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28
论著
胰腺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的胃肠毒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刘纤, 任刚, 李莉琴, 朱夫海, 夏廷毅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481-48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1
摘要 ( 134 )   PDF (1823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治疗胰腺癌的胃肠毒副反应与剂量学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受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放疗的68例胰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临床因素、胃及十二指肠剂量体积与放射性毒副反应分级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4~16个月)。发生2级急性毒性反应18例,3级1例;发生2级晚期毒性反应17例,3级1例。单因素分析中,十二指肠的体积、Dmean、D1、D3、D5、D10、V5、V10、V15、V20、V25、V30、V35、V40、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与≥2级毒性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十二指肠V45′是≥2级放射性胃肠毒性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V45′的ROC分界值为0.5cm3结论 十二指肠V45′是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胃肠毒副反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GSK3β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麦威, 宋春雨, 于洪文, 王新成, 郭阳, 曲国蕃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487-49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2
摘要 ( 170 )   PDF (1760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法和NIRKA法,检测正常成骨细胞hFO及骨肉瘤细胞中GSK3β的表达和活性;使用两种GSK3β小分子抑制剂处理骨肉瘤细胞,检测GSK3β活性受抑制下骨肉瘤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通过GSK3β siRNA降低内源性GSK3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27及其下游cyclinD1-CDK-Rb通路因子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建立骨肉瘤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DMSO作为对照,以及GSK3抑制剂SB216763、AR-A014418,每周3次腹腔给药,观察肿瘤生长和裸鼠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人成骨细胞相比,骨肉瘤细胞中存在GSK3超表达及活性调节异常;内源性GSK3活性受抑制后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降低内源性GSK3活性,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SB216763,AR-A014418组肿瘤增长受到抑制,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骨肉瘤MG-63细胞内源性GSK3蛋白表达,使p2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Rb及其在S780、795部位的磷酸化水平下降,CDK2、4、6蛋白水平降低,cyclinD1的表达上调但其磷酸化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GSK3β通过对p27及cyclinD1-CDK-Rb径路的调节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可能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开辟一个潜在的靶点。
男乳癌与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崔佳琳, 黄睿, 姜永冬, 韩继广, 牛明, 魏巍, 郑伟, 宋燕妮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492-49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3
摘要 ( 148 )   PDF (1415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CAG重复频数多态性与男性乳腺癌(男乳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4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和40例男性健康者,从外周血提取DNA,对AR基因外显子CAG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计算CAG重复频数,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AR基因CAG重复频数长度对男乳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男性乳腺癌病例组和对照组CAG重复频数长度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G重复频数长度超过22男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是重复频数长度少于21的3.52倍(OR=3.52,P=0.036)。结论 AR基因CAG重复频数长度是预测男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指标,较长(超过22)的CAG重复序列可增加男乳癌的发病风险。
输尿管导管在复杂盆腔肿瘤手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应用
崔岩, 戴洪双, 向大林, 陈辉, 王迪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497-50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4
摘要 ( 143 )   PDF (1541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复杂盆腔肿瘤手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盆腔肉瘤等盆腔复杂肿瘤手术患者145例,其中92例患者术前未放置导管(对照组),53例患者术前在膀胱镜下留置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导管(置管组),术后根据术中情况拔出或留置。结果 145例患者中10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其中置管组2例,对照组8例;术后输尿管瘘3例均发生在对照组;留置输尿管导管可引起血尿、下尿路刺激症状、腰痛等不良反应,且置管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杂盆腔肿瘤术前经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有助于术中分离和保护输尿管,对于预防输尿管损伤有临床意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应明确适应症,谨慎应用。
SPARC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王小霞, 杨明, 张艳桥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01-50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5
摘要 ( 222 )   PDF (141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Cys)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胃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SPARC蛋白与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PARC蛋白在30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为20%(6/30),且均为弱表达或无表达,在104例胃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6.1%(79/1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腺癌组织中,SPARC蛋白表达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SPARC蛋白高表达的胃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7.4个月,明显低于低表达者的40.9个月(P<0.05)。结论 SPAR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胃腺癌细胞周围的间质中;其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SPARC蛋白高表达的胃腺癌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但SPARC蛋白不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microRNA-216a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对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
龚海燕, 张锟, 李凌, 王天娇, 吴瑾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07-511.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6
摘要 ( 228 )   PDF (1824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croRNA-216a(miR-216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和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216a的相对表达量。进一步转染miR-216a抑制剂(AMO-216a)至MCF-7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16a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检测MCF-7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216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转染AMO-216a后,MCF-7细胞中miR-216a水平明显降低,MCF-7细胞增殖被抑制,Beclin 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6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下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来激活细胞自噬,促进乳腺癌的进展。
519例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王铭涛, 王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12-51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7
摘要 ( 146 )   PDF (1698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1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COX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生物学行为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肿瘤大小(P=0.015)、淋巴结转移(P<0.001)、卵巢转移(P<0.001)、宫旁浸润(P<0.001)、阴道切缘(P=0.040)、侵及深度(P=0.001)和脉管瘤栓(P<0.001)对患者的结局有显著影响。单因素COX分析的结果表明肿瘤大小(RR=2.325)、组织学分级(RR=3.195)、淋巴结转移(RR=3.196,)、卵巢转移(RR=7.016)、宫旁浸润(RR=7.487)、侵及深度(RR=4.688)和脉管瘤栓(RR=4.014)与宫颈癌的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RR=2.092)、卵巢转移(RR=5.680)、宫旁浸润(RR=4.114)、侵及深度(RR=2.065)和脉管瘤栓(RR=3.11)可显著影响宫颈癌的预后。结论 组织学分级、卵巢转移、宫旁浸润、侵及深度和脉管瘤栓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应用价值
巴志昌, 王欣欣, 崔万辉, 国飞, 张修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18-52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8
摘要 ( 144 )   PDF (1342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1例宫颈癌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前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估化疗前后肿瘤的DWI图像及其ADC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肿瘤最大横径(37.10±11.23)与治疗前ADC值(0.83±0.12)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r=-0.175,P=0.348);治疗后肿瘤最大横径(24.03±5.65)与治疗后ADC值(1.10±0.16)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208,P=0.262);治疗前后肿瘤横径缩小程度与ADC增加之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419,P=0.019);化疗有效组20例,无效组11例,有效组治疗后ADC值(0.95±0.13)较治疗前ADC值(0.80±0.12)明显升高,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ADC值(0.88±0.10)与治疗后ADC值(0.95±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序列有助于早期预测和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加速康复外科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余红敏, 罗海平, 毛哲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23-527.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09
摘要 ( 141 )   PDF (1525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9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FTS)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患者术前、术后12h、24h及48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和TNF-α的浓度,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血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FTS组及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8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和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12h及24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及TNF-α的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在FTS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56.98±17.09)mL和(158.57±16.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在FTS组及对照组无差异(P>0.05)。FST组及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37±1.89)d和(10.37±2.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及炎症反应,明显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巨块型肝癌患者首次TACE后发热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李凯, 杨光, 沈海洋, 刘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28-53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0
摘要 ( 129 )   PDF (1443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热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及影响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 12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依据TACE术后发热的有无分为两组。A组术后发热,B组术后无发热。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在首次介入治疗后的变化。分析影响TACE后发热的因素。结果 首次介入术后约1.5个月行CT检查。使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A、B两组的CR、PR、SD、PD分别为0,11.11%,71.11%,17.78%和0,0,33.33%,66.67%。有效率(OR)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四种碘油沉积的类型发热概率依次为100%、93.33%、81.93%和0。血供类型、中重度肝动-门静脉瘘、使用明胶海绵、肿瘤中心出现液化坏死、碘油使用量大于25mL可能是影响术后发热的因素。结论 巨块型肝癌介入术后出现发热的临床症状提示患者肝内病灶栓塞充分,碘油沉积良好,病灶稳定不易进展,短期疗效佳。分析影响术后发热的因素可能有助于评价巨块型肝癌患者的短期疗效。
个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源淋巴细胞及EBV特异性杀伤T细胞治疗种痘水疱样淋巴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徐数娜, 刘丽辉, 张永清, 胡文青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33-535.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1
摘要 ( 125 )   PDF (997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痘水疱样淋巴瘤临床表现为疱疹,伴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系统症状。病理示真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可见部分异形细胞,免疫组化示Bcl-6、Bcl-2、CD3、CD8、TIA、CD4、granzyme和EBER均阳性,而CD56、CD20均阴性。骨髓细胞TCR重排阳性。种痘水疱样淋巴瘤较罕见,临床易误诊。传统治疗效果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回输淋巴细胞及EBV特异性杀伤T细胞治疗种痘水疱样淋巴瘤的疗效好,可能是根治HVLL的有效手段。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操梅林, 徐燕丽, 张磊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36-539.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2
摘要 ( 186 )   PDF (1080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比普通人有更大的几率发生第二肿瘤,且大部分为AML/MDS。男性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年龄小于60岁的年轻患者比女性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年龄大于60的患者发生血液学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MM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MM患者继发白血病以及其他第二肿瘤的机制及治疗目前尚不清楚。MM患者继发白血病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率低。
综述
TLR3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在肿瘤中的意义
周虹, 陈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40-54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3
摘要 ( 126 )   PDF (188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转录因子Rel蛋白家族成员,在所有细胞中都有表达,参与细胞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而TLR3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重点阐明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总结调控中相关信号分子所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该调控中的一些关键蛋白作为治疗靶点对于疾病治疗的重大意义,从而对肿瘤组织功能性和多样性有更多的理解。
皮肤鳞状细胞癌研究进展
刘冰梅, 夏丽杰, 刘忆梅, 杨晶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45-54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4
摘要 ( 227 )   PDF (1632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鳞状细胞癌在皮肤非黑色素细胞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鳞状细胞癌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时易导致误诊。虽然鳞状细胞癌通常生长较慢,但一些特殊类型可较早发生侵袭、转移。近年来,人们对鳞状细胞癌的认识逐渐深入,在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本文就鳞状细胞癌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肿瘤抑素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于倩, 王技军, 朱江, 贺岩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49-55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5
摘要 ( 115 )   PDF (153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的生长需要新生血管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因此通过抑制血管的生成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在所有来源于Ⅳ型胶原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中,肿瘤抑素的研究最广泛。肿瘤抑素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功能。本文就肿瘤抑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结直肠肿瘤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张永健, 刘彦龙, 崔滨滨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53-55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6
摘要 ( 188 )   PDF (1503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许多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发现,lncRNA表达量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促进肿瘤作用lncRNA和抑制肿瘤作用lncRNA,lncRNA普遍高表达于实体肿瘤内部,是参与肿瘤侵袭、增殖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与肿瘤预后有关。本文介绍了目前lncRNA的研究现状,着重讲述了当前研究较为透彻的几个lncRNA(如:HOTAIR、H19、MALAT-1、LincRNA-p21、GAS5等)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示调控lncRNA表达量可能为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原发性气管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剑, 徐向英, 胡松柳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57-560.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7
摘要 ( 135 )   PDF (1457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易误诊,目前暂无统一的临床分期标准及治疗规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仍是气管肿瘤的主要治疗模式。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在气管肿瘤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气管内支架等技术的应用使气管肿瘤的治疗有了新的选择。但目前关于手术范围、放疗的剂量和照射范围仍没有定论。本文就上述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肿瘤星球
张百红, 岳红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61-564.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8
摘要 ( 152 )   PDF (1445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体犹如一个星球,呈非匀质性,由巢层、表层、质层和核层构成,不同层的肿瘤细胞群也存在明显差异。肿瘤不同层次的结构提示系统治疗的重要性。
新型接头蛋白XB13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马铭, 杨芳, 陈公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65-568.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19
摘要 ( 110 )   PDF (1466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XB130作为一种新发现的接头蛋白,参与了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例如黏着斑激酶(FAK)/SRC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EK-ERK信号通路等。而且最近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发现XB130高表达,例如甲状腺癌、骨肉瘤、胃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也日益引起重视。XB130是新发现的肿瘤癌基因,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致肿瘤形成的作用。本文就新型接头蛋白XB13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庞瑶, 朱自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69-57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20
摘要 ( 124 )   PDF (1624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研究发现很多局限于原位的上皮内瘤变在一些患者中可能终生都不会被发现,例如乳腺、前列腺及肺脏等部位的病变,但是少数却不明原因的进展为恶性病变。研究发现很多侵袭性肿瘤和其癌前病变区域具有相似的基因改变,这是否为后期肿瘤的转移扩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同样某些特定启动子的突变也驱动了癌变的发展,但是当前一种激进的观点认为并非是基因的突变影响了癌变的发生发展而是细胞的微环境抑制或者促进了肿瘤的生长。我们通常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上皮细胞是先于细胞基质发生改变的,但是最近有证据表明细胞基质是率先发生变化的。本文将会集中探讨细胞基质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以及这会为防治上皮性肿瘤带来的新突破。
鼻咽癌侵犯鼻窦的研究进展
李书桢, 杨云利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5, 29(6):  573-576.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5.06.021
摘要 ( 140 )   PDF (1876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晚期鼻咽癌中鼻窦受侵为疾病相关死亡及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其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常引起误诊漏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鼻咽癌侵犯鼻窦的文献报道并不多,本文将对其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侵犯途径、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