完成的、术中未放置纵膈引流管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中度以上发热(体温≥38℃)比例及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2%(11/134),对照组为6%(9/1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无死亡及呼吸衰竭病例,18.2%(2/11)合并胸部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率和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3/9)、44.4%(4/9)和77.8%(7/9),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为36.4%(4/11),持续时间2.3±1.2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00%和8.6±2.3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平均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6±3.2天、23.6±5.5天和22.6±5.7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3±6.8天,38.3±8.4天和38.5±9.6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并不能减少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但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并显著缩短感染持续时间和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TNP方案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疗效探讨
宁四清, 詹波涛, 徐海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40-54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2
摘要 ( 142 )   PDF (1985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治疗中TNP(紫杉醇+奈达铂+替加氟)与PF(氟尿嘧啶+顺铂)组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009年—2014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SCCH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划分为PF组和TN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疗效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纳入患者54例,其中TNP组和PF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NP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P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P=0.048);TNP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F组(χ2=4.854,P=0.028),其余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在SCCHN治疗中,TNP方案疗效优于PF方案,且治疗过程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回顾性分析(附20例报告)
钱斌, 王道猛, 吴俊, 张春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45-54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3
摘要 ( 119 )   PDF (188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7月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20例患者的资料,手术先左侧卧位,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然后平卧位,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制作管状胃行左颈部机械吻合术。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胸开腹病例,胸腔镜手术时间(90±3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65±20)min,总手术时间(210±40)min。术中胸腔失血量60~200mL,平均110mL,术中腹腔失血量30~100mL,平均60mL,每例患者清扫胸部淋巴结8~15枚,平均11.2枚,清扫腹腔淋巴结6~12枚,平均8.4枚。术后胸腔引流量200~650mL,平均为350mL,术后进食时间6~8天,平均7.0天。术后住院时间11~14天,平均12.0天,术后病理诊断20例均为鳞状细胞癌,术后分期(T1-3N0-1M0),上下切缘阴性,无吻合口瘘,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随访6个月后恢复,术后3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予以内镜下扩张三次后治愈。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为2~10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综述
肿瘤细胞和亚细胞器治疗靶标的研究
张百红综述, 岳红云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49-55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4
摘要 ( 127 )   PDF (1810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各种细胞类型和亚细胞器都是肿瘤治疗的靶标,这些靶标包括肿瘤起始细胞、肿瘤干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转移起始细胞、骨髓来源细胞和基质细胞等细胞类型,以及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胞外膜泡、中心体和核仁等亚细胞器。靶向不同肿瘤细胞群和亚细胞器的治疗增加了肿瘤靶向治疗的内容,也使肿瘤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卵巢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筛选与评估的展望
宋雨霖综述, 王晶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53-55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5
摘要 ( 195 )   PDF (1871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术后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是目前公认的卵巢癌标准治疗方案。但对于就诊时已属晚期且伴发高危疾病,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术前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应用显示出了优越性,并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肯定且已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值得探讨的是:哪些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宜选用新辅助化疗,而不是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临床医生的决策有所帮助。

蒜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刘跃欣, 周琪, 闫金银综述, 胡万宁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57-56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6
摘要 ( 108 )   PDF (1861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蒜素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具有防治肿瘤、抗菌消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效。研究发现蒜素不仅可以预防多种肿瘤发生,并且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有关。本文就蒜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胃癌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王涛, 郑永光, 范康武综述, 李玉民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61-56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7
摘要 ( 114 )   PDF (1853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的发病率居全世界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尽管胃癌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个严重危害健康的问题。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因子、肿瘤微环境以及它们作用机制的信号趋化因子等。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HIF-1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博综述, 赵刚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65-56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8
摘要 ( 125 )   PDF (1820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细胞适应从常氧(21%O2)到低氧(1%O2)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表明,HIF-1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HIF-1在肿瘤的增殖、转移、凋亡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LSD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荆璟综述, 陈公琰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69-57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19
摘要 ( 116 )   PDF (1950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性单胺氧化酶,它能够特异性脱去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 H3K4 和 H3K9 位点上的甲基基团,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活性。LSD1对哺乳动物的发育至关重要,并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类型的分化、基因活化和基因抑制。目前证实LSD1可促进细胞相变(缺乏LSD1导致部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和细胞增殖,提示其过表达可促进肿瘤的发生。LSD1 作为一种去甲基化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现对LSD1 的结构、作用方式以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Snail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信号通路
蒋旸综述, 耿敬姝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4, 28(6):  573-57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4.06.020
摘要 ( 90 )   PDF (1856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和侵袭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促进其中某一环节的关键因素。转录因子Snail作为肿瘤细胞EMT的关键调控因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Snail调控肿瘤细胞EMT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肿瘤的转移及侵袭机制,为寻找有效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